每天閱讀一本書,一篇讀書筆記。
連續寫作第43篇讀書筆記。
在知識爆炸時代,所謂的無知不是指沒有知識,而是不會展示自己知識,不會辨別有價值的知識,不會使用知識,不懂得知識創新的人。即使有了互聯網海量信息,你可能還是無知。因此在現代社會,知識管理是個人發展能否持續提升的關鍵。如果不會學習和管理知識,將無法生存和發展。
我雖然喜歡學習,但是學得比較雜,知識比較零散,沒有形成知識系統。所有我急需提升知識管理能力。今天我看了知識管理中心創始人田志剛《你的知識需要管理》的書籍,讓我對知識管理有了新的認識,解開了我對于知識管理的很多困惑。
信息不等同于知識
信息具有時效性,是為了消除不確定性。而知識要經過大腦處理、內化的有個人屬性信息。所以你即使在網上看了海量信息,不等于你擁有了海量知識。它還有一個吸收、轉化的過程,而且看的信息要是有效信息。如果你每天看的是大量娛樂信息,這并不會增長你的知識。
個人知識管理方面的五大問題:
1、學習知識:明確目標
(1)明確目標。
如果你用有限的時間學無限的知識,最終會被知識淹沒。所以學習知識的第一步是確定目標和方向,學習什么知識才能給自己的競爭力帶來提升。或者現在急需提升的什么能力,就學習哪方面的知識。
一般我們按照金字塔知識結構來建構知識體系。
1)基礎層次:基礎知識,基本的文化素質和修養;
2)中間層次:專業基礎知識,較為系統的本專業知識;
3)最高層次:專業知識,從事專業的最新成就、技術發展、方向和動態的知識。
(2)學習方法模型。
1)掌握該領域的基礎知識;
2)了解該領域的全貌;
3)跟蹤并掌握該領域的最新知識;
4)在實踐中學習并創新。
2、保存知識:用時能找到
(1)分門別類,不超3層。
根據個人的需求去制定個人文件的分類,應該簡單、方便。分類的層級不宜超過3層,即文件夾—子文件夾—孫文件夾。如果超過3層,每次打開的概率就會下降10%。
(2)取一個好名字。
(3)經常清理電腦桌面。
(4)軟件推薦:印象筆記。
3、共享知識:促進個人發展
(1)共享帶來合作。
(2)能共享出來才能真正掌握。
(3)結識高質量的朋友。
(4)共享是建立個人品牌的最簡單的方式。
共享知識可以從共享一句話、一個想法開始,升級到共享一篇文章、一次討論,再深入的話,可以寫作一本書分享你在某個領域的見解和觀點。
4、知識使用:讓知識帶來價值
(1)個人知識與任務和項目相結合,向某個固定機構提供知識服務,例如,當老師;
(2)把個人知識表現為專利形式,通過銷售專利向全社會提供知識服務;
(3)把個人知識產品化,直接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
5、知識創新:用創新超越競爭
最高層次的競爭是不競爭,是通過創新顛覆原理的模式。學會知識創新后,你就可以超越競爭。
(1)知識創新是基礎,擺脫慣性思維。
三性:新穎性、實用性、可行性。
(2)知識創新的發動機。
1)學習是創新的前提。
2)需求是創新的最大動力。
3)知識創新需要“三心二欲”:好奇心、懷疑心、進取心、求知欲和創新欲。
(3)左腦+右腦助力個人知識創新。
人人都有創新的潛質,多接觸非圈子力的人和事物,興趣更廣泛一些,心態更開放一些。這本書《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通俗易懂,書中還有不少案例。想提升知識自我管理的朋友不坊細看下,會有更大的收獲。
感謝您的閱讀,我還在探索的路上,期待與您一同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