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這話題不是什么新鮮玩意了。當年深藍稱霸國際象棋時,也許是國內關注國際象棋少些,也許當時計算機還沒正式進入人們的生活,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這一回阿法狗挑戰圍棋,對手李世石又是個有個性的棋手,最后再由柯潔放出豪言,徹底引爆了新聞點,著實吸引了不少眼球。
我不懂圍棋,死活局也未必看得懂,更別提什么定式。但圍棋縱橫361點,黑白雙方總要下到100多手,計算分析難度自然可怕。也是多虧了硬件的飛速發展,各種超級計算機不再稀奇,神經網絡算法也是不斷進步,又有谷歌這樣不務正業的公司肯投錢,終于搞出了阿法狗。
以前就聽各路名流警告人工智能不是啥好東西,主要論據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勢頭是急速增長的,也許10年前計算機還有一間房那么大,10年后就飛入尋常百姓家,再過10年就人手一臺離不得了。照此估算,人工智能在開發初期或許還能控制,渡過萌芽時期后不當心被某個“瘋狂的科學家”搞出了高級版。一旦放到網上接受大量知識,短短幾天內就能造出一個神,駭客帝國之日不遠矣。
然而技術永遠是技術,機器可以學會所有知識,唯獨學不會情感,也就不會有靈魂。關鍵在于操控技術的人類,拿炸藥去開山還是打仗,轉基因治病還是創造物種,全在一念之間。再者,技術與人是相互促進的。從前茹毛飲血整天為食物奔忙,漸漸開始種田畜牧,人便解放出來。到今天,體力勞動已大量被機械代替,人們轉向腦力勞動,甚至為了得到運動去健身房。而人工智能的發展必將大量代替腦力勞動,使得人們向更高等級的勞動轉移。也許將來我們不僅需要健身房,甚至需要健腦房。
粗略想來,如今許多學科的發展確實面臨瓶頸,尖端技術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作鋪墊。有些學科念到博士或許能走到世界前沿,有些學科則需要更深厚的基礎。我們不能指望學者沒有七情六欲,專一學術迅速達到高境界,更不能指望天才神童領跑學術研究(誰知道他們會領到龍泉寺去)。于是人工智能就應運而生,一旦接上電它就開始學術,不分晝夜沒有休假也不受情緒波動影響,并且學習效率極高。人們只需做領袖,像希爾伯特那樣提出問題指明方向,由計算機負責研究,最后驗收成果即可。多么美妙的世界!
當然還是有人反對,萬一人工智能學會了欺騙,學會了競爭,總之學壞了,人們如何與全知全能的人工智能抗衡呢?凡事物必有弱點,比如計算機就怕斷電。那如果人工智能學會了隱忍,陪伴著人類慢慢腐化心智,暗暗發展最終操控全局呢?這種小說看多了導致的臆想癥,建議看看《瓦爾登湖》,體味一下回返自然的充實與寧靜。
本來練筆玩玩,不想寫著寫著便牢騷滿腹,看來是被腐化了心智,姑且先到這里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