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過主動去帶他們成長,
先是對弟弟,
后來對媽媽、爸爸,
還有對奶奶……
剛才又想試著去跟奶奶談談(她常時不時地感嘆人老了,腿腳不便等煩惱……)死亡的問題,
我懷揣著這個主題等待時機,
但奶奶張口就是我的學業問題(我現在休學在家,所以在大人們看來可能算是問題少年吧!),表情中帶著懷疑,
我無奈——人們總是明明自己水深火熱〔對于奶奶來說是老病的痛苦以及大限將至那未知的恐懼〕,還“關心”著別人的問題……
但轉念一想,也許我又何嘗不是呢?
雖然在我看來,我很清楚我的處境,我心里有數,但我怎么知道奶奶不是這樣呢?
……(循環的問題)
也許我早該懂得這個道理:
正如心理咨詢中的來訪者自愿原則,在問題中的人們,除非他們有強烈的求助的動機,否則在他們沒有準備好要接受“幫助”時,送到他們嘴邊的、再好的“藥物”,他們也會視而不見,甚至反感……
所以,除非他們自己想要去成長,你終究做不了那個主動去帶他們成長的那個人……
天助自助者、佛度自度之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好了,我接著自己靜靜地成長吧——去主動地尋找和接受適合我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