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調入市場部以來,為宣傳公司品牌,經常要寫一些新聞稿件,最近寫了一篇人物專訪的文章,發在公司的宣傳號上,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今天我就將做這一期人物專訪的心得體會和經驗分享給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1.采訪準備階段
(1)選定采訪對象。
我們公司是互聯網企業,很多業務和電商相關,公司中層以上的管理者約有50人。我從50個管理者中選擇主導公司電商品牌的負責人做人物專訪,原因有兩點:
其一,近一年來,該負責人主導運營的電商品牌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另外一點公司也很看重這個電商品牌的建設,在很多次員工大會上都對該負責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公司對這個品牌的發展上給予諸多資源幫助。
(2)約采訪人,定采訪時間
說實話,第一次約起來并沒有那么順利,一方面是他們工作比較忙,對時間都很“吝嗇”。另一方面,還要有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服他。或者說得功利一點,這個專訪,對他本人有什么益處。
我當時約這位負責人的時表明了我的兩點態度:(1)讓公司更多的人認識他并了解他所做的事情,樹立他的個人品牌。(2)在公司和供應商層面都很好地傳播了這個品牌,利于以后工作的發展。
當時,他沒有明確的答復我。等我第二次再約時,他就答應了。
(3)列采訪提綱,準備錄音筆
在采訪之前,我查閱了大量關于采訪者的資料,做了很多準備工作。采訪的前一天,我列好采訪提綱,在微信上發給他。并把我關心和受眾都想知道的問題標明,給對方一個相對寬裕的緩沖準備時間。
錄音筆的準備在采訪中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場采訪聊下來,我們不可能都能記住,當我們寫采訪稿遇到記不起來的問題時可以回聽錄音。在回聽錄音的時候,我還發現了自己提問方面的一些問題,這樣我在下次采訪的時候就能夠及時的改正。
2.采訪執行階段
采訪進入執行階段,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在采訪的交談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按照采訪提綱上的問題來進行,可以在每個問題上深挖,但千萬不要跑題,受訪者跑題也能及時把他拉回來。
另外,問問題時一定要具體,不能太寬泛。例如在這次采訪中,我需要很多關于該電商品牌的運營數據,我會仔細問到每一個運營指標,這些指標都是需要在書面稿件中呈現出來的,含糊不得。
在采訪的開始階段的確有一點緊張,沒關系,但越聊到后面,我發現交談越來越放松,受訪者給到我的料也越來越多。
采訪時,一定是有一條主線的,但是也不能太單一,挖掘一些受訪人物的生活層面的素材,點綴在后期的采訪稿件中,人物形象會豐滿許多。
這一次采訪大約持續了一個小時,因為前期準備的比較充分,大家聊得也比較愉快,十分順利。
3.寫采訪稿件
寫采訪稿,差不多是做人物專訪的最后一道工序了,選取我們采訪的角度,將采訪的錄音寫成書面的稿件。
(1)選定稿件的觀點
文章的觀點是我們給受眾的第一印象,一定要鮮明,我要寫什么,受眾從文章的標題就能夠強烈的感應到稿件要表達的觀點。
因為這次采訪稿件主要是為了宣傳公司打造的電商品牌,所以標題的落腳重點就是在這個品牌上。但以人物專訪的形式來講述打造品牌的過程,寫出的稿子可讀性強,也更加真實。
(2)采訪稿的修改
魯迅先生說:文章是改出來的。深度寫作過的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會更為深刻。因此在稿件的修改上面,我們要多費些功夫:段與段的結構,用詞的恰當與否,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總結到位都要仔細斟酌一番。
尤其是在總結文章高度的時候,格局不能太小,要和文章宣傳的點要匹配。例如我在寫這篇稿件時遇到一個問題,有一個小段的總結老感覺不到位,調子太低,后來讓同事幫忙看了看,兩個人討論了一下,果然修改以后總結高度就出來了。
最后一件事情,采訪稿件修改完了,一定要再校對一遍,標點符號和錯別字是關鍵,經常看到很好的寫作者,因為錯別字的問題對其印象減分不少。
占據大量豐富的素材,寫出的稿件就會有血有肉,再配上適宜的圖片,相映成章。這篇采訪稿發出去以后,上到公司領導,下到部分員工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人事部門領導看到了,還笑言說要把我挖到他們部門去。
所以能寫出高質量的采訪文章也是對自己寫作能力的一種認可,還能為職業生涯增色不少。
上面所寫的,都是我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踐行,寫出牛逼的人物專訪文章也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