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座山》這本書是大衛.布魯克斯,在本年度4月份出版的新書。他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在此前他著作《品格之路》成為出版當年的暢銷書。
《第二座山》這本書還未有中文版,我是通過得到里的萬維剛老師用6個課時的解讀,來了解此書的。
一、萬老師六點說清本書主旨:
1、從幸福到喜悅:首先為我們解釋第一座山和第二座山的概念和區別。
這本書也算是在探討強人哲學,到底啥叫強人呢?我們先說幾個例子,看看我們想學習誰。
*
王楓從中學到大學一路上的都是最好的學校,而且他常常是全班成績最好的學生。現在王楓供職于一家當然也是最好的公司。這幾天他成了微博的熱點,這倒不是因為他做出了什么突出成績,而是他發布了一則征婚廣告。王楓列舉了自己的收入、職位、畢業院校等等各種硬指標,以及他對女方的種種硬性要求。微博輿論認為王楓這個征婚太物質了, 王楓理直氣壯:我是最好的,我當然要找個最好的。
周琪是一位美麗的青年女性,她家庭條件很好,大學畢業以后決定先看看世界再琢磨干什么。幾年以來周琪走遍了各地的名勝,她發在社交網絡的照片不是在阿爾卑斯山滑雪就是在蒙古釣魚。周琪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體驗,她要趁著年輕多體驗這個世界的美好。
馬小武并不小,他今年四十歲了,因為種種原因日子過得不算成功,在一家醫院當清潔工。五號病房的孩子似乎是得了不治之癥,他陪床的父親老王眼看著一天比一天絕望。這一天馬小武打掃病房的時候老王正好出去抽煙,馬小武打掃完出來,在樓梯口碰見了老王。老王說:“你是怎么干活的?怎么到現在還不打掃病房?”馬小武沒有反駁,他謙卑地說“對不起,我馬上打掃。”然后當著老王的面又打掃了一遍。
林肯站在喬治·麥克萊倫將軍家的屋檐下等人開門的那一年,他已經52歲了。他曾經狂熱追求過名聲和權力,現在他都得到了,他剛剛當選美國總統。現在他需要麥克萊倫出山幫他打贏內戰。男仆說麥克萊倫不在,林肯說沒關系我們就在客廳等。一小時之后,比林肯小 17 歲的麥克萊倫回來了,沒理會林肯一行直接上樓了。林肯又等了半個小時。男仆出來說將軍今天很累,決定今晚不見面了,改下次吧。隨行人員都怒了,他怎么敢如此對待美國總統?!而林肯說,“禮節和我個人的尊嚴不重要,只要能請到一位愿意為聯邦作戰的將軍,我可以一直等下去。”
王楓和周琪做的并沒有任何不對,他們正在攀登人生的第一座山。但是馬小武和林肯攀登的,是第二座山。
第一座山,是為了保住最好的自己及自豪感,愿意付出一切代價;或是為了把人生當做一系列的探險,追求個人自由;這兩種生活理念是現代社會的典型,是最自由的一代有無限的可能性,遵從自己的內心,放手拼搏,追求著自己的幸福。這也就是布魯克斯說這兩種活法能帶給人的幸福感都是有限度的。
而第二座山呢?卻是關于別人的,是關于“失去自我”的,是為了別人或者為了某個使命而寧可失去自我。不是以自己為核心,而是以別的某個東西為核心。正因為如此無我之境,不管遇到任何艱難困苦,努力中的自己總是能夠保持著一種喜悅的心情。
所以說第一座山追求的是幸福,第二座山得到的是喜悅。
無論是選擇攀登第一座山還是第二座山都無可厚非。
幸福是變幻無常,稍縱即逝的;喜悅卻是深刻和持久的。
2、千金一諾:告訴人們攀登第二座山的方法。
不是一定要攀登第一座山,再攀登第二座山;攀登第二座山沒有什么的先決條件。
它是需要來自一個人的心,靈魂和大腦所給出的誓約,而且是無條件的誓約。也意味著這個人愿意自己束縛自己,有了自己的目標感。
誓約,讓自己得到更高級的自由,這個自由不是沒有限制,而是選擇正確的限制。誓約還能讓我們建立品格。建立和遵守一個誓約,你就能在攀登第二座山的過程中,慢慢改變自己。
誓約總是你對一個別的東西建立的,布魯克西說最重要的誓約有4個,分別是使命、婚姻、哲學信仰和社區。
3、使命召喚:什么是使命呢?讓我們先重新定義這么幾個詞。
職業是謀生的手段;職業生涯是職業成長道路;工作是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這就引出了使命。使命是一項等著你去做的事業,這個事業是長期的工作,你可能要投入一生的力量,你得跟它立一個誓約。
我們可以選擇職業和職業生涯,但是我們不能選擇使命。我們是被使命選擇,有一天我們突然強烈的感受到一個召喚,你覺得這件事必須得做,而且必須是由我去做,這就是我的使命在召喚。攀登第二座山,我們還必須改變自己才行,有初心再好,不磨練也不行,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章法,要有一定強大的能量,所以為了使命,為了初心,必須不斷地打磨,自己刻意練習,為了實現那個誓約。
世界不在乎多不多一個成功者,世界需要的是能做出改變的人。
4、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決定。這和使命召喚是一樣的感覺,不是你的大腦想不想結婚的問題,而是你的心和靈魂覺得已經不得不結婚了。
婚姻是二人的關系與每個人的自我之間的斗爭。良好的婚姻中,兩個人必須都失去一部分自我,讓位給婚姻關系,關系比個人重要,這就是美滿婚姻的秘密。
在這個意義上的婚姻是第二座山,你在實踐誓約的過程中慢慢被改變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5、智識美德:談個人的智知,智慧和見識的生活。作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要有自己的使命,要好好照顧家庭,要奉獻社會之外,還應該有一個智識生活。
如果打算活個明白,想要認識世界就需要一個智識誓約,這誓約和使命和婚姻一樣,都需要我們既堅持又改變,堅持追求真理的理想,然后在這條路上愿意改變自己,一生修行,足以利人利己。
6、社區里的大人物:這第4個誓約,就是在社會的立足。依賴別人,同時又被人依賴,在社會立足,還算是個人物,被跟你沒有直接親人和組織關系的人依賴才算是個大人物。必須尊重所在的每一個社區,在主動為社區做貢獻的過程中,在攀登第二座山的過程中一邊失去自我,一邊找到自我。
二、學習本書的內容后,熱血澎湃,似乎看到人生燈塔。涌動的感受:
興奮,攀登在第2座山的喜悅之路上;
混沌,原來要理清這四個重要誓約,總算對保持喜悅的人生態度,有了能知其所以然的認識。
三、依據《第二座山》所指引,分別對四個警約內容,進行自我反思與確認。
使命:在我法定職業退休后的三十年里,努力用前半生所學所得為周邊的親朋好友,為社會,為國家,為人類做出力所能及的的貢獻。
婚姻家庭:照顧好家人和自己,不拖累子女與親人,全力協助至親至愛實現幸福喜悅的人生。
智識:信守仁義禮智信的美德;
社區:熱心幫助他人,成全他人為樂道,更是今后的生活目標。
四、為自己立下Flag:
盡全力幫助,援助和救助我可以幫助,援助和救助的人,為此我更加努力刻意練習和行動,不斷提升能力與資力。
根據以往經歷自我反省,切記:面對困難和問題以解決問題入境而不以追究問題來由為入徑口,特別是在工作和生活的日常中,雖然看上去結果目的是一樣的,但因為思考路徑的不同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同的感受,甚至有可能產生不愉快的過程。
最后借用一段騎士的誓詞(根據現代背景和自身情況稍有改動)參考自勉:
我發誓善待弱者,
我發誓勇敢地對抗強暴,
我發誓抗擊一切錯誤,
我發誓為手無寸鐵的人戰斗,
我發誓幫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我發誓不傷害任何兒童,
我發誓幫助我的親朋好友,
我發誓真誠地對待我的同仁,
我發誓將對所愛至死不渝。
希望通過這本書的啟示,我們可以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滿懷著喜悅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