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從事傳媒行業的牽牛媽敘述的她的懷孕生產喂奶經歷,既有她自己的生理心理歷程,也附帶記錄了一些孕產常識。
這篇讀后感我不打算寫成讀書筆記,不寫那些孕產常識,而只想寫寫這本書于我的意義。
作為一個同樣沒有做好準備就有了的準媽媽,牽牛媽的很多經歷我都感同身受。
剛得知懷孕時的惶恐,惶恐之前裝修房子甲醛對寶寶的影響,惶恐自己沒有準備好,知識儲備不夠,無法做一個好麻麻,無法給寶寶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懷孕造成的身體反映帶來的一系列身體上心理上的困擾,晨起的孕吐/臉上的痘痘/偶爾的失眠/時不時的憂郁,總是做一些亂七八糟的夢,夢見以前的同學同事,然后醒來回味從前,擔心往后的日子是不是再沒有自由,擔心未來和過去的漸行漸遠;
因為照顧到肚子里的寶寶,飲食/運動/行為習慣的調整需要的克制和不習慣,想吃巧克力的時候擔心得妊娠糖尿病,還有香辣雞翅蜜餞罐頭這些平時愛吃的東西都需要克制,放棄剛起步的瑜珈教練,不能每周去打球,不能經常對著電子產品,不能穿高跟鞋不能戴隱形不能化妝,雖然我跟牽牛媽一樣信奉孕媽開心最重要,雖然偶爾也會做一些不讓做的事,但內心始終會充滿負疚感。
那些恐懼擔憂失落,以為無人知曉無人可訴,但看到別人也是這么經歷過來的時候,突然又充滿了安全感,原來不是我一個人如此。
作為一個還沒有生產的準媽媽,牽牛媽之后的生產喂奶經歷卻又讓我惶恐的同時有了那么一絲期待。
我不再對順產側切充滿恐懼,反而對順產的疼痛有了一絲盼望,也會想象著經歷了漫長疼痛之后看到小猴子躺在身邊時的欣喜,讓我覺得懷孕這個女人獨有的經歷是多么值得經歷。
我開始關注起乳房健康,知道要做產前乳腺檢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也開始有了一些喂奶常識,對孕產喂奶知識一無所知的我也開始武裝起來。
也對小孩出世之后各種繁雜事項婆媳關系有了心理準備,之前總想著一個人包攬所有,現在才知道不可能,家人不可能讓你一個人做,剛生產完虛弱的身體也做不了那么多。
還有一些做月子的常識/順產剖腹產的選擇/數胎動看胎位等等都有了很多了解。
即將到來的卻又充滿未知的未來,會因為別人的經歷而讓我心里有底,不再充滿恐懼。
不同的人看這本書必然會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獲得一些孕產知識而滿足,而對于我,這本書的意義卻在于讓我有安全感,讓我不再恐懼。
一如年初播出的奇葩來了,馬曉康總會在節目當中有意無意說到這個節目的意義,其中一個就是關于安全感,看到別的奇葩們的存在,會讓你心里充滿安全感,不再有強烈的孤獨感。
雖然總想要與眾不同,追求特立獨行,但當內心有一些無法訴說的情感,卻又可以在別人寫的書里找到這樣的情感時,我只想放松地落淚。我想這就是這些感同身受的書于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