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嚷嚷要早睡,但總是被各種家里的瑣事延后延后再延后! 人生有時候就是有這么多無奈!
前天寫了了篇《如果你不信,那真的很不幸》2017-04-26徐理晟,其中提到富人的思維里,就有一條:“重復做簡單的事情”現在想來,確實這條看似很笨的辦法,卻是可以成就一番偉業的。
我們先來說說我的鄉黨,曾國藩! 可以說我們是生長在一個地方!以前只是知道曾國藩很厲害,做的官很大,帶領湘軍打敗了太平天國,而且完全有能力推翻清王朝,建立一個漢族的政權,在我的心目中,也算是神一樣的存在!
但看很多關于他的文章后,發現曾國藩并不是一個很有天分的人。他在年輕的時候讀書考取功名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小偷到他家偷東西,正好曾國藩在背一篇文章,小偷在房梁上左等右等,曾國藩就是背不下來,小偷實在忍無可忍,跳下來把文章背出來后,說:你真笨,我都可以背了,然后揚長而去! 這個故事也許是后人編撰出來的,但確實也說明曾國藩的天資不是那么好! 但他就是堅持不懈的給家人寫信,并備份保存下來,成就了他傳給后人的文章。同時憑著“扎營寨,打呆仗”的笨辦法,打敗了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國。這都是典型的重復做簡單的事情。
今天聽了吳伯凡老師講到的“學習的本質”,里面提到的美國總統富南克林成為專欄作家,也是類似的情況。 首先富南克林的起點很低,起初就是一個印刷廠的童工,但他在印報紙的時候,就想有一天能夠將讓自己的文字能夠登到報紙上。他不但想了,而且也開始實踐了。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每天會看很多的文章,認真的讀。同時在讀的時候,看到好的精彩的段落,他就用筆記錄下來,這樣記錄了很多這樣精彩的片段后,他會將這些片段打亂,然后試著用自己的文字表述出來,再去對照原文,比較自己和原作者的差別。最初的時候,他的文章和原作相差很遠,但他并不氣餒。一篇文章重復寫四五次以后,才慢慢開始接近原文,才真正講原作的精髓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他就是靠這種方法,讓自己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從印刷廠的學徒工,成為了一個專欄的作家。
當然,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就是靠這種重復做簡單的事情,完成了別人始料未及的成就。這個世界從來就是這樣,不積硅步,無以致千里,還真不是一句假大空的套話,而是一句積累前人太多智慧的至理名言,只是大家不為重視罷了。
無論什么時候開始,重復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簡單的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美好的成果必定會在不遠的地方等待這你,與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