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這么期待過元旦的到來,倒不是因為可以放下繁瑣的工作休息幾日,也不是因為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幾天。
只是因為想回家看看母親。
微信群里已經(jīng)有好多天沒人說話了,每天起來打卡也沒有了母親的“點贊”。當時并不覺得有什么問題,但是閑下來突然覺得有哪里不對勁。
想當時,母親剛學會微信聊天的時候,吃個飯也要在群里問聲好。以前隔個三五天都會打電話詢問我們生活上怎么樣,后來自從學會了微信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甚至有一天我們在家里,正好臨近吃午飯,她要買一些蔥還是蒜(具體我忘了),便在微信里給我發(fā)了段語音。當時我正在開車,手機一直在兜里揣著,到了家打開手機才看到一條語音。
那天我怪聲怪氣地說她,自從學會了微信連電話都不會打了。她那時候聽了我這樣說好像還挺不高興。不過這種不高興一般也不會持續(xù)超過一分鐘,因為在我的記憶里她很少生氣。
其實后來想想,對于我來說“微信”只是手機里眾多APP中的一個,或者說是閑聊工具,甚至經(jīng)常會因為被工作占據(jù)而變得討厭。
可是對于母親來說,微信就是一種可以替代電話和短信功能的溝通方式。免費的電話,在她看來,用微信發(fā)送的語音消息就像打電話的聲音一樣,她那邊只要一說,我就能得到反饋。
這件小插曲很快就被忙碌的生活掩蓋了,但是在母親那里好像卻起到了很大的反應(yīng),因為從那以后,遇到重要的事情她又像以前那樣用打電話的方式來跟我交流了。
前幾日,冷清的微信群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小紅點,母親突然在微信群里說“我好了,出院了”一時間我覺得實在莫名其妙。
她生了什么病?
因為對母親“竟然生病了”這件事的不知情而產(chǎn)生的心疼使我極度懊惱。
我在群里連續(xù)質(zhì)問了四五句:
“為什么到現(xiàn)在才說”
“生病了為什么不告訴我們!”
“現(xiàn)在說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覺得很偉大?”
“生病了也不說,要孩子何用?”
就這樣,說話中竟帶了幾分訓斥的語氣。(現(xiàn)在想來是多么的后悔啊,我怎么可以說出這樣的話呢?!)
不知道為什么,明明心里難受的不行,說出來的話卻句句帶釘。。。
母親聽了這樣的話感覺莫名其妙,她沒想到告知我們病情后得到的竟然不是關(guān)心,而且怨懟。
她沒有再說話。
我當時仍然愚蠢地因為她沒有及時告訴我們生病的事情而生氣不堪。其實那時候她已經(jīng)在家里哭了好大一會兒,那種委屈我雖然不能感同身受,卻比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更難受。
我知道我說錯了,而這時父親的電話也打了過來。。。。。。男人間溝通和解除誤會的方式很簡單,又或者說很極端。要么就一句話能說清,要么就各自心里堵著。電影里那些斷絕父子關(guān)系的情節(jié)也絕非杜撰,只是個中緣由只有當事人才會懂。
當我急忙撥通母親的電話時,那邊卻是一陣忙音。是的,她掛掉了,或許是母親平生第一次掛掉別人的電話,而這個別人就是我。
再撥,掛斷……再撥,掛斷……就這樣,也不只是第五次還是第七次,電話終于通了。
不出所料,母親在那邊哭的泣不成聲,我深深地傷到了她。但是前面說過,母親這種情況不會超過一分鐘,因為她愛我,我愛她。當我們把事情說清,相互理解了以后,仿佛那之前的半個多小時的煎熬就像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是的,在孩子面前,母親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女人。但這簡單里有太多不平凡。
前幾日,說到元旦要回家,只有父親在群里回應(yīng)。母親偶爾會打幾個字回應(yīng)一下,我電話撥過去,就聽到了她沙啞的聲音,原來前段時間生病還沒有痊愈。于是就不敢在群里發(fā)語音,那一刻我的情緒到達了頂點。
一方面是因為回想起前段時間自己的魯莽,另一方面則是為母親心疼。打字是她不擅長的,而當她選擇這樣的方式時,是怎樣的心情?我不得而知。
我的孩子馬上也要來到這世間了,母親也漸漸老了。原來有些事情真的是“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懂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