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才”是現代企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競爭力。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國有企業對于業務的關注程度遠超出了對“人”的關注,人才管理和人才發展并不盡如人意。紅海科技作為一家專業致力于eHR系統研究開發的行業深耕者,對于國有企業該如何做好eHR系統建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部分國有企業對人力資源和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常忽略了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規劃和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人事部門職能定位較為傳統。人事部門的職能定位體現了一家國有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重視程度。目前,一些管理意識較強的國有企業,是按照現代人力資源的管理理念配置相應的部門和崗位,將人事部門命名為“人力資源部”,站在企業的角度來整合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責。但是,仍有部分國有企業依據行政級別來設置各類科室,人事部門沿用了“人事科”的稱謂。而事實上,人事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存在根本性的區別,前者主要是指如何管理人員,而后者則是指如何將人員合理地利用起來。
2. 人事部門事務性工作比重較大,人力資源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程度需要提升。國有企業的人事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處理大量的事務性行政工作,主要包括勞資管理、人事調動、檔案管理、各類統計報表的上報、人事管理相關政策的執行等。如果企業沒有配備專業的eHR管理系統,則相關工作需要通過大量的人工勞動來完成。這樣一來,人力資源工作者將無暇去思考和落實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戰略,也沒有精力對其他部門提供人力資源業務支持。
紅海科技關于國有企業eHR系統建設的建議
紅海科技給多個走在信息化前列的國有企業提供了一體化的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并在此過程中不斷總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于國有企業做好eHR系統建設,紅海科技從增強意識、規范流程、正確選型、實施規劃這幾個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
1. 增強意識
首先,領導層應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增強信息化意識。一方面,各級領導要充分意識到eHR管理系統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義,從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這兩個方面給予對這項工作的支持。另一方面,領導層要推動全員對于信息化建設的認識,推進相關操作技能和理論的培訓工作,為系統后續的上線運行做好準備。
2. 規范流程
企業上線eHR管理系統的一個前提是必須保證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的規范與統一,以搭建一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很多大型國有企業的管理流程相對比較規范,但是由于擁有眾多下屬企業,人員規模大,涉及行業多,組織形式多樣,用工形式也多種多樣,職工結構層次復雜,種種因素導致企業總部和各下屬分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各不相同。大型國企在上線eHR管理系統之前,一定要梳理、規范人力資源管理的整個流程,對于一些系統無法實現的流程應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保證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的規范和統一。
3. 正確選型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產品的選型,是一個嚴謹、科學的過程。當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不乏一些失敗的案例。一些綜合型的軟件廠商由于低估了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復雜程度,導致其eHR管理系統產品在架構上不夠靈活,業務協同性程度低,無法真正滿足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需求。軟件廠商的專業化程度,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要素之一。從成本收益這個角度來看,國有企業進行系統選型,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專業eHR系統供應商的成熟軟件平產品,在成熟產品的基礎上再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來考慮適當的后期定制開發。
4. 實施規劃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成效高度依賴于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也依賴于企業其他部門的協同和配合。國有企業eHR管理系統的上線實施,應該是一個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過程。根據國有企業的自身管理特點,這個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① 業務咨詢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工作內容包括需求訪談、業務咨詢、實施準備與規劃等。供應商通過問卷調查或需求訪談等形式,充分了解企業的需求和痛點,并給出解決方案。
② 藍圖設計階段。在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供應商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業務流程和需求進行調研和分析,優化業務流程并設計理想管理藍圖,以及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工具、方法、組織結構、數據和數據轉換方式。
③ 系統實現階段。本階段主要是由供應商項目經理協調開發資源、測試資源、項目實施資源完成系統各業務功能模塊的實現,并指導企業關鍵用戶根據實施方案和藍圖設計進行數據準備。
④ 系統上線階段。將系統正式運行所需的基礎數據,維護進入到系統,設置系統運行參數和業務流程,制定上線步驟和上線計劃,對用戶進行操作流程的相關培訓,并檢驗系統運行結果。
⑤ 技術支持階段。在系統上線試運行結束之后,供應商將提供技術支持,協助完成系統的全面推廣,培訓技術人員,完成系統運維知識的知識轉移工作。
? ? ? ?結語:國有企業的人事管理上升為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管理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eHR管理系統所帶來的管理價值將幫助企業建立起真正持久的人才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