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折騰什么,找個穩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你看鄰居家的孩子在事業單位上班,福利好,工作穩定,你跟人家學學啊”長輩常常恨鐵不成鋼的如此教訓我們,在他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才是自己希望自己孩子要成為的那樣。穩定的工作,按部就班才是該有的生活的樣子,折騰卻成為了不靠譜、不聽話的象征。
不僅父輩那一代人這樣認為,現在我們8090一代也存在追求安穩的觀念。這自然沒錯,安穩并非是貶義詞,只不過現在世界一直在變,哪有什么安穩可言,你所追求的安穩其實才是最大的風險。
世界發展的節奏太快了,一切都在變,科技的發展已經對很多工作崗位帶來了生死威脅,或許真的在不久的一天,賴以生存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最壞的結果是發現,安穩的觀念已根深蒂固,并且沒有其他技能傍身,一旦失去這個安穩的工作崗位竟然不知自己還能干什么,對未來為自己充滿深深的焦慮和茫然無措。尤其當我們步入三四十歲的年紀,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肩上的責任重之又重,經不起都飯碗的挫折吧。
王小波說:人生就是緩慢受錘的過程,少年們總是幻想有一天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可總有一天,他起床發現手里沒有劍,哪里也去不了,生活就像一個泥坑,想拔出腳,卻動彈不得。
于很多人來說,安穩的本質就是茍延殘喘的過活,平平淡淡的過一生。我看過很多文章基本都在講一件事:作者不甘心如此平淡過一生,不想待年老后回憶青春時竟然沒有任何記憶深刻的往事值得給子孫講述,這是很遺憾的事,人生就有一次,壽命短短幾十年,原本生命能有無數種精彩的可能,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生命的色彩,都是有意義的,卻被所謂安穩的工作所束縛,當真不值得,因此跳出體制,逃離安穩的崗位,去體驗去創造生命的精彩,活出想要活出的樣子,以最舒服的方式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我們所追求的安穩才是在為自己創造風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是不會打跟你打個招呼的,趁年輕,不斷學習,不斷的尋找機會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用自己的努力去噴繪生命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