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網絡世界就像一個金魚缸,因為魚的記憶時長只有7秒,單就認知層面來說,每過7秒魚缸內就會誕生一個新世界。網紅的更新淘汰速度也是如此。
PewDiePie是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視頻博主之一,以游戲搞笑視頻聞名的他,在Youtube上有幾千萬粉絲。但最近,他宣布將在粉絲數量突破5千萬大關時退出Youtube。
緊隨PewDiePie之后,Youtube新星Casey Neistat也宣布停止更新Vlog,而她是最近幾年Youtube上粉絲增長速度最快的Youtuber之一。最近幾年,此類事件時有發生。靠Youtube起家的網紅們最終卻拋棄了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逃離已經成為一種Youtube現象
PewDiePie是Youtube上收入最高的明星,連續兩年蟬聯Youtube網紅收入榜首,2016年的年收入超過1500萬美元。不管對他個人還是對Youtube平臺來說,他的視頻節目都至關重要。因此有外媒將PewDiePie和Casey Neistat的離開,比喻為碧昂斯和泰勒斯威夫特離開音樂界。
PewDiePie的引退宣言一經發表,就引起粉絲的激烈反應,他們紛紛在Youtube和Twitter下留言,希望PewDiePie不要離開Youtube。但這并沒能改變PewDiePie離開的決心,他在宣言發表的一周之后就正式停止了更新。
而事實上,這種逃離在Youtube上十分常見,錄制告別視頻,似乎已經成了博主們視頻生涯中必經的一步。在Youtube上,搜索“i'm Quitting Youtube(我要離開Youtube)”,會出現超過440萬條視頻結果。
這類視頻的套路感很強,封面往往是一張沮喪的臉,配以各種哭泣的emoji,內容大多是向粉絲解釋自己離開的原因,講一講自己接下來的計劃,留下聯系方式,提醒粉絲們去關注自己的其他社交賬號等等。
而大多數粉絲剛開始并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高贊評論往往是,“你什么時候回來?”,“這是個惡搞視頻嗎”等等。但這類告別視頻的播放量往往都不錯,從幾萬到上千萬不等,尤其對于一些小網紅來說,告別視頻有可能是他們播放量最高的視頻之一。
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告別都是短暫的,視頻博主們會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回歸Youtube,比如轉換視頻類型、開辟新的個人頻道等等。這就和巡演樂隊也分演出季和空白期一樣,當他們厭倦了“在路上”的狀態,往往會跟歌迷們宣布暫別樂壇,但一旦發了新專輯,就又會恢復巡演,宣傳和售賣專輯。對Youtuber來說也是如此,離開更像是他們的充電期和調整期,休息夠了就會回來。
為什么網紅集體逃離Youtube?
對于PewDiePie的離開,外媒的分析普遍認為,Youtube的改版是主要誘因。Youtube在最近一次更新中強化了個性化推薦的作用,從而某種程度上,弱化了粉絲關注的功能,這嚴重影響了PewDiePie的粉絲增長速度。
在此之前,也有不少Youtuber對Youtube的更新提出了異議,因為改版之后,新視頻的播放量明顯少于舊視頻,他們認為這是Youtube新的機器算法在限制他們的流量。
而訂閱量和播放量是獲得平臺分成的基礎,尤其對于專職Youtuber來說,粉絲絕對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因素。而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一方面Youtube在視頻產業的比重和地位都在不斷下降,新興社交媒體如Snapchat、Facebook一直在搶奪年輕人市場,并且取得不錯成效,而年輕人永遠是主力消費軍,他們在哪里,商家和UGC就在哪里。
就在今年6月,Facebook官方宣布用戶突破20億,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因此在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有限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人開始放棄Youtube,轉而經營Facebook視頻。
另一方面,個性化推薦是社交平臺的發展趨勢,但這并不代表它百利而無一害。南七道短視頻系列文章曾分析過年輕人棄用Instagram的原因,其中個性化推薦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和Instagram的情況類似,Youtube也面臨著因為個性化而流失用戶的現狀,Youtube的情況可能更糟,因為它失去的是最有影響力的UGC。
同時,越來越多的Youtuber意識到,Youtube正在侵占他們的生活,甚至成為他們全部的生活。大多數專職Youtuber都保持著一周三更或是一周四更的更新頻率,而一支平均時長20分鐘的視頻,往往要花費數個甚至數十個小時進行籌備、拍攝和后期制作。這意味著Youtube每個星期花在視頻上的時間比上班族的工作時間還要多。Youtuber的時間壓力不言而喻。
但辛苦拍攝出來的視頻并不一定大受歡迎,哪怕播放量表現不錯,評論也可能充滿惡意。鍵盤俠無國界,不少Youtube網紅都深受網絡暴力之害,美國吃播網紅Wendy就是其中一個。她在今年4月宣布退出Youtube,原因就是惡意評論太多,“你太肥了”,“長成這樣還吃這么多”,“你是胖子的恥辱,去死吧”等等,讓她不堪其擾。
平臺間的博弈、網絡暴力、對個人生活的侵占等等,都讓逃離成為Youtube網紅的一種常態。
離開不等于放棄!
PewDiePie在YouTube上恢復了更新
PewDiePie的“告別”狀態并沒有持續太久,僅僅幾周之后,他又恢復了更新,雖然頻率較以往有所下降。而Casey Neistat雖然離開了Youtube,但并沒有放棄視頻生產,他籌集了250萬美元準備和CNN合作推出視頻節目。
對于Youtube網紅來說,離開絕不等于放棄,他們也不舍得放棄,不管是視頻,還是自己的影響力。
曾在Youtube上擁有900萬粉絲的Youtube網紅鼻祖Michelle Phan就是如此。她通過視頻高調宣布了自己的離開,并且在隨后的雜志訪談中承認,社交媒體所帶來的壓迫感和日漸枯竭的靈感是她決定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的最主要原因。
但在她的休息期,她重啟了美妝項目EM Cosmetics,這是一個借助她的Youtube影響力而建立的美妝品牌,最早屬于歐萊雅集團,但因為財報表現不佳,而被當成棄兒。Michelle Phan建立了自己的美妝公司Ipsy,并購了EM Cosmetics。現在,Ipsy的估值已經高達5億美元。而這所有的轉變都要得益于Michelle的“離開”,正是因為“離開”,她才得以開始。
而在Michelle Phan休息期間所進行的環球旅行,也不忘到世界各地的EM店鋪合影,發布到Instagram和Twitter上,每條推文下都有超過上萬個點贊和上千條評論。
有人認為網絡世界就像一個金魚缸,因為魚的記憶時長只有7秒,單就認知層面來說,每過7秒魚缸內就會誕生一個新世界。網紅的更新淘汰速度也是如此,Michelle Phan在訪談中笑稱,“我離開的這一年,常常聽到別人認為我已經死了, Youtube中的那個Michelle,也許的確已經死了,但我很高興現實中的Michelle能和EM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