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題記
? ?
? ? ? ? ? 今天晴。今天是楊絳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連續好幾年,我都會在這一天想起她,然后在深夜寫一些懷念的文字。一路風塵雨雪,一河漫長的歲月,她始終柔韌、晴朗。百里人生沉淀無數智慧,她是最賢的妻,她是最才的女。對很多人來說,楊絳是“女神”無疑。她有完美的愛情、幸福的家庭、杰出的成就,而她整個人亦是從容優雅的代名詞。其實,她的人生并非總是順風順水。如何走過戰爭與動蕩,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里始終保持不爭不慌的狀態,是楊絳身上最大的謎。也許,答案就在她自己的闡述里: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 ? ? 楊絳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有時明凈到有些冷,但由于滲入詼諧幽默,便平添幾分靈動之氣,因而使靜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安靜而不古板,活潑而不浮動,靜中有動,動還是靜。沉靜詼諧中有沉著老到、雍容優雅的氣派,鋒芒內斂后的不動聲色,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 ? ? 她談自由。她認為忍耐是為了保持內心的自由。自己穿了“隱身衣”,別人看不見我,我卻看得見別人,甘心當個“零”,人家不把自己當個東西,自己正好可以把看不起的人看個透。這樣,就可以追求自由,張揚個性。所以說,含忍和自由是辨證的統一。含忍是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學會含忍。
? ? ? 她談孤獨。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賞,在別人的世界里隨遇而安。在你我交集的世界里保持距離,愛自己,欣賞自己,最起碼不嫌棄自己。不攀比,不依附,有則喜,無則淡。我和你即使有交集,也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適度的人際氣泡,讓彼此有支配的私人空間。在私人的空間里做自己,不過于親近,也不過于疏離。
? ? ? 她談處世。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共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于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 ? ? 她談晚年。自己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葉子的變化,聽鳥的啼鳴,都不一樣。自己每天做八段錦早課,感受舒筋活絡的愉悅;翻閱報刊看電視,得到新見聞;體會練字抄詩的些微進步,舊書重讀的心得,特別是對思想的修煉。要求自己待人更寬容些,對人更了解些,相處更和洽些,這方面總有新體會。因此覺得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鮮感受和感覺。
? ? ? 她談命運。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 ? ? 楊絳的文字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更難得的是,當她用這潤澤之筆描寫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時,擁有不枝不蔓的冷靜,比那些聲淚俱下的控訴更具張力,發人深省。她的散文平淡、從容而又意味無窮??芍^‘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讀她的散文更像是聆聽一位哲人講述些煙塵往事,在平靜、平淡、平凡中有一種卓越的人生追求。她堅忍于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操守,她堅貞于偉大女性的關懷與慈愛,她固守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淡泊與堅韌,楊絳的內心是堅硬的,又是柔軟的。
? ? ? ? 晚年的時候,楊絳已把一切身外之物放下,她的境界愈發沖淡平和。她曾翻譯過英國詩人瓦特·蘭德的一首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首詩,一直被楊絳鐘愛多年。大概是因為蘭德的詩照見了楊絳的心,仿佛是她今生今世的注腳——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烤暖了人世間所有的幽暗和不明。所謂“隔世知音”,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歲月輪回,靜水流深。她這一生,如同明滅之中劃過的一根火柴,用幽幽微光照亮著茫茫穹蒼。楊絳的一生,絕非一帆風順,她的成就也絕非唾手可得。在《走到人生邊上》一書中,她回顧自己的一生,寫下這樣的句子:人有優良的品質,又有許多劣根性雜糅在一起,好比一塊頑鐵得火里燒,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燒又淬,再加千錘百煉,才能把頑鐵煉成可鑄寶劍的鋼材。而楊絳的一生,便是認認真真淘洗污穢、萃取精華的鍛煉過程。
? ? ? ? 這位百歲老人的人生感言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但我們都知道,即便動蕩的年代早已遠去,可生活從不平靜。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不同的難題。在通往幸福和安寧的路上,我們應像先生那樣,認真做事,謙恭為人,不斷學習和思考,用智慧去勘破,以慈悲心和平常心去包容。時間,終會摧垮一個人的皮囊,但絕不會毀掉一個人的內在。到了某個年紀 ,真正讓你迷人的不再是臉,而是骨子里高貴的氣質,和歷經歲月沉淀后有趣的靈魂。高貴氣質者有獨立的意志支撐,自律自覺的原則底線,悲憫善良的人道精神。有趣的靈魂擁有博學多識的洞見力量,豁達包容多元的返璞歸真,歷經滄??简灥脑频L輕。
? ? ? ? 今天的微信日歷上說:“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酌酒、看花、歌舞,都讓人感覺自在、開懷。根據關系第一原則,應是允許他人以獨立和自愿的方式存在。我們不斷漂泊,是因為自己害怕一顆被囚禁的心。我們并非年復一年的變老,而是日復一日的煥然一新。因此,有些人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楊絳先生將豐子愷這錦言妙語給參透鑿鑿。于時光的荒野里,她始終如蘭芷,如清水,在這紛繁的塵世里寂靜歡喜。她雖生于亂世,卻自始至終懷有一顆與世無爭之心。外界給了她頗多贊譽——堅忍、從容、睿智、寧靜……但這些于她不過浮華如花,開過即謝,她并不曾為此動容,也不曾改變過一分一毫。她始終還是那個如深谷幽蘭般的女子,在歲月里溫婉如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