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真是奇怪,獨居的時候總希望隨時身邊有個伴,兩個人住以后就時常懷念獨居的時光。
以前總覺得,“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是夸張地嘲諷,如今不想自己也變成了那三個和尚中的一個。
每周一瑜伽課,周二打羽毛球,周五爵士課,這個計劃從獨居就開始了。那時候不論多晚還是會自己做飯,每周至少會大掃除一次,偶爾還會畫畫。兩個人住以后,打掃衛生反倒成了難題,獨自打掃過一兩次后,就變成了對方不動我也不動,有一次差不多三個星期才打掃,地板都黑了。那時候是當真懷念,獨居時別人來送東西都會想著拖鞋進門。做飯這件事本想著輪流,一個做飯一個洗碗,會勤快省事一點。淪落到現在連續兩個周,除了周末請朋友吃飯外,幾乎沒開過火。不要以為我看書了或者畫畫了,壓根也沒有,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突然想起來上上個周洗完的床單還在樓頂,我們誰也不記得去收。
這樣的生活,我想我們誰也不想要。獨居的時候我們也并沒有如此邋遢,只是算不明白同居日子竟過成了這般。
每一次痛下決心去改,總歸被各種原因耽擱。我開始覺得自己根本過不了群居生活,處女座的我有輕微的強迫癥。比如不能忍受把包包或者穿過的襪子放床上,不能忍受化妝品每天丟在不同的地方,更不能忍受我還在睡覺的時候,別人放衣服在我身上。我總是記得那句話,當你在容忍別人時,別人也在容忍你。所以我覺得我們為彼此都有付出很多,只是愛的不夠深,付出的時候會覺得辛苦,久而久之,惡性循環,就會有奔潰的時候。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我租的一房一廳到期,然后我們找到了新的兩居室。現在還是回到家就有個伴,但或許是因為彼此有了相對獨立的空間,我們的生活又慢慢往更佳的狀態靠攏。
臨睡的時候,我們聊起電影《太空旅客》,說到人總歸是一種群居動物,如果世界只剩下一個人,那再發達的科技也驅散不了來自內心的孤獨感。這讓我想起另一篇文章說到的“為什么人工智能永遠無法超越人類的發展”。因為人類總會有人犯錯從而促使整個種族的成長,相反人工智能則太過完美。特寫給到主角準備從太空艙往外跳時,眼角留下的淚水是怎樣的孤獨。那一瞬間頓悟自己是何其的幸運,玩時有朋友,學時有導師,失落時有家人。
或許是我該學會群居,享受獨處了。
(PS:居然被失眠了,那個12點多打電話把我吵醒的人是誰,我保證不和你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