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小只穿CK,你自然會尋求自己掙錢購買的辦法。經濟富足意味著自己做主的權利,永遠別把這個權利交給任何人。因為只有掙錢的人才有決定的權利。財富自由意味著權利平等。這將是我們每個人如如何看待自身婚姻、職場和社會中的地位的關鍵。富養的意思給你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希望你也可以有能力達到這種物質生活水平,而不是成為啃老族。
社會地位的成功,意味著在某種程度可以避免社會對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評價。你的定位,你的未來,你的走向,都會被各色人士以一種為你好的名義對你進行批判。你的活法只有一種就是“你應該……”你應該在學習的年齡學習,應該在談戀愛的時候談戀愛,應該在結婚的年齡結婚,應該在工作的時候工作,應該在生小孩的時候生小孩,你應該……你應該就像是一首三字歌,牢牢地鎖著了一顆顆鮮活的跳動的心,野心。
例如鄧文迪,這個女子把她的野心滿滿的寫在自己的臉上,這種野心勃勃是違背人們對傳統女性的認知,溫婉良淑,或者是 “好勝令人反感”這種觀念,勝利并不可恥,競爭也不可恥。
這個社會需要學會去認可他人的成功,而不是采用負面評價與猜疑,例如萬達公子王思聰,大家只看到也只愿意看到他手中的王牌,王健林之子,萬達公子,但是,五歲出國讀小學、中學和大學,教育都在英國完成,畢業于倫敦大學哲學系,受過完整西方教育的王思聰很早就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人們很愿意忽視一些自身的原因,簡單的歸結為外來的因素。
卡倫.費爾曼,也是本書《ck主義》作者,最初的用意是在幫助年輕人如何拓展他們的職業道路。 時下年輕人最關心的三個問題—事業、金錢、愛情,如何甩掉阻礙女性成功的精神包袱,如何發揮女性性別優勢等具體問題,以及在家庭與事業之間做出抉擇,給出了啟發性的解決辦法和實用技巧。
首先,事業的進取是需要自己為自己造勢,TO FAKE IT TO MAKE IT,假定自己有能力來解決這個問題,隨著經驗的增加,這種偽裝的自信會成為真正的自信。其次,找到你擅長并且可以做好的事情,這件事的成功會給予你信心,這件事帶來的經濟回報會給我們創造更多的機會、自由和選擇,我們無法取悅所有的人,所以,做好自己就可以。當我們在談錢的時候,我們在討論的不是一個具體的數額,而是你對人生的掌控力。最后,關于家庭,活在當下,有些事無法避免也無法改變的時候,只有活在當心,如果你在工作那就好好工作,如果你在帶孩子,那就待在家里。
作者卡倫費爾曼是美國金融界巔峰女性,畢業于全球著名的沃頓商學院,曾登上福布斯最有權力100位女性,但是她同樣會面臨每一位職場女性需要面對的問題事業還是家庭?被動選擇還是主動出擊,性別優勢或者性別歧視?這些問題圍繞在每一位職業女性身邊。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作者卡倫費爾曼是結合自身經歷總結了許多實用的方法與建議,這就是“CK主義方法論”。例如展現自信和說服力以及公開演講的10條精選準則,尋找個人風格以及最佳形象的8條準則,在職媽媽培養孩子的10條個人準則等。還有最為精彩的觀點就是關于金錢的陷阱:談錢傷感情?百無用處的情話“我養你。”如何處理情緒化的反應以及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人生的終極目標是找個鉆石王老五嗎?關于金錢,擁有你自己的錢便是給了自己選擇和權力,敢于說不,敢于忠于內心的選擇,對于任何人都是如此。
《CK主義》一直在表達一種積極的態度,作者年少時打入男性主導的華爾街金融圈,從遮蓋性別,“成為男性”與男性競爭到正視女性角色,利用自身性別優勢,展示自我魅力。這種轉變是作者在不斷向旁人學習的結果,包括領導,客戶、同事甚至是實習生,當你開始察覺他們的需求時你就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步。下一步就是展示你的自信,因為所有人都會不自覺的去相信一個飽滿自信的人,這種人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世人,我有能力解決這件事,當然自信來自做好準備迎接一切的挑戰,切莫本末倒置。
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我們在做的所有決定都是有風險,例如在家帶孩子還是重返職場呢?選擇51%的解決方案還是49%呢?所謂51%的解決方案就是在51%的情況下覺得自己可以接受的答案。生活從來都不是考試,沒有絕對的ABCD,一切都是自己衡量左右因素,做決定這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必須要學會,所以不要再問別人“我穿一雙哪鞋好看了”這種問題。
決定是需要自己為自己買單,決定或者放棄,永遠不要放棄,因為放棄意味著100%的失敗,對于你沒有踢出的球,你的失誤率是100%?。敢于踢球才是開始而已,即使失敗這也是經驗,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到經驗,這就不是失敗。扭住局面需要等待著不期而遇的機會,一閃而過,緊緊握住。
工作其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還有其他的人事物都很重要,例如朋友的積累是建立在時間的基礎上,家人的陪伴也是如此,不要把工作中的失望與焦慮帶給身邊最近的人,因為環境在變化,你總會有一天可以解決這個糟糕透頂的項目,但是已經傳遞出的焦慮與暴躁是無法彌補的。
出去工作很難,但是在家當一個全職主婦也很難,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選擇本身就是一個不可控有風險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有風險就是決策的權力讓給其他人,盡可能的向男人學習敢于質疑,敢于否定,敢于主動出擊,你有沒有能力去為自己買一套房子,很多女性根本不會去考慮這件事,因為在社會的角色分工上,這件事定位為男性的本分,所以很多男性基于社會壓力必須去解決這件事,角色分工上缺失讓女性少了這份挑戰,缺失的同時也少了站在同一個位置競爭的能力。關于男女之間的地位差別,甚至不平等,如果可以改變,我會選擇去做這件事,如果不能,也不會去抱怨,認清現實,利用可以利用的優勢,避免麻煩,做好自己的事情,你對待自己的態度就是別人對待你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