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講你過去的事情
8) 逛超市買書(一歲)
為了不做馬路吸塵器,媽媽經過仔細的思考,決定帶寶寶去距離出租房較遠的廣場或超市去。讓那里成為她開拓眼界的第一課堂。
在那里,各色人等都有,也沒有汽車與灰塵。
超市里面,更是物品大全,什么樣沒見過的東西那里都有,在超市逛,才是真開眼界呢!
兒童教育類書上說的,也是這個意思,要盡可能多的開拓孩子的視野。
那一年,超市還是新興事物,我們租住房子的附近開了兩家。一家是眾志超市,另一家是綠城。眾志離家的距離稍近,而綠城卻是相比之下較大。
更重要的,是綠城超市里面有賣兒童書的。以前在懷孕期,媽媽在那里轉了不止一次。那里的書特別好看,媽媽喜歡的不得了,只是沒有買回去。
因為媽媽私下認為,寶寶看的書,挑選的人一定得是寶寶自己,媽媽不能越俎代庖。
媽媽為自己想出,帶寶寶去超市玩耍的主意而沾沾自喜。
接下來就是行動了。
這一天,天氣還好。一大早媽媽像往常一樣早早做好家務,準備帶寶寶進軍超市。
去超市,在媽媽看已經算出遠門了。出遠門,讓媽媽一直抱著是不行的,太累。農村有句老話,能拿千斤,不抱肉墩,就是這個意思。
媽媽在那輛半舊的藍色捷安特自行車后面,裝上嶄新的黃色兒童塑料座椅,仔細檢查裝牢固。
然后帶上我們的隨身物品,把寶寶在后座安置好后,便沿著馬路邊出發了。
說超市遠,是因為帶了寶寶,媽媽的行動半徑縮小,感覺遠了。現在讓媽媽推著寶寶慢慢走,還是很近的。
一轉眼來到綠城超市門口,放好車子,把寶寶抱了下來。
寶寶的眼睛,在路上的時候,就不停的四處亂看,媽媽一直都配合的慢慢走。
現在到了超市,琳瑯滿目的物品,色彩斑斕的廣告與燈光,讓寶寶沒有見過世面的眼睛都看直了,一副呆呆的樣子。
哇,好漂亮,哇,好多東西,可是,一樣也不認識。寶寶心里肯定這樣驚嘆。
沒關系,這個任務交給媽媽吧。
媽媽一面抱著寶寶,從貨架間慢慢走過,一邊輕輕地告訴她,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寶寶只是貪婪地看著聽著,還不時想伸胳膊去碰,被媽媽及時制止了。
也許在寶寶眼里,好像別人都是隨便想拿什么就拿什么的,事實也的確如此。自己也想拿卻被媽媽禁止,有點不理解。不過,因為是第一次來,她沒看過的稀奇太多,還沒有啟動抗議的程序。
賣書的地方,一格一格的書架間,有許多小朋友坐在小塑料凳或者地上,在自己翻著看。不少陪伴的家長也在旁邊書架上津津有味的翻看。
我們也悄悄加入成為其中的一員。
看到書架上鮮艷的圖書封面,強烈地吸引了寶寶的眼球,以至于嘴巴都合不攏,有口水順嘴角流出。這可比家里媽媽懸掛的幾個氣球玩具漂亮太多了。也比大路上奔跑的大卡車有意思的多。
媽媽拿起寶寶身上系著的小手帕,幫她擦干口水。她卻再也控制不住情緒,開始興奮地扯著嗓門大聲尖叫著,“啊,啊,啊,”用胳膊去掃書架上的書,想自己去拿。
因為她還不會使用手,想拿東西的姿勢都是掃,或者整個身子往喜歡的東西上撲或撞。
別不好意思,怨媽媽把你描述的太不堪,沒關系,那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那樣的,你不是特殊的傻,只是一般的傻而已。(偷笑)
這尖利的像被人掐了一把的叫聲,打破了這個區域的安靜和諧,正在看書的孩子們朝我們看過來,看看發生了什么。
媽媽有點不好意思,忙壓低聲音對寶寶說,“寶寶,別著急,慢慢來,慢慢來,媽媽幫你取”。
周圍帶孩子看書的媽媽們,也寬容地投過來滿含笑意的目光。
一個身著黑衣服,好像是奶奶模樣的婦女問道,“她會看嗎?這么小!”
“不知道啊,看這樣子她好像很喜歡耶。”媽媽回答。
第一次來,第一次看到這么多漂亮的書。寶寶的精神已經亢奮的無法控制了。不停的尖叫,不停的把整個身體往書架上撲,兩只不聽使喚的小手臂,揮舞著向書掃過去,不顧媽媽的制止。
很快,我們母女成了安靜環境里的公害。有家長投來不滿的目光。
這樣可不行,媽媽決定,在被別人眼光殺死之前,趕緊離逃。
于是,媽媽幫寶寶,把那一套六冊的小手撕不爛書,給買了回來。然后迫不及待打道回府。
那是寶寶的第一套書,內容是各種實物的照片,逼真鮮艷,栩栩如生。媽媽幫她翻,給她講,她的眼睛不停的追著看,安靜的聽。
她不知道,原來這書里,還藏著另外一個世界呢!
在買回這套書后的幾天,寶寶總算可以在家里呆會兒,不再鬧著出去了。媽媽每天給她翻著看書。
寶寶最喜歡的,是那本水果書。時間長了,只要指著書上的蘋果和香蕉問,“寶寶,哪一張是蘋果,去咬一口。”
寶寶便把嘴湊在書上的紅蘋果,啊嗚,咬一口,口水都沾在書上。仿佛真的吃到了一樣。
媽媽笑著夸獎,“寶寶真棒,嗯那。”
在寶寶又白又胖的臉蛋上親了一口,心里得意極了。
以前的大人,都說小孩子啥都不懂。在和寶寶相處的日子,媽媽否定了那個結論。
誰說不會說話的孩子,就不會表達意思?不會認識事物?
事實盛于雄辯,她們從出生開始,一直在學習,是每分每秒都在學。只是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罷了。
寶寶就是例子,看,我的寶貝多棒。(得意)
上一篇馬路吸塵器
下一篇出第一顆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