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佛系”一詞大火,不論是朋友圈,還是新聞媒體,都似乎在用一種講段子的口吻,在評價90后的“佛系”人生。
然而,我思前想后好幾天,才終于忍不住想發聲,談一談我所理解的“佛系”,供大家說笑了。
首先,我想事先聲明一下,我是一個佛教徒,算不上多虔誠,但也是足夠恭敬信仰。文章末尾,我附了一篇我幾個月前的文字,【一個不夠虔誠的佛教徒】,希望可以得到指點。
“佛系”是一種處事淡然的生活態度,一種自在我心的生命準則。作為一個“90后”,我個人感覺,“隨性”一詞更能形容我們。
乘車時給司機打電話說“你不要動,我來找你”,這不是“佛系”,是理解;
翻看朋友圈隨手點贊,網購時習慣性地好評,這不是“佛系”,是鼓勵;
日常發給朋友“早安”、“晚安”的問候,“我在”、“拜拜”的回答,這不是“佛系”,是禮貌……
我們這樣,只是充滿善意地對待身邊的一切,隨性地活出自我。然而,拋開信仰不談,“佛系”怎么可以如此隨意的被引用、被段子化、被玩笑化?!
這簡直是不可理喻了,是對文化的一種不敬,是對傳統的一種不恭啊!
此外,我還想問一問,“90后”出家怎么了?是“90后”好笑,還是“出家”好笑?
可能是眾人的定期思維在大腦里異常活躍了一下:“90后”就是年輕的一代人,本該安穩踏實地或許學習或工作,上有老人長輩該去孝敬,下有學業工作該去做好。
亦或是人們會覺得,小孩子家家的,有什么可想不通的煩惱和心事,偏偏舍棄了大好年華和家人牽掛,而入了佛門。
但我想替90后的真“佛系”們說一句話:信仰,與任何事物都無關。
“佛系”所具有的大內涵、大智慧、大胸襟,真的不簡單。釋然、超脫、平淡、無爭,“佛系”不是懶惰,不是木訥,不是膽小,更不是不思進取!
其實不論“佛系”,是什么也好,不是什么也罷。我只是想讓每一個看到我的文字的人,都可以尊重“佛系”這一詞。
“佛系”很重,玩笑不起。
http://www.lxweimin.com/p/414d38adf5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