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繁華強盛舉世聞名,當然唐朝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豐富多彩。作為唐朝的子民還是很幸福的。
我們就來了解唐朝有哪些娛樂活動?分為幾類一一道來。
一、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包括蹴鞠、馬球(擊鞠)、步打球、彩球戲等。這一時期較為盛行的球類活動形式以蹴鞠和馬球為代表。此外,步打球(類似于今天的曲棍球)、拋球、踏球、木射(古代保齡球)等球類活動形式,也是這一時期常見的體育活動。
唐朝有好幾個皇帝都特別愛打馬球。 比如唐玄宗就是馬球高手,穆宗李恒算得上是一個大馬球迷了,以致因打球受傷而喪命。敬宗李湛繼位后也是日夜打球,并從各地招來一些馬球選手,一起打球,不理國事,有點玩物喪志了。
二、節(jié)令體育活動
唐代的節(jié)日眾多,異彩紛呈。一些節(jié)日的活動內(nèi)容本身就是體育活動,如寒食(清明節(jié)),陽春拔河踏青,端陽龍舟競渡以及重陽登高覽勝等。在這些節(jié)令體育活動中,不乏有唐代女子的身影,為此詩人們留下了不少吟誦的詩篇。
三、休閑娛樂活動
在唐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游樂風氣濃郁。在眾多休閑娛樂活動中,諸如圍棋、舞蹈、雜技、相撲(賽力性的競技,多在軍中進行)等活動在唐代的詩歌中多有描繪。
介紹一種雜技叫“尋橦”:
又名戴竿、竿木、頂竿等。這項雜技一直到民國時期在北京的天橋還有表演的,就是一個壯士在底下頂著一根很粗的竹竿,有小孩子或演員吊在上面進行表演。有的竹竿長達百尺,上面裝飾著仙島瀛洲的模型,有少女演員在上面載歌載舞。
唐朝流行一種娛樂活動叫“”斗草斗花”:
這是女性之間流行的游戲。 斗花是看誰找到的花最美麗誰就贏。斗草的風氣源自于南方荊楚地區(qū),后來傳到了北方。唐末五代時期,婦女兒童都愛好這個,原因是這種游戲玩起來輕松、愉快,且原材料隨手可得。
相信大家小時候可能也玩過,一人一根草,看誰把對方勒斷,斷者為輸,這就叫斗草。
四、騎射游獵活動
唐朝祖先來源胡人,因此尚武精神一直為文化的主流,君主尚武,民間也是如此。
男女從幼年起便接受馴馬騎射文化,所以騎射活動很普遍。
帝王出獵時,嬪妃宮女經(jīng)常結伴而行,女子騎射游獵的很多。
杜甫《哀江南》中有:“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雙飛翼。”這首詩突出描繪了宮女縱馬飛馳騎射的英姿。她們的技藝已相當高超。
另據(jù)《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宮中,端午日造粉團,角黍貯盤中,小弓射之,中則得食,都中盛行此事。”
可見,唐代女子騎射游獵活動已成為一項充滿競賽性的娛樂體育活動了。
如果你在唐代,你會喜歡哪些娛樂活動,歡迎發(fā)表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