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凌晨,卻遲遲沒有睡意,去臥室看看孩子的被子,全部被踢掉,遂幫他蓋好,然后又回到書房坐下。翻閱著60篇簡書日記,看到日更已經連續50天,內心有不少感慨。
寫作是內心發泄和治愈的一種方式,但是日更就是為了捍衛內心的那一絲絲驕傲。年過四十,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越發在意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可能今年各方面都要發生大的改變吧。
今年工作還是和往常差不多,逃脫不了一個字:忙。但是家庭方面卻又很多變化。首先是孩子們在生活上省心不少,不過對學習的操心慢慢多起來。其次,岳父母現在有些麻煩,都不斷生病,導致花錢又花精力,非常折騰人。自己父母目前還是延續去年的狀態,總體很平穩,因為了卻了建房大事,所以暫時就屬于“歲月靜好”,希望這樣的日子始終延續下去。
從春節上來,至今50天了,我每天基本做到每日更新,也收獲了簡書的徽章鼓勵,內心屬實是開心的。其實我對“日更”一開始是沒認為有什么挑戰的,就想著哪怕是寫日記,記個流水賬我都可以每天湊個100字。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需要經歷各種意外考驗,最大的變數就是生病、還有各種開會和出差安排,會大把大把地把時間消耗掉、耽擱掉。導致無暇兼顧,逼著我后來必須每天盡早完成更新,雖然失去了“日更”的本意,但是也讓自己養成了一個不錯的習慣,就是抓早、趕早,給自己留出彌補的余地和領先的契機。
所以我必須把日更堅持好。同時我覺得也已簡書來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必要時分享給身邊同志。很多時候的靈感確實能夠給工作很多補益,能夠平和自己的心態,特別是排解垃圾情緒。雖然我不太清楚別人怎么樣,但是作為我自己而言,曾經是很驕傲的一個人(當然現在也還是屬于“精益求精”的),很多時候沒法對人言語,沒法與人交流的故事都可以寫在簡書中。最終讓自己心態平和,甚至在借鑒其他簡友的作品時候,給自己帶來新啟發。這就是體現了分享、交流的意義。
簡書還給我一個重要的指導,就是人員的合理調配。不要之前那樣一窩蜂去做同一件事情,要多多借鑒不同主題、加強形式創新。 還有就是不要無病呻吟,一定要寫腦子里真正相關的東西。我們要通思考為下一步、為下一代探索、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