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后臺曾經有一個朋友留言說:
我現在33歲,大學畢業之后進了國企,穩定的工作了十年,職位上已經不可能再晉升,每天工作都很無聊。但是現在再換工作,自己沒有什么特長,也找不到工作;想換一個行業,自己所在的是小城市,也沒有機會跳出去;生了孩子之后每天就是圍繞著孩子轉,看鱈魚生活的這么精彩,也想給自己的生活換一種可能性,但是自己生活的環境條件都不允許,身邊的媽媽們也都是一樣過著這種“正常的生活”,問我是不是就該這樣平淡的生活下去。
這個留言,我看了很久,但最終也沒有給她回復。她在每拋出一個問題的時候,自己就掘了一個墳墓埋葬起了所有的可能性。
她想要的并不是什么我的建議或者答案,她只是想要一句類似“平平淡淡的也挺好,每個人價值觀都不同,追求都不同,很多人就喜歡這樣”的安慰。
然而,這樣的安慰我不想給。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追求財富,名利,美貌,快樂和成就感。哪怕不是單純的追求財富名利本身,我們也需要用經濟基礎來實現自己其他的理想或者愛好。說平平淡淡也很好,是因為知道轟轟烈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這些太過辛苦,不如一句“這樣也挺好”來的更舒服。
面對別人的成功或者成就,人人都有逃避心理,喜歡找一個理由來掩蓋自己的懦弱和無能——我就是太懶了,不然我也跟你一樣有馬甲線了;我不想要,我只想要平平淡淡的生活;我現在也挺好,要那么累干嘛。
33歲而已,人生才走了三分之一就已經給自己下了定論,接下來的幾十年如一日,自我安慰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也很好。看到這樣的真相,我不忍揭穿也無法安慰。我們每個人的際遇不同,環境不同,人生軌跡也自然不同,但是在每一條路徑下,我相信都可以讓你找到生活的意義和自己的價值。
沒什么特長,那就去學一個變成特長,現在的知識獲取這么容易,想學什么都可以立刻開始。
沒機會跳出去,那就從做好手上的工作開始,熱愛它鉆研它,在現在的崗位上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你的每一天也會富有意義。
每天圍著孩子轉,那就轉出名堂,教育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可以教出優秀的孩子這一樣是你的價值體現,一樣可以獲得成就感。
無論做什么,最怕你什么都不做,還騙自己什么都不想要。走上過人生頂峰,看到過這個世界的人才有資格說我寧愿選擇平淡,而從來沒有機會登上頂峰的你,其實不是不想要,只是你做不到。
我知道寫這樣一定會刺痛很多人,也會招來很多人的反駁,畢竟人各有志,每個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價值觀也不同,沒錯,價值觀沒有好壞之分,誰也沒有比誰更高級,其實無論怎樣你都可以度過這一生。
但是請好好的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你到底是不是真的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