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盜墓片”一直是熱門。
只是電視劇、電影、網(wǎng)劇一部接一部地出,卻沒有哪一部能叫好又叫座。
直到前不久,知醬發(fā)現(xiàn)了央視操刀的8.8分紀錄片——《海昏侯》。
短短三集,吊打一眾盜墓片。
考古發(fā)掘、政治斗爭、細節(jié)推測、歷史填補……這里都有 / 《海昏侯》
塵封2000多年的歷史浮出水面。
也成功打造了千年前的“網(wǎng)紅廢帝”——劉沫沫。
1
寶藏男孩劉沫沫
除了錢,他一無所有
紀錄片一開頭,就是一段“懸疑故事”。
觀西村的村民熊菊生在山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洞口的土是新的,明顯剛挖不久。
村民們預感事出蹊蹺,因為他們都知道,墎墩山上有座古墓。
于是,村民們立馬給電視臺打了新聞熱線電話。
“漢墓屆最有錢的氪金大佬”——劉沫沫就這樣橫空出世。
劉沫沫是誰?要從考古人員的發(fā)掘開始說起。
接到爆料電話后,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專家楊軍便丟掉了他的鍋碗瓢盆,火速趕到了墎墩山。
入洞考察時,一股奇異的濃香撲鼻而來,楊軍直呼,“真的好香好香啊!”
憑借聞香識墓,楊軍斷定此墓非同尋常。
2012年3月5日,專家們開始清理陪葬坑K1。
僅僅是個陪葬坑,就挖出了大量寶貝。
這座寶藏墳墓,陪葬品都是真車真馬。
出土的車馬具身上紋有游魚、躍虎、騰龍、鳳鳥及日月等形象。
墓內(nèi)一共五部車,每部車有四匹馬。
要知道,在漢代,只有至尊皇族才能享此殊榮。
他土豪到什么程度?
CCTV10專門為沫沫獻歌《因為有錢》,送網(wǎng)紅出道。
知醬簡單羅列一下陪葬品,大家隨意感受。
劉沫沫死時,躺在一張琉璃床上,胸前配有三塊絕世美玉,腰間也配有精美玉印。
僅1號墓的出土金量,就高達78公斤,超過了全國所有已出土漢墓的金器的總和。
主墓的北藏閣樂器庫藏有大量樂器,出土了很多編鐘,其中包括中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鐵質(zhì)編器,文物價值極高。
再往下挖,直接挖出一座錢山。
主墓內(nèi)的銅錢高達兩百萬枚,重達十余噸,在當時能買800噸大米、2400噸小米。
換算成今天的黃金的話,就是50公斤。
墓葬已出土金器包括48枚馬蹄金、35枚鱗趾金、285枚金餅等,金器總量高達478件,重達115公斤。
幾個考古人員合力,抬起來都費勁。
需要敲黑板提醒的是,馬蹄金和鱗趾金,為漢武帝劉徹御賜專用,只賞給寵臣和各大諸侯王。
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不配擁有。
墓葬出土文物兩萬多件,很多文物都是首次出現(xiàn),比如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孔子畫像。
藏有《禮記》《筑墓記》《醫(yī)書》《五色食勝》等簡牘數(shù)千片;
五味子、冬蟲夏草、五枝湯等補品;
“青銅火鍋”、“青銅蒸餾器皿”等食器;
成堆的玉具劍、很多酒具,包括能夠驗證中國的蒸餾技術(shù)的大型蒸餾器......
沫沫的“壕無人性”,在他兒子的墓中,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小朋友躺臥于由金絲連接而成的琉璃席上,右手把件是一個小號馬蹄金,左手握著一柄和田白玉劍彘。
脖子掛件飾品是血珀,腰部帶鉤是瑪瑙制品、和田白玉、青銅鑲寶石,就連玩具,都是鎏金的。
沫沫的墓主身份得到確認,也歷經(jīng)了不少坎坷。
直到考古人員在內(nèi)棺中發(fā)掘一枚方寸之印,上面陰刻篆書,左右等分地寫著“劉賀”。
墓主人的身份,才終于塵埃落定。
寶藏男孩劉沫沫,正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僅當了27天皇帝,便被廢掉。
之所以叫劉沫沫,是因為考古專家開棺時發(fā)現(xiàn),他除了一口大白牙,已經(jīng)腐爛到全是沫了……
寶藏男孩劉沫沫,除了錢,啥都沒留下。
2
可憐的27天“實習生皇帝”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劉沫沫的巨額財產(chǎn),到底從何而來?
他不過就是一個被發(fā)配的落魄皇族,怎么就富可敵國了呢?
故事要從他的奶奶說起。
沫沫的奶奶,就是歷史上貢獻了成語“絕世佳人”和“傾國傾城”的李夫人。
漢武帝愛她愛得要死。
李夫人生前雖并非皇后,卻享受著勝似皇后的待遇。
她死后,漢武帝將她葬于自己的茂陵之中,占據(jù)的是皇后的位置。
那個時候,皇后還尚在人世,也不知作何感想。
李夫人的生前受寵、紅顏薄命,讓她兒子劉髆備受垂憐,受封為昌邑王,享盡人間富貴。
劉賀7歲時,父親劉髆早早離世了。
劉賀稀里糊涂地繼承了昌邑王的位子,順便繼承了父親留下的萬貫家財。
一夕暴富,從富二代翻身做了富一代。
劉賀本可以守著大把錢財輕輕松松過完一輩子,卻被霍光征召去做皇帝。
霍光是誰?
他是漢代著名將領(lǐng)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曾侍奉漢武帝20多年,深得漢武帝信任。
心狠手辣的霍光滅掉了其余幾名輔政大臣,連兒女親家也一并鏟除,只留外孫女上官小妹一人。
為鞏固自己的地位,霍光把年僅6歲的上官小妹嫁給皇帝,并嚴禁皇帝親近除上官小妹外的其她女人,致使皇帝死后,膝下尚無一子。
皇帝死后,地主家的傻兒子劉賀,尚且年幼,又缺乏政治經(jīng)驗,簡直是傀儡皇帝的不二人選。
于是,公元前74年六月初一,睡眼惺忪的劉賀,被傳詔官突然叫去做皇帝。
劉賀大喜過望,激動得中午就率眾出發(fā)。
抵達長安城后的劉賀,在夕陽下興奮得旋轉(zhuǎn)、跳躍、閉著眼......
屬下勸他低調(diào),劉賀偏偏不聽。
趕路沿途,還不忘采買特產(chǎn),私藏女子。
他以為自己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卻不知道,這將會是他短暫的“27天皇帝游”......
沒有政治頭腦的劉賀,僅當了27天皇帝,便被霍光廢掉。
《漢書》記載,劉賀被廢,乃緣于他“動作多不正”“行污于庶人”。
什么意思?就是說他“不守規(guī)矩,胡作非為,還一意孤行”。
稱帝后,他“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如“居喪期間,與舊臣舞姬酒肉嬉戲,吹拉彈唱,戲野豬,斗老虎,讓下人乘坐太后的專用馬車,自己則與先帝的宮女嬉鬧。”
史書還記載了,劉賀在位27天,一共干了1127件壞事,平均每天干壞事約41件。
聽上去,確實壞得很徹底。被廢掉,也實屬罪有應得。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劉賀的廢詔書上,關(guān)于劉賀的罪狀列舉,都沒有實質(zhì)證據(jù)。大致意思,就是說他太熊孩子了,不適合做皇帝,所以要廢掉他。
至少在專家們看來,它更像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而劉賀被廢的真實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他不甘身為傀儡,試圖掌權(quán),但又優(yōu)柔寡斷,最后凄慘落敗。
《史記》記載,劉賀帶去長安的200多名隨從,都被霍光殘忍殺害。臨死前,他們吶喊著“當斷不斷,反為其亂”。
短短一句話,暗藏太多玄機。
至少可以肯定,劉賀被廢,絕對不是因為他的荒奢無度......
被廢后,劉賀帶著所有身家財產(chǎn),騎著一匹瘦馬,灰溜溜地離開長安,成為一介平民。
直到侄子劉洵登基為帝,干掉霍光,他才被封為海昏侯,被遣送到封地豫章郡,即今天的江西南昌。
遺憾的是,劉賀福薄,在封地豫章郡活了四年就去世了。
死時,不足34歲。
3
熊孩子莫名其妙的人生
其實劉賀被廢后,長了點記性,有了點危機感。
開始飽讀詩書,修身養(yǎng)性,專心屯金,期待著有朝一日,還能再返長安,一振雄風。
為此,他一再給侄子劉洵寫奏折,哭著喊著要去見他。
他不知道,劉洵一點都不想見他......
早在封他為侯時,劉洵就宣布,他不必每年進京參加祭典,不必上繳禮金。
此舉看似是為了劉賀身體著想,實則是直接結(jié)束了劉賀的政治生命,將他隔絕在了政治中心之外。
可憐劉賀,卻連這一點都不曾看透。
也難怪劉洵最后給他挖了個坑,他就立馬栽坑里了。
在他任職海昏侯期間,劉洵派了一個托——揚州刺史孫萬世去跟他談心。
孫萬世問他:“你當時怎么任憑霍光奪走了你的璽綬,怎么不干掉他呢?”
劉賀答:“是啊,當時真的是錯失良機了。”
孫萬世又說:“我覺得你不久后,應該就能升為豫章王了。”
劉賀點點頭,沒有否認,還小心提醒孫萬世,叫他千萬不要說出去。
結(jié)果,孫萬世扭頭就告訴了劉洵。
劉洵一怒之下,削掉了他的3000戶食邑。
劉賀悲痛欲絕。
直至一年春夏之季,他因吃香瓜不夠謹慎,突發(fā)急性腸胃炎,帶動腦部血管疾病突然爆發(fā),6-8小時后,就一命嗚呼了。
更慘的是,至始至終,劉賀在漢代皇帝中,都不曾有過謚號。
漢廢帝的名字,還是老百姓們看他可憐,送給他的。
劉賀始終未曾長大,始終是個孩子。
生于帝王之家,或許是他悲劇的根源。
他的一生,都在“被決定”。
生為皇家人,實非他的選擇。
被征召為皇帝,卻不料成為別人手中的一顆棋子。
被封海昏侯,以為是親情的回歸,卻只是侄子劉洵的政治手段。
至始至終,他都太過天真。
考古人員花了幾年心血,才促成了這段橫貫千年的對話,讓一個與眾不同的皇帝呈現(xiàn)在大眾眼前。
海昏侯的故事,因為文物的出土才更加真實豐滿;歷史的懸念,也因為考古人員一步步的揭秘,才終于重見天日。
而這段傳奇的揭開過程,也是只有我們才能拍出來的大片。
華夏的歷史,不該只被埋藏在滾滾黃沙里。
感謝為文化傳承做出貢獻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