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個母親給兩個未成年女兒的17封告別信。作者法齊婭是阿富汗的第一位女性國會議員,女性在阿富汗的地位比較低,如果女性涉足政治,則更加敏感。法齊婭時常處于被人殺害的風險之中。于是,她在常常在出門前給自己的女兒寫信,告訴她們自己有多愛她們,同時也鼓勵她們要勇敢,要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每封信后面,記錄了法齊婭在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法齊婭出生在一個政治家族,由于阿富汗的傳統文化,她的父親娶了很多個妻子,法齊婭的母親是第二個妻子。阿富汗的女性沒有單獨的臥室,法齊婭在小時候和家里的女人在廚房睡地鋪,常看到母親因為沒有煮好飯菜被父親用勺子重擊頭部,以至于母親頭部被打到鮮血直流。
在法齊婭四歲的時候,由于政治因素,法齊婭的父親被殺害。沒有了父親的庇佑,年幼的法齊婭開始了與母親逃難的生涯。即使在逃難生涯中,法齊婭也堅持要上學。當時阿富汗女性基本不接受教育,但是法齊婭在母親的支持下,得以上學。即使冒著生命危險,她也堅持學習。直到最后學校由于戰爭原因被關閉,她才不得不放棄學習。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法齊婭感受到母親的堅強與偉大。
也正是在這個時段,她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哈米德,兩個人慢慢生出情愫。由于家庭背景的差異,法齊婭的家人開始并不同意他倆的婚事,但是哈米德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兩個人終于走在一起。當時的阿富汗處于塔利班組織的管轄之下,法齊婭出生于政治家庭,導致哈米德一次又一次被塔利班組織抓進監獄。在監獄的艱苦日子,哈米德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最后死于肺結核。這時期的法齊婭越來越堅強,越來越意識到她應該為阿富汗做些力所能力的事情。
法齊婭在結婚后開始參與政治活動,她能夠參與政治活動也與哈米德的支持分不開。兩人婚后生育了兩個女兒。在哈米德去世之后,法齊婭又要帶孩子,又積極參與議員競選,為國家建設發光發熱。
作者在書中沒有流露出對于生命苦難的畏縮,她從小失去父親,兄弟姐妹,母親,丈夫,但是一個又一個的親人離去并沒有打倒她,反而越挫越勇。她鼓勵阿富汗女性接受教育,為廣大人民爭取福利。在她的心目中,阿富汗是非常美好的。她本有機會離開阿富汗,可是由于她的愛國情結,還是回到阿富汗,投身于國家建設之中。
這本書讓我明白,一個女性擁有廣闊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離不開家庭的熏陶和接受的教育,法齊婭是一名偉大的女性,值得人們尊敬。
好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