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USCPA,CMA,CFA,ACCA的時候,有個知識點,叫做LIFO reserve。我在逛各大專業(yè)論壇、貼吧的時候,發(fā)現很多人問,但是答案都不夠準確,所以,決定自己動手寫。
但是,本文不是面向財務知識小白的哦,為了看懂本文,USCPA,CMA,CFA,ACCA里面,至少要會一個。
在給存貨和COGS估值的時候,我們用到LIFO、FIFO以及其他一些方法。LIFO只在美國會計準則里才被允許使用,要是使用了LIFO,必須在財報附注里披露LIFO reserve,目的是為了看財報的人能夠很方便地把LIFO方法下的財報進行換算,與使用FIFO方法的公司財報可以對比看存貨、COGS、NI或者給分析師使用財報。
LIFO reserve的中文可以叫“后進先出儲備”,在國內不用LIFO,也沒有LIFOreserve。因為國內的會計準則不允許后進先出。因為后進先出法將更早期形成的成本留在企業(yè)存貨中,將最近形成的價格分配給銷售成本,這樣由于通貨膨脹的原因,一般情況下新成本都比舊成本高,如果新成本作為COGS,則COGS過高,利潤低,企業(yè)應交所得稅減少,inventory過低,低估存貨的公允價值。等我們說完LIFO reserve,還會說“后進先出清算”---LIFO liquidation,跟這段有關系,最后再說。
LIFO reserve其實就是個差值,是LIFO和FIFO方法計算出的存貨的差值,那么到底誰減誰呢?當然用大的減小的,所以就看誰大誰小了,如果用LIFO的方法計算,后進先出,就導致COGS比較準確,而inventory比較小。如果用FIFO方法計算,先進先出,inventory比較準確,COGS就比較小。如果縱坐標表示價格,橫坐標表示時間,則有下圖: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FIFO的inventory比較大,用FIFO inventory減去LIFO inventory就是LIFO reserve
LIFO reserve=FIFO inventory-LIFO inventory……①
還要確定一下是不是FIFO inventory 永遠都大于LIFO inventory ?看圖就知道,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也不用考慮絕對值符號之類的。
第二個公式,根據BASE法則:
FIFO inventory期末值= FIFO inventory期初值+purchase-FIFO COGS
LIFO inventory期末值=LIFO inventory期初值+purchase-LIFO COGS
則有:
purchase= FIFO inventory期末值-FIFO inventory期初值+ FIFO COGS
purchase=LIFO inventory期末值-LIFO inventory期初值+ LIFO COGS
兩個式子中的purchase是一樣的。
則有:
LIFO COGS+LIFO Δ inventory=FIFO COGS+FIFO Δ inventory
所以
FIFO COGS=LIFO COGS+LIFO Δ inventory-FIFO Δ inventory
整理一下可以得到
FIFO COGS=LIFO COGS-(FIFO Δ inventory-LIFO Δ inventory)……②
由①式我們知道
LIFO reserve A=FIFO inventory A- LIFO inventory A
LIFO reserve B=FIFO inventory B- LIFO inventory B
那么
ΔLIFO reserve=(FIFO inventory A-FIFO inventory B)-(LIFO inventory A-LIFO inventory B)
也就是
ΔLIFO reserve=FIFO Δ inventory-LIFO Δ inventory
式子②的括號里正好就是ΔLIFO reserve
所以
FIFO COGS=LIFO COGS-ΔLIFO reserve……③
從式子上看,LIFO COGS應該比FIFO COGS大,是不是大呢?我們通過圖可以驗證一下,確實大。
那么,我們再來看看在LIFO和FIFO轉換時,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的表現。
首先,在LIFO的B/S上有LIFO的inventory和 cash,。那么,我們怎么樣轉換成FIFO呢?
根據式子①,能得出(1),在計算(3)之前,我們先去看一下LIFO和FIFO的I/S。
由式子③得到(2),FIFO COGS=LIFO COGS-ΔLIFO reserve
在計算NI的時候,由于LIFO方法下減去COGS減的多,所以NI LIFO要小于NI FIFO,那么NI FIFO到底比NI LIFO大多少呢?大一個ΔLIFO reserve嗎?大家別忘了,扣除的COGS跟我們講的interest一樣,有稅盾的作用,所以加回來的也不是一個ΔLIFO reserve,
而是ΔLIFO reserve×(1-T)于是得到(3)式子:
NI FIFO=NI LIFO+ΔLIFO reserve×(1-T)
關于稅盾,可能還有人不明白,所以我們這里解釋一下,假設有兩個公司,甲公司沒有借債,沒有利息小還 ,乙公司需要還利息10萬元,企業(yè)所得稅稅率是20%,收入、費用如下,
甲公司比乙公司少付出10萬利息,那么甲公司的凈利潤肯定比乙公司多,多出來多少呢?多出來10萬×(1-20%)=8萬,而不是多出來10萬,因為甲公司稅前利潤多,扣稅也多。甲公司比乙公司多賺得錢怎么算呢?10萬×(1-20%)=8萬
再看乙公司,因為有10萬元利息需要還,導致乙公司企業(yè)所得稅比甲公司少2萬,這就是稅盾,讓乙公司少交了2萬元的稅。
再回到主題上,計算凈利潤時,減去的COGS類似于上邊的稅盾(既然是類似,那么從現在開始,以后凡是說到COGS的稅盾作用,我都給稅盾加上引號)。不過我們得反過來看,LIFO方法下減去COGS減的多,比FIFO多減了一個ΔLIFO reserve,考慮到“稅盾”的作用,
NI FIFO=NI LIFO+ΔLIFO reserve×(1-T)……④
還記得③式嗎?
FIFO COGS=LIFO COGS-ΔLIFO reserve……③
通過③ ④我們可以看到,LIFO COGS大,NI就小,這一點方便我們記憶公式。記住③的話,④式自然而然就能想到了,只是別忘了×(1-T)的事。
I/S上就這倆式子要說:
FIFO COGS=LIFO COGS-ΔLIFO reserve……③
NI FIFO=NI LIFO+ΔLIFO reserve×(1-T)……④
說完,我們就回到B/S上,I/S上的NI放到B/S上,就是R/E,不過I/S是動態(tài)的表,是流量,是時段值。B/S是靜態(tài)的表,是存量,是時點值,沒有Δ了。在B/S上,我們把(3)式寫成下圖中的(3-1)形式
FIFO R/E=LIFO R/E+ LIFO reserve×(1-T)……(3-1)
不看(4)式,我們看FIFO的B/S,發(fā)現不平啊,
LIFO 的B/S:
其他的asset +LIFOinventory+LIFO cash= LIFO R/E+liability
而FIFO的B/S:
其他的asset+LIFOinventory+ LIFO reserve≠LIFO R/E+ LIFO reserve×(1-T)+liability
兩者顯然差在與cash相關的內容上了,那我們給FIFO的B/S左邊加上LIFO cash依然不夠,因為右邊還在LIFO R/E的基礎上加了個 LIFO reserve×(1-T),所以需要給FIFO的B/S左邊的LIFO cash減去個數值,減誰呢?
把(3)展開,發(fā)現多減了一個LIFO reserve×T,那我們給FIFO的B/S左邊的LIFO cash上減去一個LIFO reserve×T就平了。
這是從公式上來看的,FIFO的B/S:
左邊:LIFOinventory+ LIFO reserve+LIFO cash-LIFO reserve×T
右邊:LIFO R/E+ΔLIFO reserve×(1-T)
整理發(fā)現左邊=右邊
所以,FIFO cash=LIFOcash-LIFOreserve×T……⑤
這是從公式角度把B/S弄平的,我們可以想想,為什么在LIFO cash上要減去一個LIFO reserve×T?其實還是FIFO COGS的“稅盾”作用。FIFO的COGS小,也就是費用沒那么多,不像LIFO花錢在COGS時送出去那么多cash,所以,FIFO的B/S里要展示一個小的cash(以上說的所有的cash都是現金的流出,如果是會計在做賬,得寫貸方,不過我們是在B/S上做平衡)。
到此,LIFOreserve所有的公式我們都說完了,總結如下:
I/S:
FIFO COGS=LIFO COGS-ΔLIFO reserve……③
NI FIFO=NI LIFO+ΔLIFO reserve×(1-T)……④
B/S:
LIFO reserve=FIFO inventory-LIFO inventory……①
FIFO R/E=LIFO R/E+ LIFO reserve×(1-T)……(3-1)
FIFO cash=LIFOcash-LIFOreserve×T……⑤
還有個LIFO liquidation名字跟LIFOreserve很像,就是本文開頭時說過了的,后進先出清算,所以咱們再來說一下 LIFO liquidation。
LIFO liquidation比LIFO reserve簡單太多了,沒有啥公式要推理。
假如有個用LIFO的公司,進貨100個,賣貨120個,有沒有可能?有!
怎么做到的?當然是賣一部分存貨。
但是大家想,由于通貨膨脹,進貨價是越來越高的,如果賣存貨,那么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后進來的先出去,而是“清倉大甩賣”,在賣價格低的存貨,在“清算”。這樣的話,COGS就偏小了。所以COGS反映的價格其實偏低了,不再準確。那么inventory就偏大。
由公式LIFO reserve=FIFO inventory-LIFO inventory……①我們知道,
當LIFO inventory偏大的時候,LIFO reserve就偏小。所以用了LIFOliquidation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LIFO reserve偏小。
對于LIFO liquidation的總結:
1,進貨量小于出貨量
2,COGS不再反映真實的價格
3,在通貨膨脹的條件下,LIFO reserve會偏小。
再來看最后一個問題,在盤存的時候,我們主要用的方法有FIFO、LIFO、weighted average、specificidentification,如果改變盤存方法,一般都是要追溯調整的,但有一種情況不用追溯調整,那就是其他三種方法改LIFO的時候,只需未來調整即可。為什么呢?
LIFO方法記錄的COGS比別的方法大,那么EBT小,稅少,如果追溯調整,難道要寫著稅務局欠公司XXX元錢么?所以不追溯調整。如果LIFO方法改成別的,是要補交稅、追溯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