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沖著女神奧黛麗.赫本去看的電影,看完后不禁覺得影片女主角確實漂亮,服飾也很美。尤其是影片反映的愛情觀和女主經歷更讓我若有所思。
? ? ? ?影片女主角高霍麗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男人:隨時守在家門口的交際男,排名前十的富豪,獸醫前夫,和他很相像的男主和巴西富豪。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女主主動接近他們,女主貌美,依靠自己的美貌去接觸有錢人,希望以此成為能買得起蒂凡尼珠寶店珠寶的有錢人??赏屡c愿違,那些所謂的富豪都棄她而去,無論她為他們做何改變,終究還是因為身份的懸殊各奔東西,成了她口中的“小人”、“小人中的小人”。
影片的結局我很喜歡,男女主都放棄了彼此的包養人,互相扶持在一起。要說愛情這東西,它的穩固更多取決于雙方地位的對立平等,單靠一方的付出都會使之傾斜、坍塌。
這讓我想起了舒婷的一首詩: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陰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陽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相互致意,
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愛情的長久更多的是雙方比肩而站,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就像電影《28歲未成年》的女主一樣,即便自認為放棄自己的繪畫夢想,把自己的外在調整到最完美,可還是無法讓相戀十年的男友留下,最后女主重拾繪畫,成為知名的設計師,這才逆襲。理由不言而喻,男方需要的是能互相欣賞的伴侶,而不是為他服務的女仆。
? ? ? 也許有人會說“寧愿在寶馬車里哭,不愿在自行車上笑”,但仔細想想,能不能順利搭上寶馬車有一說,搭上寶馬車哭后會不會被攆下車又是一說。同樣是生活,何必非為了物質的滿足而放棄精神上的欣慰呢。當然如果童話故事中灰姑娘的事真發生了那是最好的,既滿足物質也滿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