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要放映《媽媽再愛我一次》。”
“太好了!這回我一定要看。”
“嗯!聽大明說這部片子好感人的,讓人看多久哭多久。”
林子聽了大伙的議論,不覺心動,趕緊收拾好書包回家去了。
回到家,爸媽還沒下班。林子破天荒的主動拿出作業本,趴在桌上,認真寫起來。
今天的作業不多,林子一會兒就寫完了。
看看爸媽還沒回來,林子在家里轉來轉去。突然,他一拍腦門,口中念道:“幫媽把飯煮好,這樣她一定會同意我去看電影了。”
他趕緊找出鍋子,生火、淘米、煮飯。
媽媽回來了。今天的她略顯疲憊,臉色有些陰沉。看到林子,懶懶地問了句:“作業寫完了么?”
林子很精神地答道:“做完了!”
媽媽有點吃驚,不用催促,主動完成作業,這可不太尋常。她想要說些什么,但可能太累了,終究沒有開口。
林子見媽沒反應,又邀功道:“飯我已煮好了。”
媽媽總算覺得有些不對頭了,她盯著林子,狐疑地問:“今天怎么這么主動?”
林子深吸一口氣,低聲說道:“我想去看電影。”
媽媽明白了,不過她太累,沒有心思去思索林子這些不尋常的主動之后,蘊藏的強烈愿望。
“別去了,吃了飯早點睡吧。”
林子的臉一下子脹得通紅,心撲通撲通劇烈地跳動著。
憋了半天,甕聲甕氣地說:“我就是想去。”
媽媽大概沒想到他的反應會如此激烈,不由一怔,下意識地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不由得把聲音提高了八度:“不許去!”
林子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思想已不受理智控制了,他攥緊拳頭,脖子上青筋暴起,沖著媽媽怒吼著:“你不講道理,我恨你!”
說完,他飛快地沖到房間里,砰的一聲,把門狠狠地關上了,留下一臉盛怒的媽媽。
房間里,林子的眼淚噴涌而出。他用拳頭使勁地捶打著床鋪,腦袋里不停回響著媽媽的聲音。
“不許去!”
“不許去!”
“不許去!”……
每一聲不許去,都讓他的憤怒更盛一分。
他怎么也想不通,他付出了這么多的努力,卻不能換來一次看電影的機會。
越想,他越感到一股絕望從心底升起,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說:“我要讓她后悔,我要讓她痛苦,我要用我的死來懲罰她。”……
多年之后,林子已為人之父。一次他與兒子產生了激烈的爭論,盛怒之下他打了兒子。兒子用受傷的眼神狠狠地盯著他,咬牙切齒的蹦出一句話:“你根本不講道理!”
這場二十年前的記憶就這樣突然地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他不由一激靈,眼前倔強的兒子和多年前為看電影和母親激烈沖撞的小林子,是如此的相似。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以前總覺得兒子進入青春期后就越來越叛逆了,只覺心煩,卻從來沒有思考過深層的原因。
現在想來,兒子長大了,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雖說有可能不成熟,但畢竟是成長的過程。如果不是針鋒相對地去駁斥他,而是心平氣和地了解他內心的想法, 許多事情也許不會弄到那般緊張的地步。
深究起來,青春期的叛逆,其實跟在父母。若是為人父母者能放下身段,給孩子敞開心扉的機會,那么孩子們也就不會再用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了。
所以,理解萬歲,試著去理解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