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溫度驟升,恍若夏天,被疫情禁錮了幾個月的熱情,突然沸騰起來。這是疫情防控措施降級以來,大街小巷消費購物情緒指數最高的一個時期。當然對于疫情防控形勢復雜性的的認識,我們還是不能夠掉以輕心,但還是掩蓋不住人們對自由、開放,對正常平和生活的向往。
早上起不來,中午又太熱,相比之下五六點的臨近傍晚時光是最美的。我和妻子帶著孩子,一起到樸實書院門前的街區公園玩耍。早就知道這里有一個開放式的塑膠跑道,也聽說不少熱愛運動的朋友經常來到這里跑步。掐指一算,這是春節之后疫情防控升級以來應該說是我第一次戶外慢跑。我自己覺得是有些紀念意義的。
女兒還小,妻子也好久沒有運動,都快變成大肚婆了。是在一個略有炎熱的中春季節,這樣一個合適的塑膠跑道,讓我們全家人感到一種激動情緒在體內翻騰。
女兒還不到三歲,可是已經能夠在這一周大約1公里長度的跑道上,或跑動或走路,一刻不停地走完這一段對她這個年紀而言較長的距離。我和妻子都很驕傲。
想必對于孩子的驕傲,我和妻子最近真的是太缺乏運動了。大約幾百米的路程,我們可能就需要休息一下,再接著跑。也許是天太熱跑幾步就可能汗濕重衣吧,總之在這孩子的奔跑前面,總是萎縮著兩個面紅耳赤的大人的身影。
我記得我在讀本科時,曾經大概有將近三年的時間,每天晚上9點開始,在學校操場上慢跑。基本的姿勢是右手拿著一個收音機,左手有力的甩臂,一邊戴著耳機在聽九點鐘經濟之聲的英語廣播或者9:30中國之聲的國際新聞。基本是不知不覺的就跑了四五圈,我也不感到累。操場跑道上有好多的同學,大家一起在慢跑,那是一個集體堅持的過程,象征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和熱血沸騰的青春,還有對生命對前途那種自信中的磊落。
很多年后我都一直在懷念那一時期晚上的慢跑。我總覺得那可能是我人生觀從搖擺到開始堅定的彷徨的幾年中 真正一直堅守的一種叫信念的東西。
工作十年來,我丟失了那種奔騰的希望,堅守的執著,和對生活的101%的信心。這讓我很沮喪也很惋惜,似乎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那一部分,那一段時期就像斷線的風箏,就像飛逝的小鳥,就像飛落枝頭的紅葉,利利索索地離我而去
這是成長、成熟的代價,還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代價?
如今我的女兒將近三周歲,也許不久就要進入幼兒園開始接受學前教育。她完全無憂無慮的純自然生活狀態就快結束了,再經過幼兒園三年的學前教育訓練,將會正式進入生命中重要的接受教育經歷,其實也是接受一種人生社會化的改造。
但愿女兒的生活能夠少一些重蹈我曾經的覆轍。
春日的跑步也是跑路,跑的是有形的路,經歷的確是無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