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小木請外甥一家人吃飯,席間問及外甥的大學生活。一旁的姐姐搶過話頭,頗為得意的說:“他平時放假都在外面打工。這次國慶節他就賺了1000多塊!”
當小木問清楚外甥所謂的賺錢,原來是在假期里做了不少兼職:派傳單、當理貨員、送外賣。想了想對外甥說“你能吃苦這很好。但我的想法,你最好找個可以提升個人能力的兼職去做,盡量少做這些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工作。”
外甥不以為然。沒過多久,就將小木屏蔽在他的朋友圈之外。
《會賺錢的媽媽》作者克麗斯特爾,在創業之初就有過同樣的兼職經歷。那時她高中剛畢業,就和上大學的男朋友結婚,過著清貧但快樂的生活?;楹笥泻脦啄晁甲鲋喾菁媛?服務員、小提琴老師、孩子保姆。
隨著生活發生變化,克麗斯特爾要做媽媽了。她開始考慮能否一邊照顧家庭一邊賺錢。這時她卻發現:明明做了這么多份工作,可是只要她一停止這種勞動換金錢的付出,就會一分錢收入都沒有。
生活中的你我,是否有著同樣的困惑? 為什么我們這么辛苦的工作,也只是讓自己溫飽之外略有盈余而已。不敢隨意請假、不敢隨意辭工、不敢生病、不敢上醫院,因為有時一場小感冒也有可能花掉好幾千塊,真是傷不起。
作者克麗斯特爾在《會賺錢的媽媽》這本書中,告訴人們她千辛萬苦找到的那份答案:找到自己的剩余收入。投入時間、精力和努力,去做一個能夠產生持續收益的項目,這樣不用繼續辛苦勞動也能帶來收入。
無獨有偶,財商入門書《管道的故事》,講述兩個小伙子提水賺錢的故事 。小伙子A和B,一起做著相同的提水工作。A每天賺到錢,就吃吃用用。B卻覺得,提水的工作沒什么前途,又苦又累。他想修建了一條管道,讓水可以自己源源不絕的從山上流下來。
故事的結局:A小伙的身體日漸衰敗,不能夠提水賺錢了;而B小伙子管道修成了,他不用再工作,水就自己從管道流出來了。
《管道的故事》把人們的收入分為兩類:提桶收入和管道收入。書里所說的“管道收入”,也是這本《會賺錢的媽媽》鼓勵大家去尋找的“剩余收入”,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被動收入”。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80%的人都是“主動收入”者。
有被動收入,就有主動收入。“主動收入”說穿了就是一種等價交換。你付出相應的時間、精力、體力,我付給你相對應的金錢。
環顧你我的身邊,琳瑯滿目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流。絕大部分行為都是一種等價交換,各類店鋪用出售商品、提供服務的方法換取金錢,這是主動收入;你為自己所在的單位,付出你的時間、精力、體力,單位每月給你發放工資,這也是“主動收入”。
“主動收入”與賺錢能力沒有多大關系。無論你是月入2000的餐館服務員,還是年薪百萬的職業經理人,只要你不工作,就失去了這份收入來源。那這份收入就是主動收入了。
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只因為他們擁有“被動收入”。
根據《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國首富是擁有騰訊的馬化騰,資產為2950億元;其后是許家印、李兆基、馬云、楊惠妍、李嘉誠、何享健父子和王健林、王衛、丁磊。
大家看看這份名單,沒有例外,國內最有錢的人,都擁有自己的企業或者集團公司。他們享有企業或者公司帶來的紅利,即使不工作,企業也會源源不斷的為他們帶來可觀的收益。這種收入方式被稱為“管道收入”,也稱為“被動收入”。
其實被動收入,有很多種方式。除了擁有自己的企業,它還包括股票的紅利、銀行的利息、書籍的版稅、課程做好后的二次銷售、還有網絡時代平臺的流量費以及個人打賞等。只需要牢記一點,不需要你再另外付出,有人就會主動把錢送到你手上,這種收入就稱做“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真的可以躺著賺錢嗎?
答案是肯定的。木子群里有一位寫作大咖,某天在群里有感而發,鼓勵大家用寫作賺錢。她說“現在我幾乎沒有工作,帶著三個孩子,有空就出去旅游。所有的收入都來自N年前寫的文章、做的課程……”
老師的話語重心長,作為一個過來人,作為一個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屢次告訴我們:對于普通人來說,業余時間用寫作賺錢,是投資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一種好方法。
對于寫作者來說,寫出好的作品,換取一份金錢,這是主動收入。有人認為你寫的文章,符合他的觀點、觸動他的心靈,給你打賞,這是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人見人愛。應該如何擁有?
克麗絲特爾在《會賺錢的媽媽》中,這樣寫的道:如果你沒有什么特別擅長的方向,不妨一邊將手頭的工作做好,一邊培養自己的興趣特長。
而對于那些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當下最應該做的事就是不斷的投資自己。
小胖是一個沒多少學歷的年輕人,最開始在流水線上工作,月薪2000元。后來,他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學習2D制圖、3d制圖,從流水線做到技術員再做到工程師。在這期間他還堅持自學英語,后來跳槽去了一家外企,工資過萬。6年時間,他的工資從2000塊到月入近2萬,整整翻了10倍。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投資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
這還沒完, 某天他在一個平臺上寫了自己的這段經歷。被管理員發現,這是妥妥的屌絲逆襲記啊。平臺邀請他做簽約作者,于是他又開啟了第二職業:寫作之路。其后他又簽約了好幾個平臺。不止增加了主動收入,又多了一份“被動收入”。
小木的外甥,大四時找工作,投了很多份簡歷都無功而返。最后進了一個小公司,從最底層做起。而朋友的一個女兒,因為有著好幾年銷售助理的兼職經驗,還沒畢業就已經簽約了一家不錯的公司。
做為年輕人,同樣是兼職。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沒有絲毫技術含量的工作上,真的不如想方設法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
除了提升自己個人能力之外,對于有一定理財基礎的人來說,最適合普通人的“被動收入”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指數基金定投。
股神巴菲特,在他這么多年的投資生涯中,沒有推薦過一只股票,唯一幾次三番對普通人推薦過的就是:指數基金定投。
指數基金,簡單的說就是,選取符合要求的一籃子股票作為投資對象,設定相關指數。隨著組合里股票的波動,指數也會發生相似的變化。
例如,滬深300指數 ,就是中國股市的大盤股指數。它選取上海與深圳股票市場內,市值最大、收益穩定的300家企業為投資標的。用指數來跟蹤組合類股票的漲跌,能夠反映市場主流投資的收益情況。同理,還有代表中小盤的500指數、創業板指數 、香港恒生指數等等。
基金定投,是最適合普通人的一種簡單易行投資方法。它的投資門檻非常低,只要10塊錢就可以開始了;同時它也不需要,專門開啟股票賬戶,有許多基金平臺可以直接投資,例如螞蟻財富、天天基金網、騰訊理財通等。
《會賺錢的媽媽》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被動收入方式,只需要在個人興趣、天賦、技能和知識四個方面,相互疊加的交匯點去尋找它。那里,掩藏著你躺著賺錢的秘密武器,需要你用自身的能力去開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