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這里有一封杭州妹子的情書(上卷)

我,是土生土長的杭州姑娘。

記得幼時,家中來了遠(yuǎn)游客。只會呆頭愣腦瞎帶路,哪里人多哪里鉆,總把去白娘娘的的雷峰塔當(dāng)作蕩到外婆橋。

北上求學(xué),自己淪為異鄉(xiāng)人。難舍的故土,平面成了翩躚于詞章的紙質(zhì)符號,單調(diào)成了朋友口中除此之外無其他的熱門景點名。

我的杭州,不是這樣的啊。有點兒委屈。

我眼中的她,是首四時風(fēng)物詩。一枕錢塘江,懷擁西湖月,舟攜運河水,絲綴西溪綿。

我眼中的她,亦是八面玉玲瓏。云夢江南的雨潤煙濃,國際新城的優(yōu)雅大氣。繁華古都的滄桑沉浮,粉墻黛瓦的市井百態(tài)。

在每一寸空氣中閃閃發(fā)亮。

一灣西湖瀲滟了游人的眼,反而讓杭州真正的至美至靈至獨特變得鮮為人知。

遠(yuǎn)游的客,城中的人,且為我踟躕停酒盞。

這里有一封情書——與君約略說說她


? ? ? ? ? ? ? ? ? ?第一章

? ? ? ? ? ? ? - 云煙情牽夢江南 -

人物:杭州是一個偏愛淡妝的冷美人

路線:龍井村—滿覺隴—四眼井-茅家埠-浙大之江校區(qū)-九溪十八澗

/1/ 龍井

瓦屋紙窗,清泉綠茶,樓山之外有洞天。龍井村自是逍遙西湖外。

扯些野史。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龍井村獅峰山下的胡公廟品嘗西湖龍井茶。飲后皇帝老兒贊不絕口,特意將廟前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

這也恰好成就了“茶鄉(xiāng)第一村”。

不過,就算不靠盛產(chǎn)頂級西湖龍井茶,這顆鑲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寶石也足以聞名于世。

它東臨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錢塘水,北抵南北高峰

此處若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


/2/ 四眼井

隨意步入一家民宿,院落閑庭大多臨水而建,大而幽深。香樟、翠竹、桂花樹、銀杏樹環(huán)繞著露天餐桌,花影斑駁了半面池,水下偶爾隱現(xiàn)幾尾馬上拿來煲湯的胖頭魚。

店內(nèi)裝潢,則撩開了四眼井民宿的小清新面紗。這間有著日系風(fēng)格的花園小館,有著安靜溫柔的治愈感

自帶柔光的藍(lán)碎花簾子,原木質(zhì)感的方桌圓凳,店主從各地淘來的小玩意兒……

很適合一個人獨處,聽聽歌,發(fā)發(fā)呆。也可兩三好友下午茶,邊嘗美食邊看電影。

水果松餅是這里的“當(dāng)家花旦”。外皮松軟,內(nèi)餡甜香,頂部撒一把杏仁花生核桃碎,伴一勺牛奶冰淇淋,澆一圈焦糖甜漿,綿厚口感就差讓味蕾跳起舞來。

還未吃完最后一片橙,我又沉迷在了日式炸豬排飯的飽足感里。

套餐跟老板一樣,夠?qū)嵲凇R粔K柔軟多汁還淋著酸甜肉醬的大豬排、一座小山高的冰冷卷心菜絲,以及味噌湯與醬菜,滿滿自家人心意。

大口咬下豬排,酥脆的油炸表皮會發(fā)出“咔滋”一聲,若配上一口Q彈香糯的白米飯,正好湊成絕配。

店家的薄荷冰奶也是寶貝。有著馬卡龍般的糖果色澤,恰到好處的清甜。

若一杯不盡興,可去吧臺續(xù)杯,老板娘用娟秀小楷書了一行小字:“自取自飲”,想喝多少、想呆多久都沒有人來打擾。


/3/ 茅家埠

西湖以西數(shù)十里,蘆葦搖曳、候鳥低飛的茅家埠便活現(xiàn)在眼前。

在舊時,這片充滿民俗風(fēng)情的鄉(xiāng)野曾是香客們前往靈隱寺時棄舟登岸的碼頭。居住在此的,大多是以養(yǎng)蠶采茶為生的茅姓人家。每逢上香祭祖,酒肆茶樓便晝夜繁華,熱鬧至極。

而如今,三臺山,茅家埠,梅家塢成了老杭州們才知的清幽之地。

漫步于疏竹叢葦,流連于古木小徑,靜坐于茅草方亭

湖畔風(fēng),舊時屋,都是靜悄悄的。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fēng)的嬌羞。

徐志摩話別日本女郎時“蜜甜的憂愁”,也恰似孤枕西湖漣漪時的默默心語。

如若你是趕路人,還是別斜倚高欄,啜飲龍井,定會懶醉藕花深處。

這里啊,暖風(fēng)原似酒

龍井-滿覺隴-三臺山一帶離市區(qū)不遠(yuǎn),開車不過幾公里的路程。滿目蒼綠,修竹茂林,足以將景區(qū)的人潮與喧囂隔離。

這里是鬧中取靜的好去處。可以輕漫步,也可靜默賞。

晴風(fēng)雨雪,煙柳畫橋,杭州自有四季至美。不需擠進(jìn)人潮費心尋覓什么“名勝”,也不必顛簸半天前往所謂的“原生態(tài)”。

這是一個歷史和現(xiàn)實沒有距離的地方,千年前的風(fēng)光和千年后的高樓依舊和諧相處。

美的觸角,早已滲透了這座云山之城的角角落落。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走在哪兒都似行畫中。

也許中國大陸你再也找不到,一個能把5A級景區(qū)呵護(hù)在市中心還不收任何門票的古都了。


/4/ 浙大之江校區(qū)

奔騰浩淼的錢塘江很調(diào)皮。流經(jīng)航程南部時,它驟然拐了一個大彎,非要與愛慕已久的西湖隔山呼應(yīng)聯(lián)袂揮毫一個寫意的“之”字。也正是這段天賦的曲折水道,造就了氣勢壯闊、冠絕古今的錢江大潮。

這段江流,便叫做“之江”。

之江校區(qū),因緊鄰之江,故得此名。

民國時代,之江大學(xué)便名聲在外,是杭城人皆知的教會學(xué)校。建國后,它被合并為浙大一部分,現(xiàn)成了浙大法學(xué)院的所在地。

浙大從不缺美景。西溪,玉泉,華家池,紫金港,各有千秋。

而之江校區(qū),有我獨愛的民國建筑。紅磚墻,綠芭蕉,石板路,古樸的風(fēng)依然還在書頁游走。

學(xué)校出來,馬路對面就是錢塘江。像極了百年之前的每一個炎夏,江潮未起,堤壩不語。不遠(yuǎn)處是錢塘江大橋,長橋臥波,靜靜的,守候著這座舊時學(xué)堂。

學(xué)校主樓很有意思,名為“慎思堂”。如果直譯,便是“斷絕”之意。

斷絕廳有著中西結(jié)合的混融之美。巴洛克曲線,西式穹頂內(nèi)堂,紅磚墻,門前卻臥著兩尊中國特色的石獅,泛著青灰的冷光。

這里古木蒼郁成蔭,蔽去了院外的喧囂和晃眼的日光。

蒙蒙的清晨,若能緩步樹下隨興讀書,當(dāng)是很享受的。未開的嗓,微啟的書頁,也會拂上露水的輕澤。

滿分好評的必須是之江校區(qū)的露天大操場。群山環(huán)抱,綠林掩映,生命力旺盛的小雜草正一個勁往圍欄里探頭張望。在這就算不打球,光是繞跑道走個兩三圈兒,也算是在天然森吧里做有氧運動啊!

踩著細(xì)細(xì)簌簌的落葉,我忽地想起自家大學(xué)操場的粗粒砂地,有點兒莫名傷感。


/5/ 九溪十八澗

九溪十八澗,光聽這個名有點仗劍天涯,笑傲江湖般的俠味兒。實際上,九溪是個躲在西湖雞冠垅下的小嬌羞

它由眾多小溪流匯合,呈Y字型,長約5.5公里。沿著游步道緩行而上,蒼郁的古樹和大片的茶園會在不經(jīng)意間將你縈繞。

至于為什么十八澗的盡頭被稱為“九溪煙樹”,采茶老人說,那是因為每逢雨后,山谷就會升起迷蒙的薄霧。樹林一繚繞上白霧,就像長出了青煙。

九溪,不只泉與澗,還有煙與樹

記得小時候,每到酷暑擁抱炙熱的時節(jié),家里的老人都會持幾個空瓶,爬幾坡山道,來九溪灌幾汪山澗清泉。

小抿一口,便覺涼意,難消的燥意似乎都會散了去。喝不完的山泉水若抹身上,惱人的蚊蟲就有幾日不敢前來招惹。

瓶中的甘露有時會跑了味,自然比不上親自上趟九溪,掬一捧溪谷的清流。那一泓溫潤帶著絲絲的甜意,可沁詩脾。


泉水叮咚處常有笑語聲。一彎小山澗,兩三小孩童。孩子們把這當(dāng)成了天然游泳池,身著兒童比基尼,腰上斜掛游泳圈,或嬉戲或打鬧,玩得不亦樂乎。

肚子鬧饑荒的我從一旁經(jīng)過,還以為溪澗上飄著一枚枚五彩甜甜圈

年輕人也把這里當(dāng)成婚紗攝影的福地。把愛情最美的時光鐫刻在綠水逶迤間,幸福也如仙境。

一曲溪流一曲

一步攜影一人



? ? ? ? ? ? ? ? ? ?第二章

? ? ? ? ? ? ? ?- 深巷明朝賣杏花 -

人物:你是個接地氣的市井girl

路線:鼓樓—望江門—新豐小吃—五柳巷—白馬廟巷—中山北路—孩兒巷

1.鼓樓&太廟

當(dāng)年的皇城腹地,如今的市井人家,仍舊熟悉的老杭州味道。

低矮的老屋錯落在山腳,若臥在自家陽臺,可以遠(yuǎn)望別家的黑瓦楞和方屋頂。窄門剝落了幾層漆,門邊兒立著幾方矮板凳,套白色汗背心的老哥倆正半坐著下象棋。

婦人們大多素著臉,手頭不停。脖上掛片花圍裙,額頭裹塊大方巾。

有些在往晾衣竹竿上甩自家棉被,有些正抱著大胖孫子手搖蒲扇,還有姊妹倆臂彎挎著菜籃,嘰嘰喳喳的,剛從菜場的小道豐收而歸。

如果說,百年前的河坊街曾是天子腳下的皇城根,那么,如今吳山周邊的巷陌就成了尋常人家的市井。

“黃金葛爬滿了雕花的門窗,夕陽斜斜映在斑駁的磚墻,鋪著櫸木板的屋內(nèi)還彌漫,姥姥當(dāng)年釀的豆瓣醬”


/2/ 新豐小吃

知味觀VS新豐

“本土小吃霸主”之爭早已燃了多年。一家是“欲知我味,觀料便知”的游客簽到必去點,另一家則是"專注小吃60年“的本地老饕食堂

就我個人而言呢,知味觀品種雖多,價格略貴,口味稍欠。家門前的新豐,卻把有關(guān)美食的記憶和溫暖的情愫鐫刻在不變的老味道里,至今仍是我的心頭好。

好店一生推。若你來杭,跟我走吧~

蝦肉小籠:

它堪稱新豐小吃的“金字招牌”,來店必選的純正老杭州味兒。

當(dāng)家的老師傅”小吃一做就50年”,手藝自是沒話說。他精揀瘦肉肥肉快刀剁爛,加入秘制調(diào)料攪勻至起膠,再裹上純手工和制的面團(tuán)兒,落入籠屜隔水蒸個七八分鐘。一籠垂涎物便在蒙蒙的白氣中溢香了。

上桌,蘸汁,舉筷,還未輕挑,皮薄多汁的小籠便汩汩流出了湯汁。順著吹彈可破的皮邊兒輕輕一口,蝦仁的鮮美、豬肉的質(zhì)量嫩、調(diào)料的咸甜便爭先著入喉。十足的餡韌湯鮮,綿香誘人

菜鹵豆腐

這道來自江浙滬包郵區(qū)的“熱門精選”,也是杭州老外婆們都點贊的地道家常菜。

乍一看,這豆腐就像個白衣青衫的老者,實在有些其貌不揚。咬上一口,那極富層次的軟糯口感竟在唇齒間迸發(fā),生生地驚艷了一把味蕾。好一個汁香鮮濃,水鹵交融!切成方丁的白豆腐早已軟若海綿,絲絲豆香嵌在了肉塊中,肉的鮮韌又偷偷滲進(jìn)了腌雪菜定味的鹵湯汁里。

菜鹵、臘肉至咸,而豆腐至淡,卻偏偏是這至咸至淡之物,才教人越發(fā)兩頰生津。

雞粒包 :

這家伙形似貝殼,中間圓,兩頭尖。分量倒是不小,長度近乎整個姑娘的手掌。

外皮經(jīng)高溫油炸顯得金黃誘人,包裹著用料十足的雞肉碎塊。“咔嚓”一口,還未等我從“貝殼”的酥松甜脆中回神,就愣是被那內(nèi)里肉餡的咸香不膩迷得直呼“好吃,好吃”。

此時,當(dāng)配上新豐秘制的紅豆甜湯。一勺舀起,綿細(xì)入口。每一顆赤豆粒都被熬煮得近乎爆開,絲絲沁香甚至浸潤了碗壁,堪稱大寫加粗的飯后甜點No.1。

關(guān)鍵,這用料生猛的雞粒包只要1塊5~濃稠似粥的甜湯也不過2塊~價廉物美?這早就無法形容我對新豐小吃逆天性價比的贊贊贊了!


/3/ 五柳巷

據(jù)《杭州市志》記載:

“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橋,北折西接城頭巷。名始于清,因其地舊有五柳園,巷以園名。”

這條“河邊尋煙柳,小巷訪畫橋”的長街,蜿蜒河水清澈似昨,白墻黑瓦古風(fēng)如舊。

沒有成群結(jié)隊的游客,沒有格格不入的廣告牌.小小的巷內(nèi),卻流通著現(xiàn)代和老舊的雙生

尋找老底子,不只為了踏訪那些珍貴的古街坊和老宅子,更是為了喚醒舊時的記憶,那個被時光沙漏濾去卻不曾走遠(yuǎn)的的自己。

五柳巷附近,坐落著斗富三橋——也就是被許多老杭州誤稱的“豆腐橋”。

再扯個野史。據(jù)說,這三座橋跟奸臣秦檜有關(guān)。

話說那年岳飛手下的將軍王佐立功獲賞,在東河邊建了一座“安樂橋”,名氣很大。

見不得別人好的秦檜得知后,氣得牙癢癢:“造一座橋也揚名!我如今就造它三座,一座比一座闊,一座比一座高,跟你王佐斗斗富有,看看你強(qiáng)還是我強(qiáng)!”

殊不知。如今橋不改名,是尊重歷史,更是對那奸臣賊子如流水不歇般的鄙夷和諷刺。


/4/ 白馬廟巷

這又是一條深陷于城市腹地的古巷。身處鬧市,卻瘦似梅花淡似秋。墻門開合,仿佛出入時光隧道。

不少喜靜的匠人在此安家,傳統(tǒng)不止,手藝不忘。用心,雕磨情懷。


/5/ 孩兒巷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據(jù)說報國無門的陸游正是在孩兒巷度過了晚年。

百年前,我們的詩人獨居杭城一隅,悵望著“樓山之外人未還”,哀念著“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他的失意和惶惑,暢笑與淚滴,夜夜浮游在喧鬧的市聲背后。他終于熬成了騎驢嗅杏花的老人,鬢發(fā)銀白似花色。

而如今,那片綠草萋萋、井水悠悠的舊居早已搖身變成了紀(jì)念館和文史館。唯有門口的歪脖子古樹,依舊枝繁


/6/ 百家雞味館

這絕對屬于“墻里開花墻外香”的老店。記得我還頭扎兩株蔥天辮時,這家店就開始各種圈粉了。

分明是濃湯米線、明爐鍋仔的粵港風(fēng)味,卻俘虜了一票杭州小伙伴兒的心和胃。

專業(yè)雞料理,招牌白斬雞,蘸點醬油,滑嫩鮮香得就差把舌頭吞下去。關(guān)鍵好吃還不貴,一盤不過杯奶茶錢。

嫩雞絲粥更是高性價比之王,2塊一份。佐一碟時令小菜,來一杯隨意自取的甜豆?jié){,就只差臥倒椅背打個滿足的飽嗝。

說個真事兒。有次湯足飯飽出了雞味館,我順手拿了張外賣單。可家里還沒放滿一禮拜,我就忍痛丟了它。

為甚?

酸辣海鮮湯米線,咖喱牛肉河粉,荔灣艇仔粥,水果色拉卷,蜜汁叉燒飯,雪菜鴨絲球……因為,光瞄一眼菜單我就會餓


『未完待續(xù)...』

看完上卷,以為杭州只是個偏愛淡妝的江南冷美人?或者僅僅是個接地氣的市井girl?

別急!杭州這姑娘,她的豐富性遠(yuǎn)超你想象。

優(yōu)雅大氣的天仙名媛兒,浣紗搗衣的小鎮(zhèn)情妹妹。更精彩的下卷,更別樣的杭州。且看下回分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jī),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5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jìn)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6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1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46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9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jī)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3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6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0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9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jī)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2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