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的是2017年3月21日更新的IOS 5.2.0版本。
內容提要
一、產品介紹及喜愛原因
關鍵詞:小而精,易上手,結構簡單
二、優化建議
1.目標一:培養用戶分析收支結構的習慣,提升用戶活躍度
2.目標二:增強用戶對理財產品的信心,促成交易
3.目標三:提升產品使用的流暢性與舒適度
一、產品介紹及喜愛原因
Timi時光記賬:“她理財”推出的一款記賬產品,主打時間軸記賬。
用戶群體:有快速記賬、平衡收支需求的人群,以女性為主。
使用場景:人們使用記賬產品的最初目的無非是使用其記錄與對賬的功能,即對自有資產收支的把握。其中,記錄流水是第一需求,也是用戶的基礎體驗。而使用記賬APP的場景是移動的,不會像紙筆記賬那樣,等到回家后對著賬本回想今天每筆支出的費用是多少,而很可能是在買單后邊走邊記。及時快速地記錄日常零碎的支出,即是用戶對記賬APP這類工具類產品的效率性要求。
用Timi兩年多了,初期使用時偶爾會出現某條記賬記錄被抹掉的BUG,也還是用到了現在。說是喜歡不如說是一種使用習慣。對我來說,Timi沒什么多余的功能,產品結構簡單,工具屬性很強。
對用戶來說,Timi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它的低學習成本和使用成本。簡潔是用戶使用Timi時最為直觀的感受,它以最簡方式解決用戶的記賬需求,一般記賬步驟就是打開APP->下拉或按“+”號->輸入金額->分類->點“OK”,操作可以在主頁面迅速完成。整套記賬流程具有以下優點:
● ?打開速度較快(無廣告)
?● ?下拉方式無需精準按鍵,方便單手操作
?● ?計算器鍵盤布局精簡,也具備基本功能
?● ?分類相對精簡(只有一級科目分類,操作可以在一個界面內完成),相對一些子分類較多的記賬產品來說,減少了用戶初期使用時對常用項目的設置與習慣,節約了用戶時間
可以說,Timi是一款專注于記錄流水賬的輕量產品,時間軸左收入右支出的呈現方式有點類似借貸記賬法。Timi的輕,受益于它的不專業,產品本身沒有細分現金、網銀、支付寶等種類,沒有和第三方關聯,不存在轉賬概念,全權由用戶根據自身喜好建立新賬本。個人體驗是,Timi比較適合希望記錄日常收支,消費結構簡單的人群。
二、優化建議
某天和饅頭檢視著我手機里的APP,給他安利了Timi時光記賬。幾天后又聊到記賬APP,被告知Timi已慘遭拋棄。當其他同類APP做著更加精細化的賬戶區分,關聯支付寶、銀行卡等支付手段時,Timi快速記賬的優勢仿佛受到了威脅,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也成為Timi持續發展的瓶頸。隨著夢想儲蓄罐和積分系統的上線,Timi正嘗試著衍生產品功能。根據Timi的業務需求,年輕女性的用戶需求,以及我自身使用體驗提出以下建議。
1.目標一:培養用戶分析收支結構的習慣,提升用戶活躍度
用戶在使用Timi時,絕大部分動作都可以在首頁也就是當前的賬本詳情頁完成,可以做到用完即走。記賬只是培養理財習慣的第一步,用戶想在Timi這款不那么專業的記賬產品中得到的,就是明白自己的錢都去哪了。目前Timi是在右滑頁呈現用戶支出構成,并可以錄入當月預算,查看收支匯總以及收支明細。她理財團隊將記賬產品和理財產品分開,Timi本身應該專注于記賬功能,幫助用戶分析收支構成。
1.1增進多個賬本之間的關聯
盡管每個用戶設置賬本的習慣不同,Timi提供的流水賬形式顯然很適合按月度記賬。如果用戶按自然月設置賬本,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賬本數量過多的狀況,而Timi自帶的“歷史支出狀況”中有一個“對比上月”的功能,這對按月設置的用戶來說形同虛設。
解決方案:其實用戶查看過往月賬本詳情的頻次并不會很高,可以在“我的賬本”頁面增加一個合并賬本的功能,長按某賬本拖動到另一賬本即彈出“確認合并”的提示,提升用戶對Timi統計功能的使用體驗。
衡量指標:用戶使用右滑功能的頻次
1.2增加月度賬單報告
那么為什么在APP Store的評論中可以看到用戶經常提及自己是按月設置賬本的呢?除了流水賬形式給人的心理暗示外,縱向的時間軸使得用戶要具體查找某天的收支記錄時要花費較大的時間成本,而按月設置人為地細分了時間,使每個賬本更加獨立可控。其次,不管是上學還是上班,自然月始終是人類對時間的一種感知形式。Timi現在給出的收支分析也是按月份排列的,但還沒有一個類似于月結日提醒的機制。
解決方案:推出月度賬單報告。前幾次推出月報時可以在文末由用戶自主設置是否提醒,避免給不經常使用的人帶來挫敗感。而在雙十一等購物狂歡節中,用戶的分享也可以助推產品的曝光。
月報的形式可以繼續沿用Timi現有的基礎圖表,輕內容,直觀地給出分析報告并以提供一小段安排收支的理財建議,幫助用戶估計下月預算。同時,月報中還可以用日歷的形式,在有過記賬記錄的日期下方加注圓點,方便用戶查看具體日期的收支記錄,借此引導用戶將過往的月度賬本進行合并。
衡量指標:月度賬單通知的點擊率、月度賬單的分享率
2.目標二:增強用戶對理財產品的信心,促成交易
Timi的夢想儲蓄罐就是一個以儲蓄目標冠名的余額寶,而上線三個月后就因合作方原因停售,無疑會增加用戶的購買擔憂。從Timi記賬控制收支平衡的角度來看,其用戶多是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攢錢意識高于投資意識的年輕女性,但她們的記賬行為已經表現出這些用戶有讓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
2.1生成預算結余賬本
Timi有個功能是設置當月預算,那么當自然月結束,這部分預算結余或虧損的錢去哪了呢。第一個月用戶或許還知道自己在生活開銷方面結余多少,第二、第三、第四個月累積起來呢?良好的理財習慣是細分可支配收入,當給定預算仍有結余時,用戶就會產生明確總結余以及使用這筆資金的需求。
解決方案:可以在月度賬單報告文末提示用戶本月預算有結余,是否要生產預算結余賬本。設置單一賬本,累積每月結余或虧損。這一方面可以幫助用戶養成設置預算的習慣,另一方面則會讓用戶產生這樣的心理:噢~我還有這么多錢沒用呢。
衡量指標:生成預算結余賬本點擊率
2.2在預算結余賬本中設置夢想儲蓄罐和她理財
因為預算結余賬本是自動結轉的,用戶不需要自己操作記錄,賬本中的內容就只有自動生成的月結余記錄,會出現較大的留白。
解決方案:可以把當前賬本頁面中那個醒目的加號改成一個存錢的icon,賬本頁頂部的banner也可以替換成夢想儲蓄罐的深藍色。當用戶點擊存錢icon時,即出現夢想儲蓄罐,并選取她理財的社區內容在此呈現。
預算結余賬本像是小時候的儲蓄罐,我們可能是為了滿足某項購買需求而存錢,也可能是存下錢后產生了用錢的需求。針對后者,Timi的早期用戶很多是從她理財社區過來的,在形成口碑后又吸引了一批用戶。將這部分用戶導入到她理財,打通記賬和理財這兩個產品之間的關系,在提高用戶黏性的同時培養用戶的理財概念。
衡量指標:夢想儲蓄罐點擊率、她理財內容點擊率
暫時的小結語:Timi推出的夢想儲蓄罐和積分商城是其商業化的嘗試性舉措,目前產品給我的感受是團隊好像沒搞清楚業務目標和用戶需求之間的關系,產品設計還不是很成熟。Timi想打好理財牌,更應該把握自己已有的資源,分析主要用戶群體的心理特征。從我個人觀點看,Timi和她理財之間的導流與閉環是提升用戶轉化率的一大關鍵。
3.目標三:提升產品使用的流暢性與舒適度
好用,是用戶評價工具類產品的首要指標。Timi在交互的細節優化上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3.1更改每天第一條記賬時的積分提醒方式(3月21日版本已刪除提醒)
更新前,Timi用這樣的提示方式告訴用戶積分系統的存在:
這股濃濃LOMO風的持續時間約等于用蘋果小圓點截屏時間,看似不長,但對Timi這個講究效率的APP來說,這會讓用戶難以忍受,何況它還不太好看。建議在積分產品成熟后把獲得積分的提醒改為在界面中心出現一枚金幣,并可以點擊進入積分商城(現在的積分入口在左側界面的右上角,不是很矚目,如果放入主界面又有喧賓奪主之嫌)。
3.2調整賬本設置與編輯方式
目前Timi新建賬本默認排在最后,也無法自定義排序,長按賬本會出現“完成”、“刪除”、“編輯”三項,“刪除”鍵放在中間位置比較突兀,在視覺上給用戶施加了緊張的情緒。
建議:長按拖動排序,把刪除鍵移到各個賬本左上角,底端從左至右按“編輯”和“完成”排列。
3.3變更類目排序方式并增加刪除選項
和3.2類似,目前的分類排序需要點選編輯->排序->長按拖動->完成,排序可以簡化為在記賬頁以長按圖標拖動的方式進行。Timi目前沒有對類目的刪除選項,但一些自帶項目的使用頻次實際上是比較低的。如果用長按圖標出現小紅叉的方式可能造成用戶誤操作,因此刪除可以在編輯中以左劃方式操作。這也比較符合目前用戶的手勢操作習慣。
3.4簡化每日賬單的動畫形式
在Timi點擊時間軸上某一區域時會進入相應日期的賬單頁面,其動畫效果有些酷炫:以中心輻射的方式呈現頁面,并以水平路徑畫出該日流水。
但每次都只有一條記錄,而且不知是被哪位神明抽中的記錄可以有這樣隆重的出場方式。Timi的動畫效果比較多,但在這里顯得有些累贅,建議將其整體以比較輕柔的方式呈現(類似PPT中的淡出效果),砍掉多余的動作,節省用戶時間。
真正的結語:寫下來就更明白饅頭卸載Timi的原因了。作為一款功能不那么全面的記賬APP,Timi的核心賣點其實是交互設計,產品功能無法過多延伸。在其他記賬APP都做同步銀行卡,都支持語音和圖像識別的時候,他們也許可以真正做到把產品滲透到理財投資環節。Timi則可以在強化收支平衡上下功夫,同時加強與她理財社區的聯系,相信這樣的發展思路也會有贏得部分用戶的喜愛與信賴吧。
另外,本文提出的建議是建立在用戶已經養成記賬習慣的基礎上的。開篇也指出了Timi的記賬方式相對來說還是很方便的,但對實在懶得記錄或是對自己收支狀況沒興趣的用戶來說,可能選擇其他記賬APP更為合適。或許我自己某天也會選擇其他APP,但在用了幾個同類產品后,Timi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實現了支出控制。喜歡Timi,也可以說是喜歡對金錢有所規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Timi是不是也可以算是一款習慣養成類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