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跟一個朋友就“程序猿進大型互聯網公司,就是去充當螺絲釘?”的話題探討了一番。
秉著科學的嚴謹態度,從直覺上就知道其答案不是絕對的!然而,這勢必要說出除了“鍍金、光環效應等”以外的理由,才會讓人信服!
究竟是去大公司做鳳尾,還是去小公司做雞頭,肯定因人而異(比如你的畢業年限、工作經歷、專業知識素養、學習能力、未來規劃等等),但“到大公司學制度,到小公司學經驗”的俗語也不容質疑。學經驗自然容易理解,無非是“小公司因規模限制,讓你有身兼數職的機會,以得到全方位鍛煉”。但去大公司“學制度”指的又是什么呢,你是否確切知道?
連帶制度一起,小編特此歸納了大型互聯網公司值得一去的可取之處,如下:
1、企業價值鏈及價值活動
價值鏈,簡而言之便是“公司為創造客戶價值,而做的一連串價值流程與活動設計”。一個完整的價值鏈,往往包含從研發、到生產、到銷售、再到服務的一整個過程,以及包含行政、后勤支持、人力資源在內的一系列活動。它構成了一家公司永續生存的關鍵。
這家公司是靠什么生存的?
你所屬的部門,在價值鏈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公司的價值活動是怎樣安排的?
為什么要將銷售與售前分開?
為什么要把品牌營銷與產品營銷分開?
其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
…
只有搞懂這些問題,你才能領會將一個公司運作到如此規模的精髓。這絕不簡簡單單是拿到錢就能解決的事情,定然也是跟其價值鏈上的專業分工、溝通協作密不可分的。
這是你該學習的一大重點!
二、分工協作VS獨立作戰
大型公司進行崗位細分的初衷,只是為了“把你變成一顆高效運轉的螺絲釘嗎”?自然不是!
這要從專業分工的由來講起,應該說任何一家成功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一定都會涉及到專業分工的問題。而“專業分工”之所以受如此重視,則跟企業“要提高員工專精度”的目的緊密相連,而不僅僅是種“熟能生巧”的剝削手段!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集中注意力到一個領域,比將注意力分散到多個領域,更容易取得專精的成就,企業也深諳其道。但凡一個要做到頂尖的企業,就不會對其員工的專精度沒有要求,而分工通過讓一個人持續作某個領域的事情,則成為了實現員工專精的重要手段!
自然,過分強調分工也有弊端,比如會引發部門之間責任不明的灰色地帶,會讓單一智能部門的員工深陷只了解自己部門工作的窘境。對于前者,即便弊端顯現,溝通協作的磨合成本,亦遠低于粗莽的代價!而對于后者則是我們通常所畏懼,也需要著力化解的地方了!
三、溝通能力VS個人能力
大公司部門繁多,目標的達成有賴各部門的溝通與協作。
很多時候一項工作的完成,需要另一組人的幫忙,你不能直接搶他的工作來做,即便你有那個能力也不行。這時候能否完成工作就跟能力無關,而跟溝通能力緊密相關了。
這個時候,會不會做人,有沒有同理心就會顯現出來了!同理心讓你能站在企業價值鏈上,理解對方工作的屬性。而會做人則讓你,在單位與單位之間,以及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中,事倍功半。
溝通能力,有時候甚至比個人能力更重要,因為它牽扯到團隊協作的問題。
四、不同職能的人脈擴展
大公司分工清楚,很容易讓人在清楚自己手邊工作之外,而對價值煉上的其他工作內容不甚了解。但這不是逃避精細分工的理由,而是你擁抱分工,并借此擴展不同職能部門人脈的契機。
小則有助于你更加了解整條價值鏈(知道各個崗位扮演的角色);大則會成為你經驗的積淀助力日后創業的開展;而擴展的不同職能人脈,還能增加你對另一個職能工作的了解,以便發掘更適合自己的崗位并作出職業生涯的有利調整。
除此之外,人脈不管在哪個地方都很重要,在大公司中更是如此。如果你在公司內的人脈夠廣,你在做事時就會相對較簡單,碰到的阻礙也會相對較小。
這也是一個值得注重的方面!
五、行政、人事制度很重要
那些天天發生在身邊的小事,你有否留意?
你知道公司為什么要導入信息系統嗎?你是否清楚公司對于休假的規定?是否知道公司的福利制度?是否想過年終獎金發送的原則?是否清楚公司的薪資結構?
一般來說,大公司在這些制度上都相對健全,多數的東西都是要明文規定的,而非老板說了算。這些看似簡單的東西其實很重要,因為從這邊你將會知道在人多的時候,透通、公平有多重要。
企業運作的后勤,這其實也是價值鏈的一環,也是價值鏈正常運作的保障。
六、看看那些公司的成功人士們
能在大公司中成功的人,通常不簡單!
仔細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除了便于向他們學習之外,也可以借以審視公司的文化,因為既然這些人會被拔擢上來,就代表著他們得到了公司的認同。
如果這些人優秀、正直,那意味著公司的文化本身比較良善;如果這些人都狡猾、善妒、推諉,那這家公司的文化大概不會太好。
好或壞,都可以作為借鑒,特別是對于想升遷的人才說,他們可以成為你前進的典范。
而制度之外,也有同樣重要的理由,這便是:
七、成熟的培訓體系
大公司一般會有專業的培訓體系培養新人,小公司一定沒有。
小公司可能會接觸到更多更新的技術,但是這些彌補不了大公司里扎實的基礎、規范的代碼、嚴謹的設計。畢業生即使再牛逼,寫出的代碼讓老司機看一遍,即使沒有bug,也可能會有一堆坑。大公司這些好處會在日后越發明顯,一段代碼不是能跑就行,而是幾年如一日平穩跑才是目的。
不要一味地相信去大公司學做人,去小公司學做事。實際上,小公司雜事多,反而是大公司里能接觸更多的應用場景,利于技術的積累。
很簡單的例子,你作為一個公司老板去招聘構架師,一個阿里的構架師和一個小公司的構架師,你會選誰呢?
八、有對手的競爭環境
俗話說“無敵最寂寞”,如果遇事沒有解決問題的能人,有難題沒有能探討的對手,讓你感到苦悶反而是好的。最壞的,就是把看不到對手當作自己牛逼封頂,從此內心如水滿杯,不思進取。
大公司人才輩出,很大程度上會規避這個問題,牛逼的人就像一面鏡子,讓你看到自己的位置所在,不僅心存憂患,也可以有方向地奮力直追!
總之,之所以說“進大公司,就是去充當螺絲釘”事非絕對,就是因為大小公司都有利有弊,而斷沒有為吹毛求疵而放棄一片陣地的道理!這也是小編提醒程序猿朋友,不要只盯著螺絲釘說事的用意。
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然后偶爾抬頭觀察周遭吧,發生在周圍的事情,才是讓你能真正學到大公司運作體制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