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主講老師——忘機
? ? ? ? ? ? ? ? ? ? ? ? ? ? ? ? 2017.9.3
竹韻會員群絕句講座第一課
導師:落日長河,無語
主講:忘機
策劃:? ? 蒹葭
作業評審:一公升眼淚,相看不厭,劉春志, 未老,忘機
編輯:笨熊貓,西鷹
各位竹韻會友大家早上好!首先問候所有新老朋友!我是忘機,受竹韻總編落日長河老師,海外主編蒹葭老師和華山論劍老師囑托與大家分享探討如何創作絕句,目的是和大家一起提高絕句乃至所有格律詩詞的創作水平和鑒賞能力。
本講座有兩大特點:一是盡量從竹韻詩友佳作中選取范例,二是鼓勵大家練筆。本課程在竹韻海外群試講后受到海內外不少詩友的鼓勵和支持,我水平有限,但各位詩友用心學,用心練,已初見成效。我謹此代表竹韻海外獨孤九劍團隊對所有竹韻詩友表示感謝。竹韻藏龍臥虎,歡迎各位會友課后不吝批評指正。
所謂絕句,就是要刪繁就簡,婉曲回環,句絕而意不絕。如果說律詩是一寸長一寸強,絕句則是一寸短一寸險。本課程給各位詩友提供了絕句寫作的門徑,但絕不是捷徑。
有人說可以讓每一個有一定古文素養的人都能在半小時內成為一個全方位詩詞高手,忘機卻不認為有任何快速成為詩詞“高手”的寶典。因為無論是律絕還是詞,如果說各種寫法是招式,那么詩人的境界,國學底蘊,文字功底和鑒賞水平才是內功。內功和招式,缺一不可。而內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成的。
所以,本課程從絕句的構思,靈感,立意,結構,修辭,意象,寫法,虛實,境界等諸多重要方面一起探討絕句創作,同時附帶介紹王士禎的漁陽十二法。本課程的內容不僅可以運用在絕句上,也可以運用到所有格律詩詞上。
格律詩詞的基礎是格律,我建議初學者認真學習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竹韻學堂的邊義老師也講過。本講座不再累述。竹韻編委推薦的搜韻是非常好的詩詞格律檢查工具,請大家詩詞定稿前務必自查,確保格律無誤。
http://sou-yun.com/AnalyzePoem.aspx
絕句第一劍 構思式
我們竹韻詩友為什么要寫詩詞包括絕句,因為我們有感而發,想要對人訴說。工程師想要述說時,會用專業的軟件和硬件語言;音樂家會用旋律和節奏;而咱們詩人想要訴說時,則會用語言和意象。
絕句和所有格律詩詞一樣有四要素──意(情思),象(意象),言(語言),境(意境)。構思的要義,就是立意、取象、出語,造境。就是如何運用語言和意象,去表達情思,營造意境。這里我們先談語言、意象、情思三要素,意境將會在以后的講座中專門討論。
意有兩種基本的表達方式:
一、以象盡意。
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就是完全用意象表達。此時,詩是以語言,通過意象這個中介,間接抒發情懷。即以語言營造意象,以意象作為載體,寄托情思。
語言、意象、情思三要素的關系,如同“葡萄美酒夜光杯”。即詩家用某種玉石(語言材料)制成夜光杯(意象),以夜光杯(意象)來承載葡萄美酒(情思)。如果一定要討論意境這個要素,那夜光杯和葡萄美酒帶來的五光十色,酒香四溢的氛圍,就是意境。
以象盡意的詩,以客觀物象寄意,物象在詩中居于中心地位,下面幾首當代作品采用以象盡意的構思。
風卷泥塵拌晚餐,窩棚陰冷十人鉆。
墻頭彩繪中國夢,只在夢中心不寒。
──[當代]落日長河《與勞工共餐感懷》
墻頭彩繪與風卷泥塵,窩棚陰冷的意象形成鮮明對比。起承轉的意象鋪墊,重點都落在合句,寄托了詩人關懷民間疾苦的這一情思。
詩書清品與同齊,墨飽玄毫雨一犁。
偶作怒貎驚電掣,挾風飛過嶺云西。
──[當代] 仲雍胄胤《題老師吳永龍夫子書法》
詩人二,三,四句采用博喻手法,從不同側面借景惟妙惟肖地描寫了吳永龍夫子書法,詩同書法一樣都雄渾有力,氣勢如虹.
滾滾驚濤哮九州,奔騰萬里不回頭。
何時蒼莽憐人愿,淘盡世間千古愁。
? ? ? ──[當代]蒹葭《黃河》
詩人也是起承寫黃河的奔騰氣勢做鋪墊,轉結發興也就非常自然。
何處霓虹奪晚霞?彩橋路盡是仙家。
甘霖更把秋霜洗,灑落加南一縣花。
? ? ──[當代]忘機《丙申感恩節》
詩人以象盡意,借彩虹,甘霖,一縣花描繪了一幅良辰美景,霓虹到甘霖則是意境上的進層,兩者都暗喻造物主的恩典,從而非常自然地表達了詩人的感恩之情。
二、直言其意。
就是直接用語言傾訴心中的情思,同時,運用若干意象,作輔助性的表達。
如果說,以象盡意的詩的結構,可以用“葡萄美酒夜光杯”(以玉制杯,以杯盛酒)來形容,直言其意的詩的結構,則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以水養魚,以花裝境)來形容。這里,“流水”指詩的語言,“鱖魚”指詩的情思,“桃花”則指詩的意象。直言其意的詩,其以言盡意,猶如以水養魚,讓鱖魚漫游于流水之中,而以桃花之象,從旁裝點詩境,不過是輔助。
黃土一堆龍脈延,迷湯換盡藥依然。
君王不恤民生苦,覆轍蕭蕭在眼前。
──(當代)落日長河《過秦陵》
落日長河過秦陵時候發出了歷代朝代更換而百姓依舊疾苦的感慨。這是直抒胸臆,坦陳情懷。而起承“ 黃土一堆龍脈延,迷湯換盡藥依然” 一類的意象組合,則是作為情懷的鋪墊,氣氛的烘托。如果刪去,其詩依然成立。
絕句第二劍 靈感式
絕句創作和其他藝術創造一樣,需要靈感。我們竹韻詩人經常苦惱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獲得創作靈感。
王昌齡之《詩格》寫道。詩有三格:一日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日感思。尋味前言,吟諷古制,感而生思。三日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會于物,因心而得。”在這里,詩人實際上指出了激活靈感的三種途徑。
第一種方法是“生思”,就是我們竹韻詩友寫不出時不要硬寫,可暫且先放一放,關掉手機和微信,好好休息,養精蓄銳,在偶然中獲得創作的靈感。我知道有些詩友很勤奮,一天好幾首,但如果天天如此,難免才思枯竭。乾隆皇帝一生寫了四萬首詩,大家記得哪一首?而一位唐朝詩人當時沒有什么名氣,連作品也只留有兩首,就是因為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倒全唐”,他就是張若虛。
在下恩師無語老師教導我寫詩要寧缺毋濫;恩師長河老師也強調寫詩要有感而發。
我從來不給自己寫詩做數量上的規定,有時幾周都不寫,而有時(主要是游山玩水或者走親訪友)可以一周好幾首。
第二種方法是“感思”,就是大家多吟誦前人的名作佳句或相關題目之詩,以引發靈感。可以從古詩詞選集入手,再讀古代名家專輯。我自己的體會,對我幫助最大的還是古詩詞,特別是李白,王維,陶淵明,大小謝的詩。
第三種方法是“取思”,就是建議各位詩人以積極的創作心態,從大自然和社會人生中去獲取詩思的感發。即行萬里路。每次我回國探親訪友,或者出去旅游,都能寫出一些自己較滿意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也有體會。
還有的時候,靈感也來自詩友間的互相討論和激發。記得幾個月前華山論劍大哥在文學城詩詞論壇發起的夏來時詩詞同題,各位海內外詩友紛紛獻上好玉,彼此激發靈感,創作了不少好詩詞。
靈感,往往一現縱逝。要即時捕捉。就是說,如果一得佳句,便馬上記錄,那怕是只言片語。我自己就是經常把一些想法寫在手機的備忘錄上,夜深人靜時再整理。
綜上,靈感現象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在寫詩中起著突然觸發、豁然有悟的作用。詩詞創作是藝術修養與才智學養的綜合運用,是靈感巧思、謀篇安排和運思表達等一系列精神活動。所以,詩詞創作必須要靠平時的長期積累,古文,古詩詞要經常讀,還要多思考。有了平時的積累,一旦接觸素材,來了靈感,詩興一發,就會文思泉涌, 一氣呵成一首好詩、好詞來。
絕句第三劍? 立意式
所謂立意,就是你決定一首詩所要表現的情志。“詩言志”是我國古代文論家對詩的本質特征的認識。作為一個理論術語提出來,最早大約是在《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記趙文子對叔向所說的“詩以言志”。后來“詩言志”的說法就更為普遍。《尚書·堯典》中記舜的話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我們竹韻詩人寫一首詩首要的不是先考慮它的語言、格律等,而是必須先確定其立意。立意的高低、深淺、新舊,決定著詩的主題思想的深刻程度。同一題材,甚至同一具體事物,由于詩作者藝術修養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生活不同,閱歷不同,其結果,就會有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藝術效果。
林黛玉是大觀園中的才女,其詩才不輸于當時的進士舉人。林黛玉作詩以立意為上,認為只要詩的立意高,那怕是平淡樸實的詞句,也能營造出真情真意的詩境來。寫詩不能一味地去堆砌文字、賣弄辭藻,這樣會使詩有雕琢之痕。她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作詩之法,是以她推薦香菱學詩要先細讀《王摩詰全集》一百首,接著熟讀杜甫七律詩一兩百首,再誦讀李白絕句一兩百首,有了這些詩藏于胸中,再回頭看看陶淵明、謝靈運等人的詩。我覺得林黛玉的教學方法,不是先讓學生鉆研格律詩的寫作技巧,而是先讓她接受詩意的熏陶。
我們都知道唐代王維是田園派詩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林黛玉讓香菱先閱讀王維的詩,就是先讓她在詩情畫意中感受詩的語言、詩的意境、詩的神韻。杜甫的詩格律工整,林黛玉讓香菱下一步去學杜甫的詩,是讓她學會格律詩的基本功,進而登堂入室。再去誦讀李白的詩,是學其文采飛揚,發揮想象力,增強詩句的氣勢。最后,林黛玉又讓香菱讀陶淵明、謝靈運的詩,其實就是重歸自然,回到詩的本真當中,這樣才能寫出清麗脫俗的詩句來。
詩的立意,主要體現在五個字上,即:真、高、新、深、精。
1)立意要真
所謂“真”,即是真情實感,一定要寫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東西,這樣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實的感受,劉熙載在《詩概》中說:“詩可以幾年不做,但不能一首不真”。
為母親煎藥
風清骨峻(當代)
小火守爐沸,收湯待有時。
兒心添一味,不讓老娘知。
這首小詩寫母愛非常感人。前兩句寫一個細節:為母親煎藥,水已沸了,開著小火,收湯還要等一會。第三句忽表心愿,為了母親的病早日痊愈,兒愿將自己的心也添作一味藥煎入其中。至此,前三句已經將全詩的意思表達完畢了。可是偏偏作者還要添上最后一句:兒將自己的心煎到藥中,還不能讓母親知道。這就在更深的層面上表述了自己的情感。作為母親,都是極為愛護自己的兒女的,寧可自己受苦,也都不愿讓兒女為自己受累。如果讓母親知道,母親怎會心安?細致入微的情感描寫,合情合理,使人感動。看似淡淡說來,卻一往情深。
當然,說是要真,卻不是像照相機一樣去照搬實際生活,需要在生活的基礎上加以夸張、提升,這樣才會更有意味。
暗戀
(隱去作者姓名)(當代)
捉筆難描料是緣,如云勾勒水中天。
楊花著雨春銷盡,剩縷游絲粘少年。
這首詩友的絕句感情真摯,描寫少年情愫細膩到位。起句捉筆難描,猜想是緣分,正是暗戀心情。承句如云勾勒水中天非常雅致,轉合以楊花雨后所剩游絲比少年情絲非常貼切。
談到情詩,華山論劍大哥的幾首絕句也是情真的典范,這里試舉一例:
【七絕】無題
文/華山論劍
明月無情不照門,傾城一顧已銷魂。
殘碑更比人心軟,鏤刻經年尚有痕。
殘碑本來已經很硬, 人心變幻莫測,竟然比殘碑還硬,詩人之癡情,可見一斑。
2)立意要高
所謂立意要高,就是說立意時,要從思想高度去進行詩作的立意。這就要求詩人站在時代的高度,有強烈的時代精神。詩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比如“三吏”和“三別”, 比如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其詩立意之高,令吾輩仰望。
3)立意要新
所謂“新”,就是” 清新莫拾人牙慧,別出心裁意自高”,就是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意是獨特的,是別人沒有過的。姜白石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詩便不俗”。
【七絕】詠荷
文/湖墅STL? (當代)
君出淤泥獨自清,人人贊爾潔高名。
孰知養育多辛苦,沒有淤泥沒有卿。
此絕名詠荷花實贊淤泥,詩人反其道而行之,立意新穎。
新”,更是舊瓶裝新酒,接地氣。
代屌絲言之一《屌絲的愛情》
文/南瓜餅子(當代)
自從那日遇姑娘,遂有身心很受傷。
無膽無才無辦法,越追越遠越慌張。
桃花依舊迷崔護,老爸仍然未李剛。
此夜愛情如酷吏,請君入甕不商量。
“越追越遠越慌張” 有張學友歌情網的味道。“桃花依舊迷崔護,老爸仍然未李剛“用典巧妙,尾聯描寫相思如被請君入甕,堪稱入木三分,作者口語入詩,也非常貼近現實生活,相信不少老爸尚未李剛的讀者有共鳴[調皮]
4)立意要深
所謂“深”,就是對主題的發掘要深入題材,不能只作表面描寫。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以小見大,以微見著,具有豐富的內涵,深刻的思想,濃郁的詩意及高超的藝術性。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文化藝術講究的是有回味,有想象,如音繞梁,三日不絕,讓人細品,越品越有味道。作為中國文化最直接的承載,詩也應具有這樣的特點。
與趙學海夜釣于南面
文/無語(當代)
故舊重逢心始甘,清波蕩漾虎門南。
一壺陳酒談鋒勁,百尺浮橋釣興酣。
月下漁人尚艱苦,水中龍族更何堪。
同為濁世求生客,網口傾開已過三。
無語老師此律立意非常深刻,老辣耐品。“月下漁人尚艱苦,水中龍族更何堪。”此二句盡顯作者的悲憫情懷:月下的漁夫日子尚且這般艱苦,更何況水中的魚蝦呢?“漁人”與“龍族”互為對照,這世上,大家都不容易呢,都只是“濁世求生客”而已。情,是對眾生的悲憫之情;味,滿是生活的滄桑味。字里行間,讓人感受到一份沉郁,夾著喟嘆,愈嚼愈有味。
5)立意要精
所謂立意要精,就是指立意要單純集中,不可復雜多意。要做到一詩一意,防止“二意兩出”。一首詩,只能有一個主題,一個中心,才能集中全詩文字把主題鮮明、突出地表現出來。如果一首詩中同時出現憂國憂民、孤高傲世、懷古憂思、思鄉懷人等多種立意,這就讓人頭暈目眩,無所適從。這就要求立意時,必須選取和提煉最能反映生活本質、最富有特征的事物,抓住由此激發出來的強烈的感情。以王維《渭城曲》為例:
唐 王維?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一概舍去,只用了二十八個字,就集中和概括地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了頂點。這首詩是對一較為復雜事件進行集中、概括而達到精煉、生動。抒發了作者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
附錄:漁陽第一法
漁陽,清王士禎是也。漁陽十二法給各位詩友提供了絕句寫作的門徑之一。前面討論過,法無定法。無論是律絕還是詞,如果說各種寫法是招式,那么作者的境界,國學底蘊,文字功底和鑒賞水平才是內功。內功和招式,缺一不可。
第一法 作法:前兩句或賦陳、或起興、或議論,第三句以否定詞轉接。例如:
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通過對常見的春柳描寫,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 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問得大妙,合句回答順水推舟。絕句正是用這些最平常不過的景象和感受,來抒發詩人的情感,引起他人的共鳴。
【七絕】荷
文/朱荻(當代)
纖塵未染自含嬌,冉冉心香隔水遙。
不與凡花開一處,知君思慮正如潮。
轉句不與凡花開一處,不僅烘托出荷花之高潔,更表明作者以荷花自比,是對方(君)的真正知音,可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
漁陽第一法作業及評委點評
竹韻評委:一公升眼淚,未老,忘機
1.【七絕】丙申孟秋雜感
文/吳瑾
炎涼世態最寒心,白璧明珠易受侵。
不必從今皆冷眼,七弦總有一知音。
編委:好絕! 這首七絕以議論起承,轉句以不必連接,顯示了作者的心胸,結句非常自然,全詩境界高遠,讀罷精神為之一振,
2.【七絕】荷蛙拜禪
文/劉志春
蛙坐荷盤學拜禪,頻敲魚鼓動河川。
錦鱗不曉其真意,一躍龍門出水煙。
編委:好絕! 生動有趣,起句扣詩題,承句自然形象,轉句用不曉連接,引出鯉魚跳龍門的典故。"出水煙"略為晦澀,如果形容跳龍門濺起的水霧,改為起如何?
3.【七絕】采檳榔
文/石末
兒時夢里采檳榔,今遇檳榔在異鄉。
小妹不知何處去,老夫空慕少年郎。
編委:整體自然流暢。轉結略嫌有崔護影子,據實發興好。
4.【七絕】游屈子祠遇雨
文/老夫子
楚韻已隨汨水沉,游人誰解老臣心?
上蒼不肯忘詩意,鼓蕩悲風過莽林。
編委:好絕!見功力,起承轉合完美老到。不肯轉得妙,而后的結句也就自然。首句''已''出律,犯孤平,可改為平聲字如相。
附錄:漁陽第二法
第二法 作法:前兩句說一事,第三句以轉折連詞承接。
王士禎:虎山擅勝閣眺光福以雨阻不得往
虎山橋畔盡層松,掩映寒流古寺紅。
卻上重樓看鄧尉,太湖西去雨蒙蒙。
虎山橋:虎山腳下的虎山橋是光福通向東渚、鎮湖的陸上必由之路,太湖水從西崦湖經過虎山橋流向木瀆、蘇城,它是水源的樞紐。據文獻記載:光福每年年初梅花綻放之際,人們都坐船經虎山橋至我國梅花基地之一的“香雪海”、“玄墓山”、“潭東”一帶觀賞。鄧尉:即鄧尉山,在蘇州城西南三十公里,以“香雪海”聞名,是中國著名的賞梅勝地。
這里前兩句作者寫虎山橋,轉句用“卻”字連接,作者的此行的真正目的乃是去鄧尉山香雪海賞梅,卻因雨受阻,結句以景虛化。
【七絕】詠馬
文/一公升眼淚
烏鬃金轡赤蹄環,千里追風一夜間。
愿為將軍陣前死,不思三尺木圍欄。
前兩句描寫千里馬的形象和速度,轉句愿字連接,是更進一層轉,借馬歌詠“士為知己者死”。全詩起承轉合意脈順暢。可謂句絕而意不絕。
【七絕】漢魂
文/王武
風聲襲遠殺聲回,馬踏匈奴作土灰。
冰雪難消皇漢血,河山記取一枝梅。
前兩句寫漢軍將士抗擊匈奴,描繪了疆場廝殺的生動畫面。轉句用“難“字連接,用冰雪襯托將士的熱血,再把熱血比作梅花留傳千古,可謂畫龍點睛!
【七絕】題圖贈友
文/忘機
佳眉谷里賞花人, 清韻常聞便勝春。
卻道容顏非本相, 只緣生命是吾真。
起承敘述友人愛賞花,更愛詩詞。轉句以“卻” 字連接向反面逆轉,花,詩,容顏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隨風而逝,只有主耶穌才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存到永遠(筆者和友人都是基督徒)。
漁陽第二法作業及評委點評
竹韻評委:劉春志,相看不厭,忘機
1.【七絕】黃瓜
文/華山論劍
一藤一蔓繞枝爬,小刺新鮮帶頂花。
縱使涉黃無口辯,脫袍涼拌喜餐家。
編委:合律。符合漁陽二法,前二句開門見山,順題,用藤蔓爬,小刺,帶頂花,等幾個活鮮動作,向讀者展示了黃瓜的生動形象,然后”縱使”二字,筆鋒一轉,用擬人手法高超的勾勒了黃瓜被剝衣涼伴的景象,用詞極其夸張而又屬實,尤其涉黃與脫袍的無縫銜接,令人拍案叫絕,詠物之佳作!
2.【七絕】架上紫葡萄
文/朱荻
紫玉新成一串香,攀藤繞葉欲高藏。
風光卻被偷窺去,早有頑童架下忙。
編委:合律。也使用了漁陽二法,前二句扣題寫實,其中首二句的尾字,香,欲高藏幾個字頗為巧妙,為三句之反轉做了絕好的鋪墊,然后第三句“風光卻被偷窺去”,“風光”二字承上,“卻”字轉,四句“早有”承結,一氣呵成,作者文字功底相當老到,也是一篇詠物佳作!
3.【七絕】丁酉夏夜感懷
文/吳瑾
離群閑賦遣情何,豈奈流光半載過。
愁緒暗隨青草長,一簾風雨鎖煙蘿。
編委:合律好絕! 議論抒情破題感懷起,轉句抒情轉寫景,以青草長喻愁緒滋長非常妙,結句虛化,意蘊含蓄綿長。
4.【七絕】竹帚
文/曼無
側出幽篁若隱哀, 一懷虛澹世徘徊。
知憐受病瀟湘骨, 凈掃前塵后事來。
編委:盡管沒有轉動連接詞,不屬漁陽二法,卻是佳作!前二句亦敘亦議刻畫竹帚之形象,第三之知憐有暗轉之作用,由前二句之寫竹帚之隱哀世徘徊之形象,過渡到寫竹之前塵后事,如瀟湘二妃之病骨竹淚,深化對竹帚身世之哀憐,也是詠物佳作!
5.【七絕】背影
文/蒹葭
落日銜山秋水遠,古鐘明月繞城移。
卻看背影踟躕去,眸淚傷懷幾個知?
編委:合律。寫景起興,幾個鏡頭由落日銜山,到古鐘明月,不僅有空間角度的變幻,還有時間的流動,由黃昏落日一直到明月繞城,頗費心思地渲染營造了氛圍,然后卻看二字一轉,鏡頭對準背影,反問抒情結束,深情好絕。“幾個”,可酌,有點分散注意力,似不如干脆用“誰個”。
6.【七絕】刻石
文/紫云
物華唯美不論蟲,玉質冰心筆下同。
但得閑情陪日月,鏤山琢水鐫清風。
編委:合律。也達標,前二句扣題描述起,“但得”二字由寫物轉抒情,結句更進一步,就題之刻石又喻示了刻石者鐫清風之胸懷,整體不錯,美中不足是用詞過擠,意象頗近,如日月,山水,清風等,未能進一步拓展開。
竹韻絕句講座第一課到此結束,下一課會討論絕句的起承轉合,修辭和意象。謝謝大家! 祝各位竹韻會友寫作愉快!
只若搜集整理。
20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