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蔡康永的訪談的時候聽到了他說的這句話,馬上按下了暫停鍵,我想,這句話應該分享給每個人。
康永老師在訪談里說,我們中國人好像都很推崇“糊涂”的人生。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遇到一些事情就會說“算了”,或者說“你認真你就輸了”。面對著并不算長的人生,他們會勸你不要計較太多,笑一笑就過去了,可是,這樣的人生,真的會讓我們滿意嗎?
誰的年少還沒有幾個夢想了?我們總得學會跟自己過不去。
我認識的人里,有一些在初中高中的時候很喜歡寫點東西的人,他們之中有的人酷愛寫詩,還有的人很喜歡寫小說。很難想象一個上初三的人已經寫了四五十萬字的言情小說還在辦公室老師之間相互傳閱。但是為了各種科目的學習和考試,漸漸地,我們都放下了自己喜歡的文字。
幾年之后,當我準備辦這個公眾號的時候,我特地去聯系了一下他們。他們之中有人跟我說:“算了吧,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多花點時間謀劃個好點的工作。”我很詫異這句話會從一個把我帶入寫作坑的人嘴里說出來。
我問他:“你現在不寫文章投稿了么?”
他回答:“哪年子的事了,又沒人在乎,不寫啦。”
我沒有告訴他我只是想重新拾起曾經因為高考而悄悄藏起來的夢想,因為我害怕他已經變成了那個得過且過的人。
那些喜歡說“算了”的人,無非想找到一種豁達的心境。可是豁達的人難道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成功還有失敗嗎,他們不知道人性還有所謂的黑暗面嗎?他們都知道,可是他們不會被這些東西打倒。
我很喜歡句子迷里的一句話,“你還年輕,別湊合過,接下來的人生,還有萬萬種可能”。
有的人會在大學剛畢業就已經制定好自己接下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人生規劃,看似很讓人羨慕,但這樣能夠一眼看到頭的人生,一定不是我想要的。
方勵在他的演講里說,當他在一個職位上能夠看到自己以后五年十年的發展程度時,就會直接跳槽不干了。“都能看到終點了還有什么意思,人生不就是要嘗試嗎?我們還沒有到七老八十,面對生活還有那么多種可能,為什么偏偏要跟自己和解?”
當我們聽到別人說“算了”的時候,為什么不多想想自己當初為什么堅持;當別人告訴你“認真你就輸了”的時候,為什么不能去看看這個被所有人都不齒的“輸”到底有多么讓人難以接受。
就像盧思浩在《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里說的那樣,“我知道終有一日我們都將妥協,我們都會被這個世界完美地馴養,但是在最后的那次妥協之前的每次不妥協,都是最為寶貴的財富,那將是你更好地生活下去的資本。”?
也許我們沒有辦法實現每一個曾經堅持過的夢想,但是趁著有時間,還是要和世界“抬抬杠”的。如果這么容易就跟自己和解,豈不是失去了年輕的樂趣。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
我是小璃,
下次再見。
如果喜歡我的文字,一起關注公眾號:夢中蝶語
你說的,我都愿意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