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讀書,讀專業書籍對你來說很難?讀完一本書,好像也沒什么變化!我相信,現在很多人在讀完了一本書之后也就將其束之高閣了吧!?有人說“讀書不能死讀書”,但如何才能做好活學活用我們讀過的每一本書呢?
在這,《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將告訴你,如何通過“筆記讀書法”主動掌控一本書,讓讀書真的成為你財富!
一、讀書方法理念篇:
1、從現在開始,認真選擇一本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書,然后真摯的與這本書對話,努力從書中學到知識吧!
看完全書給我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即原來我的讀書方法還是較為被動,而作者的筆記讀書法則是主動構建讀書體驗。人到中年早期,我認為看書真的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質量!讀書到這個階段應注重獲取知識和帶來智慧!
2、思考讓人如同置身在迷霧當中。只要把現在的對讀書中的想法寫下來,并保存在筆記中,就等于將迷霧裝進塑料袋僅僅扎好。將這些新鮮的想法打包后,過多久都不會遺忘。
這個思想打包的方法,是為了將來自己推出原創文章做素材積累的一個過程!非常好!
3、為了使一本好書扎根在自己的腦海里,很有必要將書中的營養徹底的系統化,并有組織的消化這些內容。
針對專業書籍、商業理論書籍的學習,這種方法很有必要!要不然我們看專業書籍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二、讀書方法實操篇:
--------選書、購書:
1、活用購書清單-培養帶著目的去讀書的目的意識!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為什么要讀這本書!
2、日常好書搜集(網絡、講座、主題搜索)——豆瓣想讀清單初評(看書籍評分、簡要 )——列購書清單——實體書店品讀、指導購買——定期整理清單
--------讀書、記錄:(重點是筆記可讀性要高、能堅持下去)
1、當你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你為別人講解書中的內容時,才是真正的理解它”。
作者的這個觀點還是顛覆了我原來的讀書理念,即因讀書而寫筆記。而作者強調要以寫讀書筆記為目的去讀書,這樣會帶著更真切的目的去讀書,從而掌握讀書主動權,更多的吸納書中的內容。
2、如何讓筆記持續進行?——從一句話開始;不要擱置寫筆記,有空閑時就拿出來寫寫在讀、已讀過很久的書也可以再寫寫感想,稍后整理在筆記上;千萬不要走形式,為了寫筆記而寫筆記,而沒有增加對書籍的理解和體驗。
3、讀書——全篇通讀、重點折頁重讀、重點雙折頁重點標記;大部頭書,可閱讀一部分寫一篇筆記,并利用便利簽標記;讀書時專心閱讀,要做記號時在拿起筆來。在讀著讀著感覺膩了,就返回前面的內容重讀或做標記,這樣就有了多種閱讀方式!
記錄標記法:直線,值得重讀的;曲線,要重點重讀或收藏的;圓圈,專有名詞、關鍵詞標記的
4、記錄——“摘抄+評論”式筆記法
摘抄讓你心動的語句,就是你非常認同的話;摘抄顛覆你原有認知理念的話,并記錄它的理論支持;摘抄關鍵詞、小標題。
叔本華《論讀書》“如果你覺得讀書就是為了模仿別人的想法,那么這是思想上的懶惰”請丟開書本自己思考!
--------重讀:(重讀筆記提高自我、輸出原創文章)
1、讀書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把這次讀書體驗利用起來,將其轉變為自己的精神財富。讀書筆記恰恰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
2、人并不是因為無所不知而去發表演講或出書,而是通過演講或出書讓自己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某個領域內的專家!
關于演講和出書,作者說的非常好。我們出書是為了成為這個領域內的專家,而不是成了這個領域內的專家后才要出書!!看似出書或主題演講只有那些行業專家才能做得事,其實我們明確目標后,以主題閱讀的方法也是可以達到的。就像簡書的彭小六,就說明了一切!
3、重讀時間的設置方法:(隨時、閑暇隨機翻閱+固定時間固定場所復習)
在空閑時間,比如看書感覺疲累、看不進去時、閑著無所事事時,或為了消磨時間時都可以將筆記拿來隨機的翻閱,看看彼時的自己的想法!
固定時間重讀,每周一次,在一個安靜、固定的場所詳細學習自己的筆記。這時讀書筆記的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文字排版、圖片搭配等方法,這些細微之處決定了重讀筆記的心情。
4、如果說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思想,那么讀書筆記的作用就是讓自己更有深度。如果把一本書比作一個場景,那么讀書筆記就是在這個場景拍攝照片。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拍攝出的照片都各有不同,而過一段時間再去看這些照片,對那個場景的印象和故事也會發生變化。
4、針對某個話題,問題,主題,在網絡上寫書評,完全可以利用讀書筆記寫獨創專題文章,即讀書筆記是一劑解憂藥!
比如作者提出的關于兩性、婚姻的話題,就可以利用主題閱讀+讀書筆記的方式,撰寫獨創思考的文章。
--------檢索、參考:(筆記檢索和參考也是讀書關鍵的一環)
1、當我們寫文章時,想到“哪位作家寫了有關寫作前構思的名言!;我曾經在那本小說里看到過一句很有感覺的話;想找些描寫暴風雨前壓迫感的語句等”。或者我們想寫關于“閱讀、寫作、心理學”等主題時,我們改如可快速的在筆記本中找到我們曾經寫過的筆記內容呢?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軟件就能非常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比如,用“印象筆記”來管理自己的讀書筆記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經管的非常好用的軟件,在寫筆記時也要注意如下幾點:1.標題要寫書名及編號,如《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1,這樣方便檢索和后期更新;2.設置關鍵詞,如將這本書歸類為<閱讀方法>,這樣再以后寫有關閱讀方法的文章時就可以檢索出這篇筆記作為寫作素材!
補充幾個實用閱讀小技巧
1、書籍是一種傳播隱藏于生活中的智慧的媒介。
2、由淺入深吃透難懂的專業領域書籍,專業書籍太難懂,倒退回來先讀讀簡化版或圖結版。
3、把書堆成山,讀書不再難:有的書暫時撤退,養精蓄銳,做好準備再來挑戰;已讀過,但未寫筆記的書,擱置一段時間再來寫筆記;名著,要等到這本書變得有趣的那一天再讀。
作者的這個觀點,個人認為是針對真正愛讀書之人,即那種每月、每年要看很多書的“越讀者”。這樣就不會拘泥于一本書,從此告別死讀書,而是動態的調整自己的讀書方式,讓自己時時保持著最佳閱讀狀態!
4、同時帶著三本不同類型的書,同時可以從通讀、重讀、標記三種不同讀書方式之間切換,增加閱讀樂趣!如果你對讀書感到厭倦了,也可以找一本書做做記錄,撰寫撰寫筆記!
慢慢養成習慣,做一段時間后,你會覺得平時不做點什么會很浪費時間,不論坐著或坐著都想找點和讀書相關的事做!
5、聽演講或聽有聲書,也要用“摘抄(要點)+評論”的方式撰寫聽課筆記!!!
6、讀后感從摘抄開始,即“引用是魔杖”。
當寫文章遇到瓶頸時,不妨先把喜歡的文章抄寫下來。在抄寫的同時,思路就會在腦中不斷涌現出來。即,引用文章不僅可以增加說服力,還更容易組織文章,會讓下筆更加順暢。
小鑫心里話
心理學學著,平時就愛寫寫字、看看電影、發發評論。
讀完我的文章有收獲,記得打賞、關注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