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
1.解決孩子問題的時候,最好先給你孩子一個情緒回落的機會,讓他的情緒平靜下來以后再跟他解決問題。成人也需要把情緒平穩下來 。不要在一個人的氣頭上給他講道理,盡管你講的道理是對的,但是他也聽不進去,科學也證明:在我們大腦有一個中央控制系統就是冷靜, 這個部分控制你的時候,那個時候是具有理性的判斷的,但是如果當你特別生氣的時候,你的大腦被非理性的那一層區域控制的時候, 只有等你把事兒做完了,你的情緒回落了,慢慢才去解決問題。
2.所有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教育,如果你覺得他真的值得的話,我覺得不管付出再多,我們可能都有必要去爭取他,去拿到他,當然芭學園永遠會堅定的陪伴著我們繼續往前走,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都會給到我們可行的方法,正確的指導。唐僧取經澤一樣,真的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而我們做家長也是一樣,就像我以前跟大家講,我說:把孩子養大很容易,但是把孩子養好這很難很漫長。
3.處理解決孩子的問題時要慢下來做改變做提升,只有我們來改變。
二.收獲
1.世界上所有特別好的工藝品,特別良好的東西都不是機器快速做出來的,而是經過歲月的洗禮,時間的打磨一點,一點一點做出來的。 所以教養孩子實際上也是一樣,他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 。所以那也在別人的眼里,第一個原因就是教育他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第二個就是人格建設, 他不是在表面上,他在孩子的底層,當他在孩子的底層的時候,如果你不細心觀察你比較不容易,那么明顯的就是看到,你需要去感受他 。
2.孩子探索行為和互動行為是一種自然的本能,他們探索和操作一個新玩具或其他有趣的事物一樣,孩子需要嘗試某種行為,已發現自己是如何影響自己和他人關系的,這意味著成人不要干擾他們,只要提供一個可預期的環境,再加上足夠的練習指導和時間,幼兒就能通過發現行為的邏輯模式或后果 孩子需要反復的體驗行為與行為結果之間的聯系,思考這些經驗時,他們就獲得了關于有效行為的認識,這最終會使他們向道德自主的人們一樣,自己知道這個行為 如此重要的過程并不會快速發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在內化經驗與信息的同時,也逐漸加深了理解 ,但結果是非常重要的他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