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時的自己還是坐在高中的教室里,手里捧著劉同的這本《誰的青春不迷茫》,看著里面作者講述他自己的十年之間所發生的點點滴滴,那些人,那些事,如今仍歷歷在目。
時隔三年,現在的我已經來到了夢想中的象牙塔。那些記憶中陪伴我度過艱難日子的書本依然被我擺放在寢室的書桌上。得知《青茫》要被翻拍成電影時,我原先是很難接受的。因為從先前那些被翻拍成電視劇或電影的小說來看,基本上放映之后都是被大家吐槽的,但是我想說看完4月22日首日上映的電影來看,《青茫》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值。
《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是由劉同自己所經歷的十年作為線索,把一個個不同時段的故事連接出來,所以我很難想象這樣的情節怎么可以把它拍成一部電影。然而,后來才知道,原來電影版的《青茫》只是與書名名字相同,內容完全已由劉同改編。但那些所發生的事情仍是青春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記憶。
女主林天嬌,人們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作為班上的班長她永遠是那么的耀眼,但她卻一味的只知道學習。也因此而選擇放棄自己多年熱愛的喜好:天文。只因為她的母親想要她考清華大學的經管系,所以她選擇聽從父母的意愿。其實在我的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存在,當高考過后選擇專業的時候,或許他們的意愿與父母的相違,但是只因為父母的一句:“我這都是為了你好!”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或許在父母看來,他們經歷過的事情比我們要多得多,所以他們的經驗永遠是對的。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因為不管是文理分科還是專業的選擇上,我的父母永遠都是支持我的。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只要我做的事情能夠不讓我自己后悔就好。而我也慶幸,我從未后悔過。
高翔,一個從小父母就不在身邊的孩子。唯一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夠在天空上飛翔。雖然他不愛讀書,但是對飛行卻是格外的癡迷;雖然他在學校是老師眼中所謂的“壞學生”,但是在家里卻是一個孝順爺爺的好孩子。這樣的人在我的身邊依然有很多,或許他們的興趣并不在學習上,但是他們對自己所熱愛的東西比做任何事情都要充滿斗志與熱情。其實很多時候我會去羨慕這樣的人,因為他們做的都是他們喜歡的。他們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只要自己活的開心就好。就像電影中那個開車行的人對女主所說的一樣:“你的人生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我們不用。”這句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到現在仍意猶未盡的一句話。
也就是這樣的兩個人,本是兩根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可是卻因為一次考試相交了,之后便上演了很多青春影片類似的情節,但《青茫》這部影片沒有那生硬刻意的懷舊情懷,也未曾以俗不可耐的橋段去堆砌青春,如同諸多關乎青春的同類佳作,去認真講好一個屬于青蔥年華里的故事,形成了其為人能真正走進電影的橋梁。它更多的是在講述我們的成長,很多人都都說:當下文化市場上青春影片的故事情節都是大同小異。但是我想說的是:青春不應該都是這樣的嗎?我們的青春里都有過迷茫,慌張,錯過,膽怯,美好也張揚,那些年有很多遺憾很多不能說出口的情愫,也有很多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回憶。
年少時,總有一些感動來得后知后覺。錯過了,才發現。也有一些珍貴的東西,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消失殆盡。卻依然忘不了,那個最終鼓起勇氣的林天驕,對著收音機另一端的人,緩緩唱出的那一句:“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我知道,她終于變成了她自己。
這里我還必須特別提一下《誰的青春不迷茫》電影正片的13分鐘加長版鳴謝片尾,這是唯一一次看完電影之后,全場都不約而同的沒有離席,而是繼續把這個片尾看完。燈光打開,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擦拭眼角的淚水。這個片尾征集了過萬張班級聚會照,7911個班集體,有還在讀書的也有已經畢業的。看著一張張不同臉龐的畢業照,看著時隔五十年、六十年再重聚的畢業照。足可以《青茫》劇組對該片的用心至極。就為這一點,我覺得大家也應該去影片看看這部不會讓你失望的影片。
就是這樣一部講述青春的影片,簡簡單單。沒有過多的渲染,卻讓我看到了一個經歷過迷茫最終找回自己的林天嬌。誰的青春不迷茫呢?希望我們都會很好,就像當初我們遇見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