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讀過變量1,今年又買了何帆老師的《變量2》讀了,感受非常深。
變量2是何帆老師寫的第二本書,他要連續寫30年,佩服他這種持續的站在慢變量的角度持續的關注經濟變化的一種方式。
今年這本書觀察的有五個方面,分別是教育、代際革命、茍且紅利、互信網、混搭時代。
1、教育,教育方面何帆老師從現在教育的一些現狀以及湯敏的故事、以及百年職校的故事說了一些教育的創新,一定是局部的嘗試不斷利好,以后就可以大力的推廣。
湯敏的故事,一個老師嘗試著去扶貧支教,帶動了一大批的教師去支持扶貧老師的,最后國家根據這種創新還做了“銀齡講學計劃”。她還做了名校遠程教學的視頻到鄉下,通過鄉下老師解讀的方式,這種方式還挺好的。
以及百年職校的故事,學生能不能找到工作,僅僅有一技之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百年職校非常強調讓孩子們多修一門技能,也會根據學生的天賦為他們定制課程。同時還為學生做社群建設的鍛煉,各種社群“幫派”。
教育有沒有觸達人心很重要。
作者何帆寫的教育的這些分享,對我的觸動也很大,我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怎么給到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有時想想為什么我們這一代的父母為什么很多人如此焦慮,有更多的創新的教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嘗試,我也在以身作則,多去影響孩子,比如:運動、讀書、和自己厲害的人去交流學習。
2、代際革命
代際革命就是說,不同年齡段怎么去推動社會經濟的,我覺得何帆老師提出的“貧窮動力”和“嗨動力”,這2個還真的非常的形象。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比如以1990年為界,“90前”和“90后”,1990年出生的孩子,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那年也完成了她們的“成人禮”。
怎么理解這2種代際差異,何帆老師給我們分享了兩個規律。
第一個規律是“拉斯蒂涅規律”
法國的經濟學家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還講過拉斯蒂涅的故事。皮凱蒂為什么提拉斯蒂涅呢?每一代人的想法不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還是經濟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收入分配問題。
每一代人的拉斯蒂涅,站在他人生的關鍵時刻,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靠自我拼搏還是走其他路呢?
第二個規律是“鐘擺規律”,這是艾博特.赫希曼在《轉變參與》這本書里講到的。
人們在關心私人利益和關心公共行動兩級之間擺動。
配圖
茍且紅利說的是誰如果能相辦法連接中國巨大的生產能力和不斷增長得消費能力,就能獲得巨大的市場機會。
互信網說的是繼互聯網,又加上了一個信任的概念到里面,需求、技術的發展。
需求,未來的需求來自哪里?一個最大的變化當然是消費者的崛起,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性格,市場的性格會影響到生產的布局。
技術的影響,2019年9月6日,《紐約時代》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講到,過去10年多,世界經濟發生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世界變“深”啦,萬物可以互聯,彼此可以互探。你的手機能連上你的鬧鐘,也能控制你的空調,還能跟你的汽車對話。每一件事物都在變“深”。這種變化趨勢正在成為全球化,尤其是中美貿易和技術關系中最大的挑戰。
混搭時代說的是技術的創新,尤其何帆老師講到5g時代,把5g時代比喻成一個插線板,你不必去琢磨自己的行業是不是新興行業,一旦技術革命到來,不管是哪個行業,一定會受到影響,你就想怎么把自己的行業插到這個插線板上。
我每周都會寫一些我的讀書感悟和實踐的商業心得體會,最近我的一個貴人再推薦:砭醫健康培訓師基地招募的工作,我決定幫著推廣一下,盡一點自己的力量,推廣一下老主宗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