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6歲,我就來離家千里的省城上學了。
第一次來上學,是父親、大伯、叔叔和司機開車來送我。從那以后,我都是自己坐車來回。
那時候沒有高鐵,因為遠,每次離家都要早走。我記得路上行走時間最長的一次,是早上六點多坐上車,晚上七點多才到。
所以,每次離家,媽媽都會早起,給我包餃子。
媽媽說,上車餃子下車面,媽媽給你包元寶餃子,你以后當大官、掙大錢。
我其實不太喜歡吃餃子,媽媽總是喜歡給我包各種各樣、各種味道的餃子,吃多就膩了,有時候還會思念學校食堂酸溜溜的大白菜。
可是我每次都做出很愛吃的樣子,因為我喜歡看媽媽滿足的笑容。
相比媽媽遠近聞名的好廚藝,我在做飯方面,簡直就是一個弱智。
孩子上小學了,問我怎么不像別的媽媽那樣包餃子?我才驚醒,原來,每個小孩,都需要一個會做飯的媽媽呀!
那以后,每當我我心情特別輕松、特別好的時候,也慢慢開始嘗試給孩子包餃子。
不管味道如何,可愛的小朋友總是很夸張的大快朵頤:“媽媽,你好厲害啊!你包的餃子好好吃啊!比飯店的餃子好吃一百倍!”
那一刻,我的內心是那么的甜蜜。
可是,天知道,我包一頓餃子,需要多大的勇氣,沒有三四個小時的準備,我手里是不可能出現餃子的雛形的。
幸虧孩子不嫌棄。
昨天,孩子要遠行英國。
十二點半的飛機。
我沒了剛開始給她報名的踴躍,心中充滿了即將小別的酸楚。
頭天晚上,我問她,明天想吃什么。
她想了想說,我想吃芹菜餃子,媽媽你會做嗎?
呃,芹菜餡還真沒有解鎖過。
她很貼心地說,沒事媽媽,你包蕓豆餡的吧,也很好吃噢!
早上六點,一向喜歡懶覺的我,在沒有鬧鐘的情況下,莫名醒了。
似乎沒有思考,起床后直奔菜市場。
還沒有搞懂自己要干什么,我已經買了芹菜、蕓豆和肉餡回來。
原來,我這是要給孩子包餃子。
而且,我是要準備一次做兩種餡的餃子嗎?
我被自己的勇氣嚇到。
孩子十點起來,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餃子,開心的問這是什么餡的餃子啊?
我得意洋洋的說,芹菜、豆角都有哦!
看著她津津有味吃著的傻樣子,我心里滿滿的柔情蜜意。
原來,天底下沒有怕麻煩、怕困難的母親,哪怕是自己短板中的短板,也會克服困難去為孩子努力。
孩子問我,媽媽,你怎么這么厲害,還能一次做兩種餡的餃子呢?
我神神秘秘的說,我有絕技噢!
那絕技,就是每一個母親,對兒女無法控制的愛啊。
我曾經認為我是一個高科技時代的女性,會給予我的孩子新潮的、時髦的母愛。
可是,我對她所有深沉的愛,今天還是濃縮在這一盤盤最平常、最傳統的餃子里面,如同中國人世世代代最稀松平常的老母親。
我擦擦眼角也不知為什么老是想往下流的眼淚,笑著對孩子說:上車餃子下車面,等你回來的時候,媽媽給你下你最愛的茄子面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