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朋友圈里看到了這樣的一段話:
小學、初中、高中的區別:
小學的時候,一節課教你和面,作業是和面;一節課教你搟皮,作業是搟皮;直到教會你包餃子,考試就考包餃子。
初中的時候,一節課教你包餃子,作業是回家蒸包子;考試的時候,考的是烙餡餅。你要學會舉一反三,找到不同和相同的規律。初中靠思維吃飯了。
高中是上課給你一個鍋,你要煮出滿漢全席!
因此,小學基礎打不好,后面的人生太艱難!
還是說回了我的晚輔課堂,在這里最小的孩子6年紀,最大的孩子初三,他們即將逝去或者已經失去了小學的時候——打基礎的階段。
昨天晚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運算,王同學用了二十分鐘竟然沒有解出來,我在黑板上已經把過程寫的清清楚楚,但他還是算錯了,1510÷15=31或者310.問題就出在了這里。
另一個二元一次方程也是運算,柯同學也范了同樣的計算錯誤,竟然少點了兩個位數的小數點,把結果算成了負數。
初一的常同學更離譜,20.20-20.5竟然等于0.15。
以上這些問題,在初中老師眼里是小學的知識內容,初中課程還有好多新的知識點,不可能在課堂上再去講這些小學的知識,但這些基礎確實沒有打撈的孩子又該怎么補這些短板呢?
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那些晚起的鳥兒怎么辦啊?
一、從時間上看,晚起的鳥兒已經比其他鳥兒多睡了一會覺了,當他們真的意識到自己已經有欠缺的時候,就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把落下的時間補起來。利用課間時間、活動時間、周六日的休息時間,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時間,補齊自己的短板。
二、從方向上指,我們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短板到底是什么,不可能什么都不會,什么都是短板,在平時的作業中,考試后,把錯題進行摘錄、歸納、總結,找出自己的短板,進行有目的的訓練,也可以找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三、從態度上聊,最關鍵的就是態度,是否直面的自己的缺點、不足而且努力為之奮斗去改正它、彌補它。有一些晚起的鳥兒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落下了,或者明明知道自己已經落下了,但感覺落的太多了就又裝睡了。我們是永遠不可能叫醒一只裝睡的鳥兒的。只能祝他們將來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