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周有一個交流群,就是沒事放松和吐槽的那種群,有一個姑娘吐槽說,老板叫她寫個演講稿,寫完之后拿給老板看,老板一頓大罵,你寫的是什么呢?看的懂嗎?你寫的我都看的稀里糊涂的,聽眾聽的懂嗎?這個姑娘委屈的說,我很久沒有寫了,無辜呀,真是讓人心疼,寫作也是一種表達。
好的表達,不管是溝通還是演講以及寫作之間都能夠讓人聽的懂,有一本書叫《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這本書籍主要講述的是如何讓人寫的清楚,讀者讀的懂,眼睛看著不累的寫作書。
本書的作者是布蘭登.羅伊爾是一位暢銷書作家,曾出版過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 “一本小小的金色語法書”?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一本小小綠色數(shù)學書”?“一本小小紫色概率書” 等著作,同時其中三本也被稱為寫作,邏輯,語法的標桿之作。
曾在機構(gòu)Kap l an擔任主管,在2011年榮獲“年度教育圖書獎”真的是一位優(yōu)秀的人才,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
介紹完了本書的概況和作者我將由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說:
一:文章的最開頭,而不是結(jié)尾處
先說個故事,有一次我在廈門玩了兩天,第一天自己在廈門逛,第二天就尋思著去找一朋友玩,我跟他說我在廈門鷺島戴斯酒店,然后我朋友說你走過來的時候,幫我?guī)c東西,你離我這里很近,大概走路十多分鐘左右,然后他繼續(xù)說你走從東邊走過來的時候看到一個面包店,看到一個面包,你繼續(xù)往前走200米,然后左轉(zhuǎn)會看到一家烤鴨店,繼續(xù)往前走500米會看到一家藥房,看到藥房右走,繼續(xù)走300米看到一個澳門特產(chǎn)店,幫我在那邊帶一袋餅干過來,我聽完就暈了,我還以為什么大事呢?帶一袋餅干繞一大圈,然后我還一頭霧水.
在生活中向這類人,我們常見,表達沒有直接表露出重點,而一味的說,說到最后才會突出重點,真讓人很奔潰。
好的表達一句話就能夠說出你想要說的重點。
職場當中有一個叫做電梯30秒的理論,意思是如果你在電梯當中遇到你的老板,老板問你最近項目進展如何,如果你不能夠在30秒內(nèi)講出重點,那么你講會失去這個展示給老板看的機會。
那么寫作和表達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能夠表達好重點你,你將能夠脫穎而出,而寫作也是一樣的道理,那么如何寫出重點,作者給了一個方法:
1:自上而下寫作法
什么是自上而下寫作,意思是:先說最重要的,然后在說次重要的,最后說最不重要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運用自下而上而上的表達和寫作,不管是表達還是寫作,你都要把最重要的先表達出來,然后再表達最不重要的。
舉個例子:以我前面在廈門為例子:如果我朋友這樣說的話,或者我就不會暈了。
我跟我朋友說:我現(xiàn)在要過去找你玩,我現(xiàn)在在廈門鷺島戴斯酒店,朋友說,那你過來的時候幫我去澳門特產(chǎn)店帶一袋餅干過來,你離我這里很近,大概走路十多分鐘左右,你從東邊開始走你會看到一個面包店,然后繼續(xù)往前走200米,然后左轉(zhuǎn)會看到一家烤鴨店,繼續(xù)往前走500米會看到一家藥房,看到藥房右走,繼續(xù)走300米看到一個澳門特產(chǎn)店,就是在那兒買一袋餅干,如果我朋友這樣說的話,我就不會暈了。
作者說:寫作者應該要先考慮給讀者一個目標,然后在告訴他們抵達目標的方向。
所以好的表達者和寫作者都是會說最重要的,在說最不重要的,運用自上而下的表達和寫作,人們才不會暈。
二:好作品使用準確,具體的詞語
在寫作當中,有一類文章是大多數(shù)人比較喜歡的,為什么會比較喜歡呢?因為文字的優(yōu)美,這類文章就是文案。當我們看文案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字當中的描述,總是讓我們的心靈產(chǎn)生優(yōu)美,仿佛他就想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一樣。
舉個例子:我從網(wǎng)絡當中找到了幾段文字:
海明威閱讀海,發(fā)現(xiàn)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釣的魚。
凡高閱讀麥田,發(fā)現(xiàn)藝術(shù)躲在太陽的背后乘涼。
下面這段是Burberry官網(wǎng)七夕系列文案摘取的:
相伴日常的它,偶爾一個溫柔的眼神,足以讓人心動。
而這份特有的寵愛,一開始便是一輩子。
這是多么的美妙的,所以在我們寫作當中也是,讓我們要用到正確的詞語,來表達我們的文章。
好的作品是能夠用文字表達我們的心聲,讓那種文字之美留住或引起我們的共鳴。
那么我們要什么做呢?
作者說要多用動詞,少用名詞。
為什么要多用動詞少用名詞,多用名詞會在文章當中弱化,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句子更長,讀者提取句子含義時更加費力。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動詞: ? ? ? ? ? ? ? ? ? ? ? ? ? ? ? ? ? 名詞:
發(fā)展、制定(develop)?????發(fā)展性、制定(development)
依靠(rely) ? ? ? ? ? ? ? ? ? ? ? ?可靠性(reliability)
“5年計劃的制定( development of a5- year plan)”最好寫作“制定5年計劃( develop a5- year plan)”,
“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reliability of the data”最好寫作“依靠數(shù)據(jù)( rely
on the data)"。
這就是動詞和名詞的差別,而準確的詞語更加能夠體現(xiàn)文章當中的優(yōu)美,讓人容易留著心間。
三:好文就是細細打磨
曾經(jīng)有人說過,剛寫出來的文章就如同狗屎一樣,因為第一遍寫的真的很差。
我記得小時候,小學在寫作文的時候,老師叫我們先寫完,然后在看一遍,最后交上去的時候,老師看一遍,然后退回來在改一遍。
作者在書中說,一篇文章寫完要經(jīng)過回顧和修改。
我記得我曾經(jīng)在學習寫作的時候,寫的非常的爛,于是合乎我當時的認知度,我細細的打磨和修改,最終形成了一篇自己看起來還可以的文章,所以修飾文章是每一篇文章都要經(jīng)歷過的事情。
作者說:大多數(shù)寫作高手至少修稿三遍才能完成一篇短小寫作。
所以當我們寫完一篇文章的時候,要經(jīng)過多次的回顧修改才能讓這一篇文章面世。
好文章就是細細的打磨和修飾出來的,一個不經(jīng)過打磨修飾的文章,不足稱為一篇好的文章。
那么你肯定心里有個疑問,什么時候才能修改完文章,作者說:修改到你不愿意增添或刪減任何東西,此時你的文章才是無可修改。
在化妝師當中,每一位T臺走秀的人,化妝師們都會修改到無可修改了,才會讓她們出去走T臺。
而女士們在出門之前,也會把自己的狀,化的無可挑剔,然后在出門。
所有好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文章的美容和人的美容是一樣的,別無選擇,只有經(jīng)過修改的文章,才能讓人眼前一亮。
最后寫一篇好文章需要結(jié)構(gòu),準確的詞匯和修改自己的文章,認真的潤色才能成為一篇文章,而《一本小小紅色寫作書》正教會了我們?nèi)绾瓮瓿梢黄梦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