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夏天蚊子多,被蚊子叮過后的人分兩種,一種是鈍感不以為然,也不去撓癢,過了沒多久就好了。還有一種是敏感的必須抓撓,結果最終可能皮膚變的紅腫,甚至會發炎。今天推薦的這本《鈍感力》講的就是鈍感力給人帶來的好處,
《鈍感力》本書作者是已故的日本著名文學家——渡邊淳一,其主要作品有《失樂園》、《淚壺》、《復樂園》、《天上紅蓮》等。
什么是鈍感力?
百度百科對鈍感的解釋:
鈍感是人的動作活動反應慢度的標尺,是用來描述人活動速率的。
鈍感dùn gǎn,心理學名詞,與“敏感”意思相對,詞性相同,兩者互為反義詞。鈍感系數越高則對外部反應越遲鈍,同時其敏感度也會越低,人的思維只有鈍感系數與敏感系數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較為理性的思維,否則反之。
而“鈍感力”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鈍感力與智商無關,鈍感力也不是一個貶義詞。作者從生理,心理,肉體,精神角度一起闡釋了為什么鈍感力對人來說非常重要。
鈍感力為什么很重要?
“在不同領域取得成功的人,無疑都擁有才能,但同時,內心必定具備正面意義上的鈍感力。鈍感是讓人身上的才能發揚光大,開花結果的最大力量。”
作者舉兩了個例子來說明鈍感力。
例子一:受魔鬼上級當眾狠批的K先生和N先生
K先生被罵完之后第二天一如往常笑容燦爛地出現在公司。
N先生不能很好轉換心情,思前想后,獨自煩惱,自責,鉆牛角尖。隨即請假休息,拖著拖著辭職了。
這里的K先生就是“鈍感先生”,N先生就是“敏感先生”。
這個例子里的鈍感力,可以被總結為:遭受挫折不消沉,遭狠批也可以無動于衷,頑強面對挫折。
例子二:作者和O先生的例子。
當時作者和O先生都是新人,花很長時間傾注了心血寫好的作品一直慘遭退稿,實在讓人覺得很郁悶。作者獨自灌酒,心中暗罵編輯,酒醒爬起來,又有了新的寫作欲望,重燃斗志,一切從頭開始。而O先生自尊心強,受傷很深,不容易振作。整個人消沉陰郁,再無寫作欲望。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他從逐漸失去了發表機會到在文壇上完全銷聲匿跡。
這個例子里,正面意義上的鈍感力,可以被總結為這樣的特質:精神頑強,遭遇挫折,很快振作,重燃斗志。快速恢復,調整好情緒,重新站起來往前沖。一個人是否能成功,并非完全取決于才能,換言之,有才也不一定成功。
作者提到成功的必要條件就是鈍感力,只有堅韌的鈍感力才能讓才華磨練的熠熠生輝。
要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讓全身的血液循環保持暢通。所以不能太想不開,別人說了不好聽的話,也要馬上忘掉。這種正面意義上的鈍感,就是保持血液順暢流動的重要原因。
一直“是,是”的S醫生 例子
S醫生年輕的時候是主任教授的首席助手,主任教授一直發牢騷,大家都非常郁悶窘迫,而S醫生每次是被數落的最多的,但是每次手術一完,他就會輕松泡澡,很快忘得一干二凈。我們注意到他在批評之下,一直說“是,是”,他在挨了訓之后依舊可以情緒飽滿地工作,就近觀看教授做手術,受益良多,后來成了醫療部手術技術最高超的醫生。
有人覺得醫生的工作非常敏銳細膩,但其實,醫生這種壓力大的工作正需要鈍感力。挨訓也是一種技能。有的人挨訓受批就很受打擊。尤其在優越環境中嬌生慣養長大的人,不習慣受斥責,被批評就會情緒低落,愁眉苦臉。
事實上,孩子們也應該被培養得能經得起打擊。
后來S先生已經成為了某所大醫院的院長。大家發現,S醫生其實原本就沒有正經在聽別人說。對方說的事情,他并不太當真,所以才能被教授那么嘮叨始終充耳不聞。他如今75歲高齡,依然精神健旺,無病無災。
想要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讓全身的血液順暢的流動。S先生無論怎么樣被訓斥,都能巧妙地“反應遲鈍”,所以他全身的血液肯定一直暢流無阻。這就是他直到現在仍然精神健旺的根源。
這個例子里,正面意義上的鈍感力,可以被總結為這樣的特質:對事不耿耿于懷,忘掉別人不好聽的話,保持自我精神上的安定,只關注對自己成長有益的事情。
鈍感力對健康層面的影響
我們的血管由自律神經控制,具有正面意義上的鈍感力的人,自律神經不糊遭受異常刺激,能正常共組,讓血管保持舒張狀態,讓血液在身體中順暢流動。
世界上的生物想要保持健康,全身的血液就要不渾濁,不停滯,順暢流動。什么時候血液流動會淤塞不暢呢?這就牽涉到血管和神經的關系。
人體所有的血管幾乎都由神經控制,這神經一般稱為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種,交感神經在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加劇時,會使血管變窄,血壓升高,副交感神經令血管擴張,松弛,降低血壓。
這兩種神經與血管關系密切,一直對于血管影響很大,我們需要盡量讓血管處于副交感神經的控制之下,不讓交感神經工作。精神上的緊張,不安,焦慮,不快,憤怒,怨恨,寒冷等外部條件會讓交感神經緊張;興奮,開心,心情舒暢地笑,溫暖的環境,平和松弛的狀態,會讓血管舒張。
人們曾經以為暴飲暴食導致胃潰瘍,事實上胃潰瘍是慢性的持續應激反應造成的,交感神經處于經常狀態的人或動物,胃部的血管逐漸變窄,血液循環變差,前端黏膜部分糜爛,最終這部分組織壞掉,成為潰瘍。
鈍感力對壓力的影響
良性壓力的狀態是繁忙,但是各方面順利,提高進步的情況下,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有了自信,干勁更足,因此即使有壓力,也覺得精神飽滿,身體狀況好。
反之,惡性的壓力讓人在精神極度緊張的時候,身體會出現各種癥狀,心悸失眠,頭痛目眩,腹瀉便秘等。
壓力存在于生活的各方面,這時可以泡個澡,喝一杯。作者在沒有錢的時候,想和少量的酒買醉,就一口氣喝下玻璃杯里的燒酒,隨即跑百米沖刺,血管因劇烈運動而擴張,馬上就吸收了酒精,一下子就醉了。
而血管放松的情況下服藥吸收快,藥效也佳。
作者在這里談到的鈍感力的好處可以被總結為這樣的特質:一直保持心情愉悅,避免自律神經超負荷,使血管一直處于舒張狀態,血液順暢。
鈍感力對于人體器官的影響
人的各種感覺器官過于敏感的話,會對人產生負面影響。鈍感的人和敏感的人相比,前者不會造成器官的消耗,可以更為悠閑自在、胸襟開闊地長壽下去。
與靈敏的人相比,遲鈍的人不會造成器官損耗,可以從容自若,胸襟開闊地長壽下去。
視覺:
一般視力的正常范圍在1.0-1.2之間,過于發達,如1.5-2.0的話,反而因為看得過于清晰而帶來弊病。把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不僅會帶來生理疲勞,也會引起精神方面的負面影響。
聽覺:
除了像音樂家等確實需要對聲音高度敏感的職業之外,普通人如果對于聲音過于敏感,將增加無謂的疲勞。
嗅覺
嗅覺靈敏的人很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疑慮,也容易被各種刺激性氣味所影響,比方說食物的味道,如果食物有異味,或者是不喜歡的話,那食物就會變得難以下咽。
味覺
味覺過于敏感,最常見的困擾就是享受不了一般人認為好吃的食品。如果只對特定的味道異常敏感,就屬于味覺異常,是一種疾病。
觸覺
比方說最開始提到的那個蚊子叮咬的例子,還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過敏性皮炎。有的人被稍微碰后,就會產生超乎想象的疼痛感。
關節和肌肉
除了五官,身體的關節和肌肉如果也同樣過于敏感的話,人們將承受更多的生理和心理痛苦。比如,天氣稍有變化,就關節疼。
腸胃
有的人吃了變質的食物也沒有事情,而有的人腸胃非常纖弱,隨便吃點東西就會拉肚子。這種擁有遲鈍而堅強腸胃的人,對于那些雜菌毫無反應,因此并不是說越是無菌,人就越不容易生病,實際上差不多就可以了,這樣反而能夠鍛煉人的抵抗力。
因此,感官過于敏感未必是好事,許多時候,某種程度的鈍感,可以讓人更為悠閑自在、胸襟開闊,因此也能更加健康長壽。
鈍感力對于睡眠的影響
睡得香甜,起得迅速,這是一種基本的睡眠能力。缺乏睡眠能力,人們將無法保持身體健康,更不能專心工作和生活。
如果普通人一天睡七小時,擁有良好睡眠能力的人,就會比那些掙扎兩小時仍不能入睡,起床后又需要發兩小時呆,不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的人每天多出四個小時。睡眠不好的人,會在二十歲到六十歲這個活躍時期,浪費將近六萬個小時的生命。
而各行業成功的人士有一個成功理由就是“能夠馬上入睡,迅速起床”: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想不開、過于勞累、不良生活習慣、抑郁癥等等。但睡眠能力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多屬于多思多慮型的。而治愈失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去考慮那些無聊的或者沒有結果的事情。
鈍感力對于自信的影響
我們需要得寸進尺,沾沾自喜,這也是一種鈍感力。我們需要一個給人贊揚,能讓給對方借勢逞能的人。沒有自信或迷茫的時候,不要左思右想,不要猶豫不決,大膽自信往前走。可能也會有人給你講各種各樣的話,請你在這些話里選擇相信那些你最愛聽,最能讓你開心的話,然后堅定向前邁進。
小孩,尤其是小學生和初中生,不可嬌慣,但是一定要找出他們的優點,加以表揚。小孩都很單純,都喜歡借勢逞強,一定要利用這個特點,發現優點馬上給予表揚,這樣一來小孩就會變得很高興,會更加努力,由于努力,就會做得更加出色,做得出色又會受到表揚,更加努力的話,便會走入良性循環。因此語言很重要,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
人是否成功,不只取決于才能的有無,而在于究竟能把人的才能發掘和引導出來多少
鈍感力對于談戀愛的影響
談戀愛時,鈍感是有利的武器,有了誠實和鈍感力這兩件東西,好比如虎添翼,沒有鈍感力,是不會贏得愛情的。
鈍感力相當于耐力,不急不躁,慢慢接近對方,僅僅被拒絕一次就受傷,如此脆弱的精神狀態,是不可能收獲愛情結果的。
鈍感力也等于不挑剔,如果有的人偏食,吃東西愛憎分明,那樣很容易會破壞氣氛,導致大家都沒了食欲。
其實處女座被黑的那么厲害,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太過于拘泥于細節,這種往往不受人待見。
鈍感力對于維持婚姻生活的影響
幸福的婚姻需要忍耐,忍耐的背后,都是出色的鈍感力在支撐和守護。
是否具備鈍感力,關系到與伴侶的婚姻是否長久,你們的未來是光明還是黑暗。
很多夫婦會因為擠牙膏的不同以及其他原因而爭吵,所謂結婚就是一對從性格,成長軌跡,家教,愛好,興趣,價值觀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憑著一時的熱情,一起住到了狹窄的家中,兩個人之間必然會產生各種不滿與不和諧。
許多夫婦是在彼此容忍中維持婚姻生活的,有時吵架拌嘴,有時改正錯誤,有時做出妥協。
作者認為,結婚時間一長,夫妻之間都不該在某些地方過于在意,應該更不拘小節一些。當然如果真吵架的話,稍微鈍感一點,也不會讓局面搞得不會那么不好收拾。
當然,鈍感過頭也不好,多數夫妻都希望對方的鈍感恰到好處。
鈍感力對抵御癌癥的影響
如果擁有出色的鈍感力,得了癌癥也不會太恐懼,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人得癌癥概率低很多。
這邊又要講到自律神經,它是無關人的意志,自動調節生物體植物性機能的神經,負責支配血管,心臟,腸胃,子宮,膀胱,內分泌失調,汗腺,唾液腺,胰腺等。動物性機能是指活動肢體,看東西之類的機能。
在腸胃消化,吸收食物方面,情緒起著微妙的作用。偏食,肥胖或者過瘦都潛藏著心理問題。
自律神經正常發揮作用,身心都安定的人,不容易患上癌癥。
有鈍感力的家族也不容易患癌癥,他們的孩子也會心胸開闊。這背后也是鈍感力的作用,但是千萬不能因此滿足在乎,無視癌癥檢查和微小的疾病預兆。
鈍感力在面對嫉妒與諷刺的影響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發生被朋友或同事嫉妒,中傷和刁難的事情。
不要聽到不中聽的話就如臨大敵,而要仔細思考對方那么說的原因,體察對方的心情。
這種心胸寬廣的鈍感力,可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極大的作用。
在對嫉妒鈍感的時候,還需要對諷刺的鈍感,即使心里明白對方的話中帶有的諷刺意味,卻能泰坦自若,一聽而過。這種鈍感力正是人們向嶄新領域挑戰時能獲得成功的原動力。
鈍感力是適應這個時代的優秀能力
面對蕓蕓眾生各種各樣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懷,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熟視無睹。
只有對各種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計,泰然處之,才能開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更加進一步的則是看到別人的優點,學習那些對你有益的東西。
在如今這個國際化的時代里,無論到哪個國家,無論出于怎樣的環境之中,都能夠精神飽滿的生活下去,沒有什么比這種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出色,更為強大的了。
而這種適應環境能力的原點就是鈍感力。
鈍感力造就了偉大的母愛
經過分娩的疼痛從自己腹中出生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讓母親覺得可愛,也會原諒孩子的犯錯。這種可以原諒一切的情感,正是產生鈍感力的原點。
總結
本書從多個角度圍繞鈍感力進行了論述。?最后,作者的總結如下:
我們可以知曉,世界上不僅僅存在敏銳聰慧這種才能。相比之下,不為瑣事動搖的鈍感,才是人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基本才能。而且,只有具備這種鈍感力,敏銳和敏感才能成為真正的才能,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