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世界微笑日了,您微笑了嗎?
話說我們的經濟水平,生活水平都在不停的提高,可是我們的幸福感卻在逐漸下降,就連微笑有時候都成了形式,更不要說真正的開懷大笑了。
生活中難免讓自己遇到堵心的事情,如何才能讓自己快速的擺脫出來呢?前幾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是用心理學的方法,今天咱們改用哲學觀點。
要知道,很久之前心理學和哲學是無法分開的,從最早的亞里士多德,到咱們的老子,孔子他們都思考過更心理有關的東西,但心理學卻不是一門學科,到了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才讓心理學從哲學中脫離出來。
不過對哲學我了解并不多,也就知道個全面輪,相對論,發展論,我們就由這三個方法入手吧!寫的不好還請大家別見笑,但是這三個方法的效果卻是杠杠滴,這是我和我的”朋友“們已經親身體驗過的 。
小Q的領導是個老古板,馬上就要退休了,也不太好好的工作,基本混吃等死,單位的事情幾乎都仰仗小Q,小Q經常為此抱怨。這一刻小Q的領導和黃世仁沒有什么差別。
在贊同了小Q的情緒之后,我拋出了”全面論“。我讓他想想領導除了不愛干活之外,有沒有什么優點,小Q想了想說,領導雖然不干活,但是對于一些榮譽就會讓給自己,盡量把自己向前推,也不算很壞。并且對自己剛剛對領導抱怨的言辭感到后悔,畢竟人老了精力有限,不做就不做唄。
這就是全面論的運用,我們看事情的時候很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誤區。尤其是這件事情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那更是容易看自己都好,別人簡直不是人了。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讓自己開闊思路,去看這件事情不同的方面。就像小Q的領導老了,讓他多干活,這件事情就沒有好處嗎?
領導老了,要退了,就要有新人頂上啊?越熟悉這里工作的人不就越容易上去嗎?就算不晉升,做的工作多了,學到的東西還多呢?自己做的多了,被大領導看到的就更多了,還愁升遷不了嗎?
看問題,全面的去看,這方面不好,哪方面就會好。無論是看人,看事兒,還是看自己,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從不同的側面去看一定可以發現好多 方面,片面也就變得全面了。
一個人曾經給我留言說”他愛的人不愛他,拒絕了他的追求“。我讓他運用相對論,讓他想想被人拒絕的好處。開始他生氣的說”被拒絕了有什么好的,他都不愛我。“
我說:”是啊,他不愛你確實挺痛苦的,但是這也說明你距離真愛不遠了啊!“
后來他給我回復說”也對,好像確實這么回事!“
本來就是這么回事啊!他愛的人不愛他,但是人家至少沒有耽誤他的時間,直接告訴他”我們不合適。“這總比那些一邊和他曖昧,一邊自己戀愛的人要好得多。其次,這個人不愛他,說明他還有其他的機會去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人,這不就是壞事中的好事嗎?
有朋友跟我抱怨說他丈夫小氣,小氣的另一面是什么?是節儉啊,有這么會省錢的老頭,還擔心日子過不好嗎?
有朋友說有人嫉妒他,老說他這個那個的。我告訴他:”嫉妒你,說明你有能力啊!要是沒人議論你,你不是更不舒服啊!“聽后他變得開心了。不過一人那叫嫉妒,人要是多了,我們就要考慮自己的問題了!
這是相對論。相對論要求我們要從不好中看到好,或者直接把壞的看成好的。
哲學中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論點是發展論,我還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是《在史實中讀詩,在成長中讀孩子和自己》講的就是我們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這樣才不會焦慮。
試想一下,孩子現在學習不好,他將來一定就過的不好嗎?不一定啊,如果我們就是光盯著孩子學得不好的方面,我們不但會焦慮,我們還會對孩子失望。可是如果我們以發展的眼光看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一年級得不到一百分也不是什么大事兒,高三考不上大學也不是什么大事兒。他還可以做別的,比如去技師學院學習一技之長。
有個成語”否極泰來“,就像黑夜過了就是黎明,冬天到了春天很快就會到來。一個事情壞到底又能如何呢?
記得小的時候讀塞翁失馬,當時不知道什么意思。現在來看那老頭可是發展論的高級粉兒。
馬丟了,他不認為這是什么壞事。馬給自己帶來了很多野馬,他也不認為這是什么好事兒,結果他兒子因為馴服野馬摔斷了腿,殘廢了。這總是壞事吧!他卻以發展的眼光看,說也未必說壞事。果然,沒多久打仗了,朝廷征兵,青壯年全抓走了,他兒子斷腿,報名人家都不要。后來去打仗的人都死在了戰場上,馬革裹尸還。唯有他的兒子因為斷腿保住了一條命。
生活中的事情都是發展的,要不我們老祖宗怎么會說”蓋棺而論“呢?人不到裝進棺材里不去評論他,事情只要人活著就有另外的一種可能。
我們不要把每一天當做最后一天,始終給自己一點希望,現在不好,將來一定會好的。這就是發展論的論點。
既然好事可以變成壞事,未來一定比現在好,我們還焦慮什么,必然讓自己不開心呢?
讓自己開心的笑起來,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
謹以此篇,獻給世界微笑日,讓我們一起笑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