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在朋友圈讀到篇討論匠人精神和中國文化的文章,本只想轉發時略附小議,一時興起,居然扯了這許多出來,索性添上標題來給簡書的文集充充數。
“禮失而求諸野”。
我覺得這一百多年的各種嘗試讓中國有了點“邯鄲學步”的味道。之前看人家比咱強、咱總挨欺負,一著急一上火就慌里慌張地跟著人家學,拼了命地往前趕,把自己的東西放一邊晾著,現在終于想起來自己本來也有好東西,想回頭找了,一找才發現壞了,晾太久不知道丟哪去了。結果就是,跟人家學,學了個皮毛樣式,精氣神兒學得再像也總差著那么點兒意思,找自家寶貝又找不回來,就算找回來了這百十來年沒好好打磨發展的老古董也沒法當趁手的器物用了,只能當紀念品供著。
倒是周邊一圈老鄰居,當年跟咱取了經,一直奉為圭臬,雖然當時學成縮水版了吧,但人家也結合本國特色與時俱進了這么多年了,還真有點兒看上去很美。想找回咱原來的好東西,有時候還真得去鄰居那找了,哪怕是個縮水版。就比如這“匠”吧,咱以前是把“匠氣”當二流的,那時候咱有個更高端的叫“君子”,君子不器。但就是這么個二流的匠氣,已經足以成就一個一流的日本制造業,想想咱名滿天下的中國山寨,汗顏……
當然,匠心是要比匠氣高端的,但也還是個匠,還是要被咱君子祖宗鄙視。咱祖宗牛??!那話怎么說來著?祖強我渣。
咱祖宗牛啊??桌舷壬鷥汕Ф嗄昵澳钸兜摹岸Y失而求諸野”,到今天都還是讓人忍不住想吼一嗓子——說得好有道理!自己家底翻不出原版的好東西了,去鄰居那借縮水版的回來看看吧,萬一真勾起回憶了能做個復刻版出來呢!但是之前說了,就算是原版再現肯定也不能直接用了,上次更新日期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軟件,你想直接在今天的系統上運行?扯。
邯鄲學步么,自然是兩種走法都走不利落的悲劇。呵呵。走不利落也得走,走著走著就走到中西藥結合療效好的路上了吧。至于怎么結合,我還沒個慎思而謀定的主張,但我畢竟是有些意見的,比如“中體西用”,比如用中國的方法學中國的語文。
胡扯了一堆,一半是這篇“匠心”的文章勾引的,一半是這么多年來堵在心里的話,以前模模糊糊一團說不清道不明,現在開始慢慢清晰起來,那就清晰一點兒吐一點兒吧,省著憋壞了。
最后,單論感覺,我還挺喜歡這篇“匠心”的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