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次吉兇未卜的飛行,當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當感到疲憊、失望的時候,你會選擇躺平還是咬牙堅持?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被賦予很多角色,而這些角色的價值如何去實現呢?需要我們自主的選擇一些行為,并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對應的責任,才能將我們的人生價值和幸福最大化。
很多人說,南唐后主李煜,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生于帝王家是他的不幸。若生在那尋常人家,或許會有個更圓滿的人生。殊不知,才子李煜掌舵南唐,或許是他的不幸,然與之相比,南唐子民更加不幸。
李煜登基之后,終日流連于詩詞書畫、歌舞音樂、美酒愛情中,沉醉在這個至高無上的位置給他帶來的諸多特權中,無法自拔,對帝王的責任視而不見。最后落得“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下場,徒有“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絕唱。
李煜把所有的不如意歸結為天公不作美,一句“天教心愿與身違”,不過是他的自我安慰和對現實的逃避。君主不作為,百姓幸福從何而來?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 “喪偶式育兒“這個詞頻頻出現在各大新聞報道以及文章中,這讓我想到了最近網上因公布離婚而炒的火熱的某位知名男歌手。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或許旁人無法得知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在我看來,一個已經有了三個小孩的父親在這個時候選擇離婚,以及對這個事情的態度上,他在過往的生活中,父親這個角色,是做的不夠到位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呵護,如果父母的角色缺失,孩子的幸福從何而來?
我們也曾在新聞上多次看到,一些空巢老人死在家里,尸體腐爛了,子女卻還不知道。很多時候,只因一個“忙“字,忽略了父母的生日,沒有了電話問候,甚至幾年都不回去探望父母。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可復制的,有他們在,我們才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幸福是什么,是對責任的承擔。人的價值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人生總有一些特殊的時刻,需要你去喚醒自己,沖出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份責任或大或小,大到為國為民,小到為家庭、為朋友。主動承擔起每個角色賦予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也是必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