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腦對痛苦的事情有自動遺忘的功能,
1.記錄讓自己痛苦的、尷尬的事情,養成習慣,定期拿出本子回顧,他會提醒你下次不要再犯這些錯誤。
2.在面臨尷尬時,盡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被大腦直接的反應左右。
善意遺忘痛苦的副作用:
背單詞記不住,自己覺得痛苦的課業及信息記不住
換種思維方式,以一個愉快,輕松地方式去學習,如背單詞是在賺錢,一個單詞20元。
Chapter 5 推遲滿足感
第三章 通過管理自己與時間做朋友
第一節? 精確感知時間
《奇特的一生》 格拉寧
Windows vista 便筏小工具
第四章 開拓 我們的心智
第1節 獲得知識的基本途徑
1.體驗
我們的五官感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
2.試錯
3.觀察
三者局限性: 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通過親身體驗而獲得,如地球構造、太陽溫度等
4.閱讀? ? 獲取知識重要手段,相對更需要心智能力的手段
?在當今的時代,閱讀突破了個體的體驗或者單純的試錯的種種局限。體驗往往只能局限于自己,而試錯也受限于自己的閱歷。通過閱讀,可以得知他人的體驗和試錯結果(所謂的經驗)??梢钥缭綍r間、空間、種族、國度。
第2節? 擺脫經驗及局限
5.正確的思考? ? 獲取正真意義上知識的主要手段。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了恐懼,所有恐懼其實都源自于我們害怕未知。于是,恐懼是永恒的,因為我們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五只猴子關在一個籠子,上面掛香蕉,準備開水,一旦有猴子碰香蕉,滾燙的開水便會澆向猴子,每只都嘗試過后,換新猴子進來,新猴子取香蕉,被其他四只暴打,接著換另一只猴子,結果上次挨打的猴子,這次出手最重(出于報復心理),最后新的五只猴子并不知道開水的存在,只知道不能碰香蕉,否則就會被暴打)
該故事說明傳統如何形成的,很多現在看起來沒什么道理的傳統,當時可能曾經正確。
以及語言和文字及邏輯思維對知識傳播的重要性。
知識傳遞過程中最打的障礙——經驗主義? 。我們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是經驗主義者,因為所有人獲取知識的基礎手段就是體驗。經驗主義一定層面試用,但存在根本局限。
首先,個體的經驗有限
其次,群體的經驗有限
最后,不僅存在無法通過個體或者群體的經驗獲得的知識,還存在與現有經驗相悖的知識
第3節 提高自學能力
方法:
01 自學能力的基礎技能是閱讀理解能力
02 檢索能力? 建立在相當熟練的閱讀能力之上
03 寫作能力? 在自學能力中占據重要地位
這里的寫作能力即最基本的:寫出簡捷、有效、樸素、準確、具體的說明性說理性文章的能力。
我們的教育把語文和文學過分緊密的 聯系起來,乃至于忘了文字本身最重要的意義。
A 從人類整體情況發展看,除了文學之外,文字的其他責任:傳遞信息;積累經驗,共享知識等
B 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后者更重要些
04 實踐能力? 是自學能力最終能夠轉化為真正價值的根本
很多人正是因為沒有目標才不停的“學習”。
自學能力的打造從你認真對待一件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