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話,“最怕你此生碌碌無為,還欺騙自己平凡可貴”,這讓我一驚,因為我也會常常在失利之時,這樣安慰自己,平凡踏實點其實也挺好,但幸運的是每次低沉幾天,我都能很好的調整過來,繼續開始奮戰。
上周我寫了篇很反雞湯的文章《你瞧不起的很多事,不過因為自己做不到》,舉了不少例子,如很多大學生由于無法通過公務員考試,于是說政府單位工作不好;由于學歷及能力無法進入大公司,于是說創業公司更好,并能舉出大企業一系列不好之處。而今天想聊的這句話更為直接,明明就是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卻還能把這些包裝成平凡是多么的難得,其實無非就是為你自己的那顆自尊心掛上一塊遮羞布。
我記得在大學創業之前,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而當幸運的獲取第一桶金之后,更是認為賺錢真的so easy ,于是很不理解為什么有那么多人,甘愿替他人打工,過著這一眼就可以看到未來的生活。
而逐步的,當我真正接觸這個社會,我發現社會里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不公平之處,有些人天生就比你擁有更好更多的資源,而我們很多人一生為之奮斗的頂點,比如買房買車,對于他們可能只是人生的起點而已。于是我也抱怨過社會的不公,把自己的一些失敗,歸結于資源的不足,認為如果我能擁有同樣的資源和條件一定能夠做的更好!
但我這幾年折騰下來,發現這可真的不一定,我見過圈子里很多可以說是富二代創業的,他們擁有更好更多的資源,但同時做事還更拼!不知是受到什么原因的影響,我們總覺得有錢人家的小孩子都不靠譜,天天游手好閑,但現實豈會真的如此。
有的時候,我們把和他人之間的差距都歸結于那先天性的原因,但捫心自問,如果擁有同樣的資源和條件,你就一定能夠做的比他們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太多太多的人連身邊現有的資源都沒有用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里,都沒有努力讓自己活的更加出色,那么即使給你再多再好的條件又有何用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從未說過平凡不好,如同在當下大家仿佛離開手機,離開互聯網就活不下去的時代里,根據8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擁有7.1億網民,普及率51.7%,可見我國還有一半人都是不使用互聯網的。他們就過的很平凡,由于沒有刷朋友圈,不能第一時間知道熱點事件,由于不刷微博,不知道現在的熱門話題是什么,但那又如何,他們擁有著自己的幸福,反而不會因為大量與自身毫無關系的事浪費自己的時間,消耗自己的注意力。
而我要針對的恰恰是那些心有不甘,不甘心現狀,不甘心平凡,想要得到的很多,卻又安慰自己平凡挺好,同時奢求著天上掉餡餅的人。在進入職場后,我們看到別人上班偷懶,于是自己也會從一腔熱血變得開始湊合,每天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巧,做著重復性的工作,還安慰自己穩定點好。可當看到身邊有同事升職加薪,就充滿怨恨,為什么那個人不是我?
中學時期為什么不努力學習,考一個好大學?大學為何不好好充實自己,多學點東西。看了太多雞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太多的大道理,可自身呢?仍然毫無改變,可悲、可嘆!所謂平凡也挺好,不過就是承認自己沒有能力去改變,去突破,或者說不愿意付出努力改變。社會就是這么公平,付出不一定有收獲,但不付出一定沒有收獲,請不要再為自己的碌碌無為尋找理由,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既然當初選擇了安逸懶惰,那就好好承受今天所遭遇到的平庸艱難;若是心中仍有不甘,那就從現在起發奮圖強!
作者孫凌,大學生成長導師,多年校園市場創業者,發起成立創+研習社,希望人人都有創業者心態。
微博:@創業者孫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