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食之無味的工作上消磨時間,就像談一場心猿意馬的戀愛一樣,只會越來越迷茫,越來越否定。
六年前的時候,我有一份在應屆生看來很體面的工作:汽車主機廠的采購工程師。這份工作最爽的就是在于,作為甲方爸爸,除了公司財務,沒有人讓你不開心。飯桌上你說喝果汁沒人敢給你倒酒,你提一句還吃桃子,過兩天就有新鮮的空運到你辦公室里。
領導愛護,同事友善,工作穩定,福利齊全,就一份好工作的定義而言,這個真的是標準得不能再標準了。
但是我做得不開心,每天打開電腦,看一堆零件圖、報價表,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的意義是什么,似乎換個別的什么人也能做。
而十年后呢?我會有什么樣的事業?也看不太清楚。
有一次碰到總經理從辦公樓里出來,司機給他打傘開車門,我遠遠地問候總經理好,他看了我一眼搖搖手禮貌地說好呀。然后我腦補了一下,如果憑借我現在的天資背景,拼盡全力能否三十年后做到這樣的位置。
有一次下班,在班車上遇到一個意大利來的工程師,三四十歲的樣子,頭發有點凌亂,剛好坐我旁邊,我就和他聊了起來。
大概真的很久沒人跟他說這么多話了,他跟我吐槽大老遠跑到中國來的terrible experience,如何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一路顛簸,換了好幾趟車來到這個工業園區,陰冷的雨天自己一個人躺在車后座,不懂中文,只有一個酒店地址。
然后他說:你英文這么好,是公司的翻譯么?我說,不是,我也是工程師。他表示很驚訝:我還沒見過英語這么好的中國工程師。
我淡定地說:那大概是你見的中國工程師還不夠多,多見幾個就會發現很多人英語特別好了。
這句話不知道他聽進去了沒,但是卻點醒了我:中國這么多工程師,我真的不算什么。
而我如果繼續做一個工程師,更可能是個四十歲左右一肚子抱怨的工作sucks的nobody,而不是有人撐傘開車門的總經理。
我提出要辭職的時候,我當時的上司說:出國也沒什么好,我上個月才從澳大利亞旅游回來,也就那樣吧。我很器重你,好好干,我好好培養你。
我咬著牙把辭職信交上去的時候還滿懷歉疚。
許多年后,我又一次辭職的時候,老板也說了差不多的話:書有什么好讀的?再讀就讀傻了,我好好帶你干多好。
所以,無論是戀愛還是工作,永遠不要相信男人為你畫的餅,都是鬼話。
你只能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怎么負責?
去找一份事業,而不是工作。然后,用盡所有智慧和毅力,經營你的事業。
在一份食之無味的工作上消磨時間,就像談一場心猿意馬的戀愛一樣,只會越來越迷茫,越來越否定。
久而久之,糊上一層油膩之后,只會來一句:去特么的真愛,這個世界還有這種東西?
有的。做人呢,要貪心一點,要有愛情,也要有事業。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終身事業?關于這點,我也迷茫了一段時間,下面是我兩年前在知乎寫的答案,現在回過頭來看,是按照自己期許走來的,所以拿過來,隨便聊聊。
向內:探索自己的興趣,志向,以及特長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哪行都有事業成功的贏家。但是,要在一個行業里獲得成就,是需要能量投入的。大家都在說成功在于堅持,堅持什么?堅持投入能量。
但是,只喊堅持,灌雞湯打雞血,沒有喚醒內生能量,就是透支個人能量,去做無用功。
而興趣,是持續提供內生能量的重要來源。每個人的精力值都是差不多的,那為什么人生收獲完全不一樣?因為有了self-motivated(自我激勵),能源源不斷地開發內生能量。
所謂成功人士的每天只睡五個小時,也是存在的,內生力量被喚醒,想睡都興奮地睡不著。
我們不說夢想這種有點遙遠的東西,但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被一些事情觸動過,也對很多事情產生了一些向往,會期待能在這些領域做些事情。
但是志向和興趣又有所不同。興趣是任性的,是天馬行空的。但是,志向是可以落地的。
設想:如果你擁有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你最想發生在哪個領域?也許這個問題可以給你一點啟發和線索。
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但是每個人肯定都有相對擅長的地方。
有些人對數字敏感,有些人對文字敏感,有些人相對于具象事物,更容易理解抽象。這些都是特長。我們之前的標準化教育,逼著我們關注短板,越是不好的科目越要花時間使勁補,但是這個策略不應該延續到未來事業當中。
我們要磨自己的長處,越是擅長投入精力,回報率越高。
興趣,志向和特長的關系是:特長最重要,志向支持,興趣開發。
也就是說,找到特長是最重要的,志向和興趣可以探索,雖然三者往往是相伴而來。
向外:摸索自己的角色、找對位置
摸索角色,在于你適合什么樣的性質的工作,在不同團隊里,你不一定適合所有角色。你要演什么樣的角色?風險控制,還是創意創新?
先根據自己性格特長等特質,早早地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可以讓你在社會里以最快地速度找到角色定位,省去很多功夫。
找對位置,你的位置在職業生涯不同階段的位置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要走的就是技術型路線,那么按照技術型的角色,在不同階段的上升位置規劃,你要針對目標做好相應的準備。
而且不同位置之間的收入差異比行業之間的差異還大,我們看到金融,IT好像火熱得不行,但是金融底層收入不一定有機械行業的小頭目小老板賺得多,強行進入金融行業,如果不適合你的話,你爬不上去,也是徒勞。確定位置,就是確定你的高度。? ? ? ?
從向內和向外兩個方面入手,是我自己尋找事業的基本框架。希望能提供給你一些視角,結合自身的情況明確發展規劃。
最后,希望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己終身熱愛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