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OS中有21種設計模式,這些設計模式都是為了解決某種場景下的問題,可以把這21種設計模式分為如下場景下的幾類:
- 對象創建
- 接口適配
- 對象去耦
- 抽象集合
- 行為擴展
- 算法封裝
- 性能與對象訪問
- 對象狀態
對象創建
原型模式
- 什么是原型模式?
無需手動創建,就可以獲得同一個類的多個實例。在iOS中,就是通過某個對象的copy方法,獲得相同類型的實例。 - 在什么情況下會用原型模式?
- 需要創建的對象應獨立于類型與創建方式(創建的時候不關心對象的創建方式及其類型
- 不同的實例間差異很小,只需要做一點點修改就可以,那么直接復制已有的類會更加方便
- 實例的創建過程很復雜,可能有多個對象的嵌套,那么直接復制會更加容易
- 如何使用原型模式?
使用copy方法
[obj copy]
不同于cocoa touch框架中的對象,如果是自定義的對象,那么需要繼承NSCopying協議,并實現其中的
- (id)copyWithZone:(NSZone *)zone;
- 使用場景舉例
畫板功能中,有撤銷和恢復的功能,此時需要記錄每一個時刻的用戶操作后的數據。以提供撤銷和恢復的功能。要么就需要在用戶一個繪畫動作完成后,記錄當前畫板上所需要展示的模型,并copy一份壓入撤銷棧,下次用戶操作時,改變的是當前界面展示的模型,想要撤銷到上一次時,展示的又是copy后的那一份模型
工廠模式
- 什么是工廠模式?
- 各種子類對象重載其父類的構造方法,創建自己
- 抽象類提供不同的創建方法創建私有子類或者其他類的對象
- 什么情況下會使用工廠模式
- 編譯時無法預估要創建什么類
- 抽象類想要其各個子類實現初始化方法
- 如何使用工廠模式
- 通過在抽象類中定義實例方法,在其子類中各自實現。并通過不同子類所對應的工廠調用構造方法來實現, 達到使用者-->工廠-->實例對象這一過程,這樣做就降低了使用者與具體類的耦合,專注于工廠的構建就可以了。
- 類工廠方法 例如cocoaTouch中,NSNumber 的類工廠方法,其通過
[NSNumber numberWithBool:bool]
[NSNumber numberWithInt:int]
來創建一個合適的子類
抽象工廠
什么是抽象工廠?
通俗的來說,抽象工廠就是利用一個抽象類,使用工廠模式生產出子類工廠,子類工廠中,各自實現抽象工廠中的生產方法。什么情況下會使用抽象工廠
有一些擁有共同的抽象特點但又有不同具體特點的產品,他們需要出自于不同的生產者。如何使用抽象工廠
抽象工廠通常和工廠模式一起使用。在工廠模式,抽象工廠生產具體工廠,而具體工廠,負責抽象工廠中生產產品的實現,舉例說明:
NSNumber *intNumber = [NSNumber numberWithInt:1];
NSNumber *boolNumber = [NSNumber numberWithBool:YES];
這里的NSNumber就是抽象的工廠,這兩個方法,都是生產子工廠的方法。
[intNumber charValue];
[boolNumber charValue];
而這兩個charValue方法,他們的實現分別來自于兩種不同的子類,就是對NSNumber抽象工廠中的charValue方法的重載。charValue就是生產方法,其返回的char類型的值,就是生產出的產品
- 使用場景舉例
在IM項目中,有朋友圈和聊天功能,在這兩個功能有都有視頻播放功能,而這兩個場景下的視頻播放界面可能是有區別的,假設兩種場景下的播放、暫停按鈕、或者其他用戶操作按鈕的UI不同,那么就可以抽象一個類,其提供返回工廠的方法和生產產品的方法,工廠方法來返回提供朋友圈和聊天中這些UI的工廠。生產產品的方法就是返回按鈕、視圖等。
生成器
什么是生成器模式?
生成器模式中,有兩個重要的角色,一個是Director(指導者),一個是builder(生成者);Director知道builder應該建造什么,而builder知道該如何建造。在這個設計模式中,創建對象的核心思想是:
1、創建什么對象
2、如何創建對象
將這兩部分分離則是重點什么情況下會使用生成器模式?
個人理解:當構建的對象的條件很復雜,有一套規則/算法時,這套規則/算法對應的就是 “如何”,將“如何”分離出來。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對象的創建需要10個參數,并且這個對象的某些屬性,還依賴于這10個參數來進行計算。那么,你是不是需要:
1、將不同對象的創建封裝
2、將計算過程封裝疑問點
生成器模式的重點在于將 “什么”和“如何”分離,那么“什么”必須要是確定的,也就是對于應用層來說,創建什么是已知的,如果是未知,那么創建對象所需要的條件一旦可變動,客戶端就必須知道這些條件。這種情況下,生成器模式就不適用了。使用場景舉例
vip模塊中,不同vip的權限是不同的,不同vip對應的權限是已定的。如果不適用生成器模式,那么代碼可能會是這樣
if (type == vip1) {
xxxxEnable = YES;
...
} else if (type == vip2) {
xxxxEnable = YES;
...
} else if (type == vip3) {
xxxxEnable = YES;
...
}
return vip;
生成器模式中,代碼會是這樣的
vip1 = [director createVip1:builder];
vip2 = [director createVip2:bui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