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和老媽一起追《情滿四合院》,一眾老戲骨,一水兒的老環境,分分鐘勾起童年的回憶。
雖然我不是胡同里長大的串子,但對于戲中的生活場景那是再熟悉不過了。從家用電器到室內擺設,還有戲中的人物設定,都極具時代特色。
80后的北京孩子身邊,總有那么幾個耿直如一大爺、虛榮如二大爺、算計如三大爺的大爺,院子里也總有那么幾個一大媽二大媽三大媽。叔叔輩兒里,也總有那么幾個許大茂,傻柱兒叔。
這戲啊,看著就透著那么親切!
但是看到都第30多集了,真有點兒追劇無力了。這部戲簡直就可以改名叫做《這院子里唯一的無私大叔是如何被那些自私鬼欺負死的!》
太欺負我傻爸了也!
合著全院子就可著我傻爸一個人欺負,正義如我真特么看不下去了!
我傻爸雖然嘴臭點兒,但好好的一個黃瓜大小伙兒就這么被婁曉娥騙去了處男之身,為秦淮茹一家做牛做馬,心甘情愿喜當三個孩子的爹,還好好照顧著秦家的惡婆婆!伺候院子里的一種大爺大媽聾老太太,誰的心都操著,結果誰還都能喝兒嘍著。
有一個算一個,你們特么摸著良心問問自己,你們特么還是人么!
這其中,就屬秦淮茹欺負得最厲害!!!
你說你喜歡傻柱我也就信一半兒,除了傻爸為人耿直的確是個難得的值得托付的好男人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比起一個心愛的男人,對于一個帶著三個孩子和婆婆的寡婦來說,可以依靠的山才是最重要的!
也就是說,秦淮茹當時瞄準傻爸,更看重的是因為傻爸能夠照顧他們全家,所以才有了好感,從而想要把傻爸搞到手。
目的本來就不純么…
所以她接下來的一系列行為都是遵循著這一根本的中心思想而采取的行動:破壞傻爸一次又一次的相親,確定和傻爸的戀愛關系,收繳傻爸的工資,搬走傻爸的電視,就連傻爸帶回來的菜也讓他用花生米換走,等等。
而她為傻爸做的,不過是幫忙收拾一下屋子…然后還有什么呢?哦,正常的夫妻生活…然后呢,好像就沒了。
傻爸不傻,可也是真傻。
他還是把對秦淮茹的同情當成了愛情,最后接受了這一家子不堪重負的重擔,撐起了這個家。
婆婆擔心老無可依,他又叫媽又給錢;孩子們幾句甜言蜜語,鈔票衣服全給買;為了讓棒梗接受他,脫各種關系幫他找了個好工作,才換來8年后的一句話…
為了這個家傻爸能奉獻的都奉獻了,秦淮茹一家能扒得也都扒了;可當傻爸的親生兒子出現后,全家人又開始極力反對血脈相認親情相依。
畢竟這么個好用的工具,因為一個毫無相關的男孩而丟了太可惜了。
編劇在寫這一段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讓這家人真的好好想想自己從傻柱身上得到和付出的是不是正比,反正觀眾們只看到了一味的付出,一味的索取。
百度搜索【秦淮茹】,自私的聲討聲不絕于耳。
好不容易改革開放生活好一些了,傻爸有了一個施展拳腳實現價值的平臺,但是因為這個平臺是婁曉娥提供的,秦淮茹又開始萬般阻撓,她那幾個小崽子還鼓動院子里的大爺們挨著個兒的阻撓。
阻撓,阻撓你媽了逼啊!去他媽光吃不拿的拖油瓶!
為了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傻爸不得已撒了謊,當謊言被戳穿時,她們那丑陋的自私又讓人難以忍受。
所有人都在理所當然的指責傻爸混蛋,可沒有人真的想想他承受了這么多年的委屈。本以為當傻爸和一大爺說出那些掏心窩子的話能換來一些理解,結果特么的一大爺也是個操他大爺的大爺。
所以啊,我還真慶幸自己沒生在四合院里。明明不是一家人,還非得在院子里有一個大家長,滿院子的長輩都能管你家閑事兒,你還得恭恭敬敬的給人家養老。
比起遠親不如近鄰的那點兒好處,我還是寧肯自己的尸體被狗啃了三年后才被發現。
雖然死相慘點兒,但總歸落得一個清凈。
不過我想最后編劇還是會讓傻爸回到秦淮茹身邊的,一切又都會回歸到往日時光。人還是那些人,院還是那個院,依舊是情滿人間感天動地。
反正我是看不下去了…
話又說回來,秦淮茹對傻柱的感情還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在那個困難的年代,一個肩負重擔的寡婦,如何活下去和如何讓孩子們活得更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切的自私,也都是大勢所逼…
誰不想有一份安穩的感情呢,可當時條件不允許啊…
對于這部戲必須要說的是,真的,戲骨就是戲骨!何冰郝蕾等一眾戲骨的強勢加盟絕對是本劇最大的亮點,幾位大爺演得更是性格分明!劇里面的反面人物也是讓人恨的咬牙切齒,唯獨那幾個年輕演員還是生澀了些,舉手投足多了些刻意,尤其是小當那富有玻尿酸的厚唇分分鐘讓人出戲…
??????
整個戲也是原汁原味的還原了當時那個年代,煥活那個時代北京人記憶中的回憶細胞。
這才是演員,這才是戲。明星演的?
我覺得那叫屁。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