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需要,也是一種的幸福。這句話從年近50的賈老師說出來,是那么自然,溫暖。
是的,我在替外甥女開家長會。班主任是一位頭發有些斑白,眼角刻著年輪的賈老師。她身材頎長,著一件簡單的深藍色大衣。小巧的臉龐,目光和煦,溫暖,透著睿智。
賈老師:因為我需要你們,你們都來了,感謝你們,所以要給自己一個掌聲。
嘩,臺下是熱烈的掌聲。
賈老師:因為你們也需要我,所以,今天我們就有了這次的見面機會。感謝你們。
賈老師很自然的彎腰,鞠躬。掌聲如潮。
我心里感嘆:賈老師真的是太有水平。我們常說,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而面對一個個只有八九歲的孩子,能教給他們什么呢?
做為家長,我們該做些什么呢?曾看過一句句經典的評論:中國式教育,是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迷茫的孩子。
家長會開始前,是一部精彩短片《鷹的重生》。為了完成飛的使命,必須重生,改變是生生的痛。
賈老師:其實面對孩子,我們做為家長,也要做出一定的犧牲和改變。你不能讓孩子寫作業,你自己在旁邊玩手機,或者你讓孩子寫作業,咱們家長在看電視劇。試想,孩子會好好寫作業嗎?會認認真真的背誦課文嗎?孩子,是家的縮影,他們身上的習慣,多多少少,也是咱們家長身上的影子。
其實,這時候,你可以在旁邊看看書,或者看看孩子的課文,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我們要自己先做到位,其次再說孩子。
我心里一驚:這不是曾經我家的畫面嗎?
我對著磨磨蹭蹭的女兒大吼:寫作業去!
而我自己呢?卻抱著個手機,看著小視頻津津有味,興奮處還哈哈大笑。
女兒極不滿的反抗:憑啥我得寫作業,你在哪兒玩?
我端起長輩架子,嗓門提高八度:我是你娘!你還和我比?行,你明天不用上學了,去給人家發傳單去吧!
女兒瞪瞪我,悻悻而去。那字寫的,屎殼郎在作業本上爬一般。
最應該學習的是家長。確實,沒有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沒有人告訴我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我們都是直接上崗,沒有培訓,沒有考核。
賈老師:我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年級,我們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你們要想到孩子十年后,二十年后的樣子,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指導,自己首先要有一個大的格局。
賈老師:孩子模仿力很強,我們不能光盯著成績,只盯著結果。一個好的結果,必然會有一個好的過程,過程決定結果。要讓孩子從現在起有一個好的習慣,好的行為。一定要給孩子傳遞一份陽光自信,正能量的一面。你不能說,今天工作被領導批評了幾句,回到家就對孩子大吼大叫,把壞的情緒轉給孩子。
賈老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養育父母和教育孩子不能等。你不能說我現在太忙了,沒有時間管,等閑了再管吧。現在都是一個兩個孩子,都比較嬌慣。
賈老師:如果你們帶著孩子去吃飯,孩子在走廊大聲吵鬧,別人有勸告,我們的家長一定要聽的進去,及時制止。你記住:你不教育孩子,總有一天,社會會替你教育孩子。咱們大家看我發群里的鏈接了嗎?一個10歲的小男孩,扯住奶奶頭發,給奶奶要錢買玩具。奶奶不動手,也不讓別人管。
…………
是啊,一家三口去旅游,因為孩子太濤,別人勸說,父母對別人動手大罵,最后一家三口被遣返,計劃好的暑假游玩也泡湯了。
賈老師:記住,愛要講究方式,不要一味的當富人,把孩子養成富二代,等長大了不懂得感恩。他給你要車要房子,你不給買,就對你動刀子,這不就成了白眼狼了嗎?到這時候已經晚了。
賈老師:我從來不在乎孩子的分數,我讓孩子帶兩個雞蛋,體驗做父母的辛苦。雞蛋不能碎,要時時刻刻保護著,保護兩天。有的同學都會問我,老師我睡覺能把雞蛋放下嗎?我就告訴他,你小的時候,你媽媽睡覺也是把你扔到一邊嗎?
這個游戲,我是第一次聽說,我被賈老師深深的折服。這份讓孩子從小懂得感恩,懂得父母養育的不易和辛苦的苦心,真的可貴。
這節課,與其說是孩子的家長會,倒不如說,是名副其實的家長會。且行且珍惜,珍惜和孩子點點滴滴的陪伴。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命之火,生生不息,我陪你小,你養我老,人世輪回,也是就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