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八月份給孩子的牙齒做正畸,除了最初幾次半月做一次調整,后來便一個月做一次了。
又到月底了,又該帶她去整牙了,每個月整牙的這幾天,用孩子的話說,是給她的牙齒加刑的幾天,那幾天會讓她比較難熬,因為醫生會根據牙齒排列情況調整牙套的松緊度,那幾天她的牙齒會有不同程度的痛感或酸感。
本來昨天上午就帶她來過一次,不巧的是來的有點晚了,前面幾個做完就該到下班時間了,醫生讓下午再來,孩子說那就明天吧,正好跨年夜還能痛痛快快吃頓年夜飯。
她不提醒我,我差點忘了這件事,元旦侄女放假,說好晚上過來和丫頭一起跨年,緊了牙套,牙齒不舒服,她是吃嘛嘛不香,甚至比較難咬難啃的東西還不敢吃。
看我這當媽的多粗心,多虧來晚了,不然的話,就會耽誤孩子吃年夜飯的心情了,為此,昨天晚上多做了幾道菜,買了她們喜歡的果汁,孩子們有吃有喝玩的不亦樂乎。
今天中午吃完午飯,我就帶她來到醫院,前面有兩個人在等候,很快就輪到我們了,這次上牙的牙套沒有動,下牙牙套換了新的鋼絲,而且這次有兩顆牙齒之間固定了一段小彈簧。目地是為了調整牙齒位置。
負責為孩子整牙的是正畸科的張主任,張主任技術嫻熟,整個過程不到半小時就結束了。
孩子出來后說,這次的牙齒上的是酷刑,明顯感覺牙套很緊,她感覺牙齒要被拔出來的節奏。她邊說邊噓著氣,咧著嘴,夸張地哼哼唧唧:“媽媽呀,疼……疼……”
“疼就疼吧,忍著唄,誰讓咱沒長出一口好牙,想要美觀,就要吃點苦頭?!?br>
我笑著打趣她,孩子給我做了一個生無可戀的鬼臉。我笑著幫她圍好圍巾,心里想象著自己曾經牙疼的感覺,但這個過程誰又能代替呢?我們一起走出醫院。
我知道她是真的疼,但我也知道,一個女孩子,牙齒不整齊影響的是整個五官美感,女孩子哪有不愛美的,為了美做些犧牲,她是能接受的。
再回頭看她,明顯感覺她雖然牙疼,但內心是愉悅的,也許,這就是主動與被動的區別。
其實,這和我們糾正不良習慣一個道理,任何習慣一旦養成,我們都會對其產生依賴性,想要改變,就會有各種不適應。包括身體的和心理的。
但,只要我們是發自內心主動想改變,那么,這種不適應只是一種心理慣性的不習慣,卻不會產生排斥和痛苦,相反,若是被動改變,這種不適應帶來的不僅是不習慣,還有心理排斥帶來的痛苦。
由此可見,若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改變,不妨多些主動,少些被動,因為這樣我們會因為接納而少些煩惱,從而多了些輕松。
哈哈,孩子整牙居然也感悟出了人生道理,回到家講給她聽,不知會不會減輕她的牙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