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自我介紹時就說自己是誰,什么職務哪個公司,從哪里來等等,以為這樣就可以了。
結果大多數人的自我介紹都平淡無味你聽了也記不住。
所以很多人就以為是自己不會說話,情商不夠高或者演講水平不行。
其實自我介紹的問題,多半不是介紹本身出了問題,而是自我出了問題,才導致了前面的結果。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將每個人的自我稱為心智洞穴。
好比你是一名囚犯,被銬在一個洞穴里,除了墻壁之外,什么都看不見。
洞穴里只有一堆火光,你能看到的自己都是墻壁上的影像。
同時,隔壁的人也只能通過墻壁上的影像來認知你。
別人眼中的你只是通過他們自己的角度,看到你在墻壁上的鏡像而已。
這就是心理學中大腦鏡像神經元造成的認知現象。
所以,自我介紹的核心并不是如何陳述一個真實的自我,因為別人看不到也并不關心你是誰、你來自哪里這種標簽。
人們關心的是你能給他帶來什么利益,和他有什么關系。所以你的自我介紹應該從對方出發說明利益和關系,這才是正解。
按照這個思路,你的自我介紹應該是這樣的。
比如你是去參加面試,你可以這樣介紹自己:你好,我是陳峰,陳是陳道明的陳,鋒是謝霆鋒的鋒,他們兩個都是我最敬佩的人,因為他們都非常敬業。
你看,這就是在向對方輸送利益,“敬業”是大家都一致認可的價值觀,我佩服這樣的人,所以我就是這樣的人,這就是在給對方輸送利益。
再比如和朋友一起吃飯要互相認識同桌的新朋友,你應該這樣介紹自己:你好,我是某某,我是一名律師,專門打經濟訴訟方面的官司,以后有經濟糾紛或者法律方面的問題都可以來咨詢我,免費啊!
你看這就是在和對方建立關系。
所以自我介紹不是口才問題也不是情商問題,而是自我意識問題,以對方為中心傳遞價值,這才是正解。